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志璐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水母
  • 7篇海月水母
  • 3篇盐度
  • 3篇无性繁殖
  • 3篇存活
  • 2篇亚甲基
  • 2篇亚甲基蓝
  • 2篇亚甲基蓝染料
  • 2篇三氮
  • 2篇碳三
  • 2篇温度
  • 2篇纳米
  • 2篇纳米材料
  • 2篇纳米氧化铁
  • 2篇甲基
  • 2篇甲基蓝
  • 2篇光合细菌
  • 2篇光照
  • 2篇光照强度
  • 1篇游泳

机构

  • 9篇广西民族大学
  • 6篇辽宁省海洋水...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新余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日本广岛大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12篇付志璐
  • 5篇孙明
  • 4篇董婧
  • 2篇黄在银
  • 2篇龙寒
  • 2篇柴雨
  • 2篇廖艳娟
  • 2篇赵云
  • 2篇皮玲
  • 1篇宋伦
  • 1篇李玉龙

传媒

  • 4篇水产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广西科学院学...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建筑立体绿化种植构造系统
本发明属于绿化种植系统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立体绿化种植构造系统,包括水生植物池和绿色植物柱,水生植物池的外部设置有若干个建筑板,且若干个建筑板呈方形固定相拼接,水生植物池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垫层,且防水垫层与建筑板的内表...
皮玲付志璐
文献传递
光照度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研究了不同光照度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及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显著。在光照度1200、800、400、0lx条件下,各组螅状体柄径生长与时间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0.003842x+0.345;y=0.003722x+0.313;y=0.004623x+0.317;y=0.006608x+0.303,经检验相关显著或极为显著。
孙明董婧付志璐李玉龙
关键词:海月水母光照度
饥饿和水温对海月水母碟状幼体游泳能力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饥饿持续时间和水温对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碟状幼体游泳能力的影响,探讨游泳能力对碟状幼体种群生存和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刚刚释放的海月水母碟状幼体分别置于9℃,12℃和15℃下,每个温度下放置20只,并使其保持饥饿。每隔10d测量1次碟状幼体的拍动速度。【结果】碟状幼体的最大平均拍动速度为49.3次·min^-1。在长达50d的饥饿时间内,饥饿持续时间对碟状幼体拍动速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温度及饥饿持续时间交互作用对拍动速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饥饿10-20d后,碟状幼体的拍动速度显著加快,然而当饥饿时间进一步延长时,拍动速度也随之下降。【结论】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的最大游泳速度为8.9cm·min^-1。碟状幼体主要食物为藤壶Barnacle幼体、轮虫Rotifers及水螅水母Rathkea octopunctata等游泳速度缓慢的浮游动物。碟状幼体的拍动速度在饥饿30d后开始显著下降,因此严重饥饿的碟状幼体可能更容易被天敌捕食,从而造成自然水域中碟状幼体更高的死亡率。
付志璐上真一皮玲
关键词:海月水母饥饿水温
温度、盐度对黄海北部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试验条件下采用两因素交叉分组法初步研究了温度、盐度及其交互作用对黄海北部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的影响显著,温度10~25℃时,温度越高,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的生长速度越快。25℃为碟状幼体生长的最适温度。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生长的适宜盐度为22~31,在此范围内,不同盐度对碟状幼体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25为碟状幼体生长的最适盐度。而温度与盐度的交互作用对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付志璐董婧孙明赵云
关键词:海月水母温度盐度
一种光合细菌负载碳三氮四纳米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合细菌负载碳三氮四纳米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S1、室温下,取一定量类石墨烯碳三氮四纳米片与Fe<Sub>3</Sub>O<Sub>4</Sub>纳米颗粒混合制取表面负载了纳米氧化铁的磁性类石墨烯碳...
