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明

作品数:34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文学
  • 10篇历史地理
  • 4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艺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5篇明代
  • 13篇政权
  • 9篇政权运作
  • 7篇诗文
  • 5篇诗文创作
  • 5篇文化政策
  • 5篇小说
  • 5篇明代中后期
  • 4篇文学
  • 4篇明代后期
  • 3篇庄子
  • 3篇理学
  • 2篇帝王
  • 2篇遗民
  • 2篇政府
  • 2篇政府公文
  • 2篇诗歌
  • 2篇中庸
  • 2篇亵渎
  • 2篇文学走向

机构

  • 28篇浙江旅游职业...
  • 6篇南开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4篇刘建明
  • 2篇林小燕
  • 1篇汪亚明
  • 1篇刘星
  • 1篇魏一媚

传媒

  • 4篇社会科学辑刊
  • 3篇江西教育学院...
  • 3篇南华大学学报...
  • 2篇戏剧(中央戏...
  • 2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浙江学刊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文学评论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船山学刊
  • 1篇陕西教育学院...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张居正专权与《临川四梦》对他的诋讪
2012年
明万历初期,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以托孤之名辅政,以臣子代行君权,专决朝政,臣名而君实,强烈地冲击着士人心理的接受底线。他们心理的失衡,往往不顾权臣功过是非的两面性,极尽诋讪构陷之能事,甚至还将这种意绪寄予戏曲这一文学样式,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流转传播,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
刘建明
关键词:汤显祖《临川四梦》晚明专权
张居正秉政时期的文风建设及诗文畸变
2012年
张居正秉政的十年间,由于政权运作的强力推动,行政公文改革与科举文风整肃取得初步成效,但并不持久深入。随着张居正死殁及政治清算,这种短效的文风建设成果化为乌有,行政公文和科举文风重又弊状丛生,甚至有变本加厉的趋势。这说明,文风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它需要行政权力的推动,但又非政权运作所能包办代替,文学自身的定势与惰性往往更顽强。相对于行政公文与科举经义文,文人的诗文创作则有所畸变,呈现出另一种风貌。作为对张居正专决朝政导致君臣错位的文学表象,一方面诗文对张居正丰功伟绩的褒扬,实为嘉靖以来空言废政之谬种流传,也是对张居正行政公文改革的反讽;另一方面,诗文对张居正窃取君权的讥讽,是为儒家诗教讽谕精神的潜移默化,反而加速张居正主持的万历新政之毁灭。而万历新政之毁灭,更使张居正推行的行政公文改革与科举文风整肃成果荡然无存。
刘建明
关键词:文风建设诗文创作行政公文公文改革政权运作
论南明忠君绝命诗涌现的政治合力
2017年
通过对朱明朝廷强化忠君思想的阐释,得出了要想统治政权的稳固必须让世人思想根植忠君的种子的结论。在17世纪中叶华夏大地上,崇祯皇帝殉国、满人入侵威逼、孙可望谋变残杀等这些政治因素碰撞叠加,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共振效应,涌现出大量忠君泣血的绝命诗篇,最终导致了南明庞大文人群体殉节的悲壮结局。
刘建明
关键词:遗民政权忠君绝命诗
论《中庸》“诚”说的转释被引量:1
2008年
《中庸》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历来受到当政者的极大重视,而"诚"又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注释者,诸如程颐、朱熹、王守仁,对其均有所阐发,他们的"诚"说虽源于《中庸》,但不止于《中庸》,而是表述了各自的治世理想。因之,《中庸》"诚"说在注释者的转释中渐失其原貌。
刘建明魏一媚
明代中后期政权运作与亵渎帝王小说创作被引量:2
2010年
兴盛于明代中后期的亵渎帝王的小说创作风气由多层面的机缘促成,但若仅就政权运作层面来讲,除了有最高统治者的行为导向外,当道官员的权力运作、政权运作体系本身的建构状态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此为明代政权集团不同权力阶层共同运作、政权运作体系本身建构坏损共同促成的结果。这些亵渎帝王的小说严重损伤了国家的威严,于朱明王朝的治化是极为不利的。然而若就小说创作发展而言,这有利于小说创作题材的丰富、多元,是值得肯定的。
刘建明
关键词:明代政权亵渎帝王小说
论《中庸》“诚”说的转释
2008年
《中庸》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历来受到当政者的重视,而"诚"又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不同时期的注释者对其均有所阐发。他们的"诚"说虽源于《中庸》,但不止于《中庸》,而是表述了各自的治世理想。因之,《中庸》"诚"说在注释者的转释中渐失其原貌。
刘建明
论明代中后期之奇诡文风被引量:1
2009年
明代中后期的科场考试中出现了一股脱离明初官方规范的奇诡文风,表现为学臣出题割裂经书文义,士子解题掺用异说,士子作文用词艰涩。科考出题陷入困境,多元学说圆融交汇,士人崇尚晦涩的审美趣味,是这种奇诡文风形成的主要原因。科举考试左右着明代士人的命运前途,经义文作为其中的一种必考文体,使士人们必须经过长期的写作训练,才能应付这种考试。而经过长期写作训练养成的习惯,势必会带到其他文体的创作中,因此,科试中的奇诡文风必然对其他文体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
林小燕刘建明
关键词:审美趣味
论道教与宋濂及其诗文创作
2011年
多元思想融合的现实氛围、三位业师的言传身教、以及体弱多病的身体状况,促成和培养了宋濂浓厚的道教兴味,使得这种带有时代烙印和人为色彩的元素在他的创作中得以再现成为必然,在外化其道教情怀的同时,也为他的作品增添了仙灵之气和神奇瑰丽的另类色彩,而他对道教濡染之深,政治地位之高,则进一步加速了这种文学形态的发展与壮大,但由此而生成的作品往往会陷入程式化危机,缺乏诗文创作所应具有的灵动多变的审美趣味。
刘建明
关键词:道教诗文
明洪武、弘治年间文化政策与文言小说创作被引量:4
2011年
明洪武至弘治年间,君主强力推行定程、朱理学于一统的文化政策,十分强调儒家义理在诗文中的教化功能,并以此指导当时的文艺演出和文学创作。这一时期,文人创作的文言小说主要有5部,创作者虽身份各异,地域不同,但其内容多为神仙道化、劝诫讽谏、粉饰太平、惩恶扬善,其中宣扬道德教化的篇目所占比例最大,这与当时朝廷的文化政策导向是一致的。可见,当政局稳定、政治权力处于上升期时,朝廷所倡导的文学观念是可以得到推行的。
刘建明
关键词:文言小说程朱理学《剪灯新话》《剪灯余话》
论明代文化管制的失控——以西湖小说为例
2014年
明代文化政策对西湖小说管制的失控当缘于多方面的原因,如社会思潮变化、士人审美趣味转向、小说自身发展规律、当政者的行为引导、政权运作体系坏损,等等。若就对朝廷的政权运作而言,西湖小说裹挟的这些违禁内容于朱明王朝的治化不利,若就西湖小说本身的发展而言,则有利于其丰富和多元,值得肯定。
林小燕刘建明
关键词:文化政策西湖小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