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沛

作品数:118 被引量:47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著

领域

  • 85篇历史地理
  • 17篇政治法律
  • 12篇哲学宗教
  • 11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7篇史学
  • 33篇主义
  • 17篇史学理论
  • 17篇国史
  • 15篇中国史
  • 14篇马克思主义
  • 14篇民族
  • 13篇中国史学
  • 13篇史学理论研究
  • 13篇唯物
  • 13篇唯物史观
  • 13篇历史学
  • 12篇社会
  • 11篇世界历史
  • 11篇文化
  • 10篇世界史
  • 10篇马克思主义史...
  • 8篇社会主义
  • 8篇史观
  • 8篇历史研究

机构

  • 116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社会科...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16篇于沛
  • 2篇龚书铎
  • 1篇奚昊捷
  • 1篇徐蓝
  • 1篇葛兆光
  • 1篇赵世瑜
  • 1篇丛日云
  • 1篇朱孝远
  • 1篇李若宝
  • 1篇杨奎松
  • 1篇彭小瑜
  • 1篇田婧婷
  • 1篇李文海
  • 1篇张磊
  • 1篇桑兵
  • 1篇沈志华
  • 1篇虞和平
  • 1篇张国刚
  • 1篇齐世荣
  • 1篇吴晓群

传媒

  • 24篇史学理论研究
  • 10篇历史研究
  • 7篇世界历史
  • 5篇当代中国史研...
  • 4篇社会科学战线
  • 4篇北方论丛
  • 4篇求是
  • 3篇思想理论教育...
  • 3篇史学集刊
  • 3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史学史研究
  • 2篇社会科学管理...
  • 2篇学术动态(北...
  • 2篇四库学
  • 1篇浙江学刊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文史知识
  • 1篇教育研究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联少数民族边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实践
1989年
沙皇政府通过军事占领和殖民政策,把单一民族国家变成多民族国家,占有许多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不在脱离本土的海外,而被沙皇政府划入自己的版图,直接实行军事殖民统治,成为俄国的边远民族地区。这些地区被称为俄国的“殖民地边区”或“民族殖民地”。列宁认为,俄国的殖民地和俄国的被压迫民族之间的差别“是不清楚、不具体和不重要的。”“对俄国说来,试图在被压迫民族和殖民地之间找出某种重大的差别,那是特别荒谬的。”十月革命胜利后,那些仍处在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边区面临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原理,同时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原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问题。
于沛
关键词:向社会主义过渡少数民族被压迫民族单一民族国家殖民政策
对近代大国崛起的文化思考被引量:13
2005年
探究近代大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时 ,不应忽视文化因素。任何一个经济上贫穷、政治上分裂的国家都不可能崛起 ;同样 ,任何一个充斥着文盲 ,文化贫乏、落后的国家 ,也不可能崛起。文化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
于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价值与世界历史意义
2023年
一、现代化: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时代主题。继英国在1840年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蜂拥而至瓜分中国,社会动荡,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正是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掀起了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伟大斗争,开始了漫长的探求现代化的道路。
于沛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历史世界历史意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动荡救亡图存
从大历史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引量:12
2019年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从这一历史观出发,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规律性内容进行解读的科学成果。今天,人类早已生活在马克思所揭示的“世界历史”时代,即生活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阐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一步科学分析并揭示了当今世界历史进程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于沛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世界历史进程观看
历史不容虚无被引量:7
2013年
人们常常问: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会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盘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一个偌大的国家就分崩离析了,由此可见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之大。从历史研究领域看,历史虚无主义产生不是偶然的。一个时期以来,后现代史学思潮得到一些人的推崇,这种史学思潮力主的非理性主义,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认真分析这一思潮,
于沛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苏联历史意识形态领域史学思潮非理性主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十九世纪被引量:3
2019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他在19世纪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内容和这一新的世界观的阐发密切地结合在一起。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人的解放程度,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源、前提和动因,首先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它所导致的分工和交往的发展。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今天,人类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揭示的世界历史时代。经济全球化,只是马克思所揭示的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批判与建构的统一。世界历史发展的前景或结果,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于沛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5年
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中国抗日战争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拓了道路,进行了必要的准备。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万分珍视、大力弘扬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于沛
关键词:抗日战争爱国主义
十月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被引量:18
2007年
19世纪中叶,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不能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抽象化。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邓小平理论与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实践的、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宏伟成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仍生活在十月革命开辟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21世纪将是社会主义复兴的世纪,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于沛
关键词: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梦: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中的自觉、自信与自强
实现中国梦,要不断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崛起,还应该是文化的崛起。中国不仅要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强国,同时也是文化大国。这就要求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中,不断加强自觉、自信与...
于沛
科学革命和历史思维被引量:4
1993年
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葬仪上的悼词中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史的每一个新发展,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他还强调:马克思“
于沛
关键词:历史思维科学史恩格斯历史研究葬仪历史学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