廖艳娟黄在银龙寒付志璐
文献传递
温度对海月水母横裂生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近年来灾害性海月水母种群数量在东亚海域内大幅度增加,对渔业资源及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灾害。横裂生殖可以使海月水母螅状体释放小水母(碟状幼体),而这一过程会扩增成体水母的种群数量。为探明温度对海月水母横裂生殖的影响,将源自日本濑户内海的海月水母螅状体由25℃分别转移至9、12、14、16、18℃5个较低的温度下,并在饥饿和黑暗状态下监测90 d。试验结果显示,横裂开始时间(或预横裂时间)、横裂率和横裂持续时间均受温度影响,平均预横裂时间在12、14℃下最短,横裂率在9、12℃下最高(约65%),横裂持续时间在较高的温度下比较短。每只螅状体所释放的平均碟状幼体数量在各温度下差异显著,14℃时最高。通过本试验验证,海月水母最适的横裂生殖温度为12~14℃,在此温度范围内海月水母横裂生殖开始的最快,并且发生横裂生殖的螅状体比例更大。据研究结果推断,暖冬可能会导致日本濑户内海下一年度海月水母的种群数量大幅度增加。
付志璐王一兵
关键词:无性繁殖
环境因子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与繁殖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以我国黄渤海主要致灾大型水母海月水母的螅状体为实验材料,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光照强度、饵料量对其存活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范围内,螅状体40 d的成活率均为100%,螅状体相对繁殖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盐度在15—40范围内,螅状体40 d的成活率均为100%,盐度22.5组的螅状体相对繁殖速度最高,但盐度对螅状体种群数量影响不显著;螅状体相对繁殖速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黑暗条件有利于海月水母螅状体个体数量增加;螅状体相对繁殖速度随饵料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说明海月水母螅状体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水温升高、饵料量增加可导致海月水母螅状体种群数量快速增加。
孙明柴雨董婧付志璐刘治更林建齐王佳晗
关键词:无性繁殖盐度光照强度
一种光合细菌负载碳三氮四纳米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合细菌负载碳三氮四纳米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S1、室温下,取一定量类石墨烯碳三氮四纳米片与Fe<Sub>3</Sub>O<Sub>4</Sub>纳米颗粒混合制取表面负载了纳米氧化铁的磁性类石墨烯碳...
廖艳娟黄在银龙寒付志璐
文献传递
黄金水母对海月水母碟状幼体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2019年
一种钵水母-黄金水母(Chrysaora pacifica)被怀疑是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碟状幼体的潜在捕食者,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进行了以黄金水母幼水母为捕食者、海月水母碟状幼体为猎物的捕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黄金水母幼水母(伞径:9-15mm)能够以海月水母碟状幼体(ca. 2mm)为食。在2 h的实验中,黄金水母幼水母最多摄食了15只海月水母碟状幼体(实验容器容积为450mL)。黄金水母幼水母对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的摄食率在44ind./L和111ind./L的密度下分别为0.8±0.6/ind.·h和1.3±1.0/ind.·h。滤水率在两个密度下分别为0.029±0.024和0.051±0.041L/ind.·h。滤水率随着饵料密度的降低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证实黄金水母是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的重要潜在捕食者,并且其对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的捕食可能是影响天然海域中海月水母碟状幼体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付志璐
关键词:海月水母捕食摄食率滤水率
沙蜇与海蜇晚期碟状体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针对每年春季在大型水母资源量初期调查工作中沙蜇与海蜇晚期碟状体(1~2cm)阶段较难区分的现象,通过实验室培养观察,首次对沙蜇和海蛰晚期碟状体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比较,总结了二者的主要差异:沙蜇的生殖腺下腔较饱满,腔内空间较大,而海蜇的腔内空间较小,每个腔内外两侧边缘弧度相近,腔与腔之间的距离较大。沙蜇的胃腔内垂直排列着两列胃丝,长胃丝分别由4个生殖腺下腔内向胃腔壁下方的中央口延伸,而海蜇的胃丝分别分布在4个生殖腺下腔内,胃腔内壁上没有或仅有少量的胃丝。当处于紧缩状态时,沙蜇的口腕呈倒圆锥形,小触指分布错综复杂,而海蜇的口腕呈圆柱形,小触指有序地收缩在口腕柱内。
孙明董婧赵云付志璐
关键词:海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