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健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3篇骨折
  • 2篇支具
  • 2篇肘内翻
  • 2篇内翻
  • 2篇关节
  • 2篇关节功能
  • 2篇复位
  • 2篇BAUMAN...
  • 1篇地黄
  • 1篇地黄汤
  • 1篇治疗儿童
  • 1篇上骨折
  • 1篇湿热
  • 1篇湿热痹
  • 1篇湿热痹阻
  • 1篇手法
  • 1篇手法复位
  • 1篇手术
  • 1篇双骨折

机构

  • 6篇佛山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何健
  • 3篇卢凤珊
  • 3篇郭跃明
  • 3篇李伟强
  • 2篇王志远
  • 2篇胡永波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科技与健康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动力型弹性肘关节支具的设计思路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研制带动力弹性可调式肘关节支具,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的预防。方法与康复器械公司合作研制并改进动力型弹性可调式肘关节支具,结合生物力学及生物材料学原理,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后期的治疗。结果支具设计成功,佩戴支具病例尚未发现有继发肘内翻。结论这种新型支具可有效防止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期肘内翻的发生,有临床应用前景。
李伟强卢凤珊王志远胡永波何健
关键词:儿童肘内翻支具
手法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尺桡骨干双骨折
目的:探讨采用手法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尺桡骨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选择我院小儿骨科2008 年9 月至2011 年8 月收治的10~14 岁儿童共42 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经手法复位失败或无...
王志远郭跃明何健胡永波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和闭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对比研究
2024年
对比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和闭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242例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190)。对照组患儿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闭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各项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在儿童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中,闭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法,其更有助于改善患儿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减轻患儿疼痛感,促进患儿骨折愈合。
何健
关键词:关节功能
小夹板配合动力型肘关节支具预防肘内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小夹板配合动力型肘关节支具对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发生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8例,均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整复,小夹板四夹超肘外固定。治疗组配合使用佛山市中医院小儿骨科研制的动力型肘关节支具,观察其Baumann角度变化,以及进行近期和远期肘关节功能评价。【结果】(1)经1年以上随访,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折治愈标准;治疗组发生肘内翻为0例,对照组为3例。(2)患侧与健侧B角角度差随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复位30 d开始至90 d与复位后比较,其角度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对照组的角度差增加的幅度较治疗组更显著(P<0.05或P<0.01)。复位90 d~1年,其角度差变化不大,表明复位90 d后已进入稳定期。(3)治疗组近期和远期肘关节功能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配合使用动力型肘关节支具对肱骨髁上骨折中后期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肘内翻的发生效果明显,是传统小夹板的有效补充。
李伟强郭跃明何健卢凤珊
关键词:肘内翻支具BAUMANN角肘关节功能儿童
动力型支具对稳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后期Baumann角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使用自行研制的动力型肘关节支具,通过观察其患健侧Baumann角(B角)角度差的变化,评估其用于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作用。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X线片诊断为GartlandⅡ、Ⅲ型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共120例,分为治疗组和与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48例,女14例,年龄(7.27±4.36)岁,病程(1.48±1.26)d;对照组58例,其中男47例,女11例,年龄(8.02±3.82)岁,病程(1.20±1.11)d。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复位15d后使用肘支具,直至90d观察结束。对照组使用小夹板外固定,30d后去除小夹板。两组于复位后即刻、15d、30d、60d、90d、6个月、1年拍X线片测量B角,复位后同时摄健侧X线片测量健侧B角,并计算患侧与健侧B角差。复位后90d及1年时参照Flynn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所有病例有1年以上随访,均达到骨折治愈标准。随访肘内翻发生情况:治疗组无,对照组4例。患健侧B角差随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复位后30d开始至90d对照组B角差增加的幅度比治疗组大(P<0.01)。结论:应用动力型弹性外固定支具对稳定肱骨髁上骨折中后期B角有确定性效果。
李伟强郭跃明何健卢凤珊
关键词:肱骨骨折畸形外固定器儿童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肝肾不足、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4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六味地黄汤加味;对照组:32例,口服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经治疗,两组晨僵持续时间、Schober实验、胸廓扩张度、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味是治疗肝肾不足、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何健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不足湿热痹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