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虹丽

作品数:27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糖尿
  • 11篇糖尿病
  • 8篇2型糖尿
  • 8篇2型糖尿病
  • 6篇胰岛
  • 6篇胰岛素
  • 6篇骨质
  • 6篇骨质疏松
  • 5篇衍生物
  • 5篇细胞
  • 5篇成骨
  • 4篇代谢
  • 4篇血糖
  • 4篇糖尿病患者
  • 4篇病患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造血
  • 3篇骨密度
  • 3篇骨生长
  • 3篇骨髓

机构

  • 16篇北京大学深圳...
  • 11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秦皇岛市海港...

作者

  • 27篇刘虹丽
  • 15篇张帆
  • 14篇戴亚丽
  • 12篇卢东晖
  • 10篇韩令川
  • 10篇邱明才
  • 9篇丁晓颖
  • 7篇王德心
  • 5篇蓝薇
  • 4篇谢谦
  • 4篇张宁波
  • 4篇林远
  • 4篇吴佩娴
  • 4篇田桂杰
  • 3篇彭卫群
  • 2篇戴晨琳
  • 2篇林秋讯
  • 1篇高淑伟
  • 1篇成梅初
  • 1篇刘颜

传媒

  • 2篇天津医药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患者胰淀素和胰岛素水平相关性初探
目的:为探讨胰淀素与2型糖尿病发病及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胰淀素释放试验方法分别检测正常人,2型糖尿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有效及继发失效者血糖、胰淀素、胰岛素.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
朱铁虹尹潍高淑伟刘虹丽
文献传递
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控制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调查深圳市三甲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分析影响血糖、血脂达标率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横截面调查的方法 ,对192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控制目标,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为38%,餐后2h血糖的达标率为22%,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42%。患者血脂的检测率为76%,其中68%患者检测了血脂4项。总体血脂达标情况不理想,其中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达标率最低,分别为18%和19%。比较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组与未达标组血脂水平,结果达标组血脂整体好于未达标组,其中达标组甘油三脂明显低于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1.47)vs(3.39±1.74)mmol/L)。结论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达标率尚不理想,其中餐后血糖、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更低,在门诊诊治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和控制。
刘虹丽张宁波谢谦林远戴亚丽张帆
关键词:2型糖尿病代谢指标门诊患者
双肾多发性细小动脉瘤并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
2004年
陈星周顺科成梅初刘虹丽
关键词:小动脉多发性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瘤
乳头状甲状腺癌p16基因蛋白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16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对5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和32例对照组织(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提取RNA后,反转录为cDNA,进行PCR,检测p16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巢氏MSP(nMSP)检测上述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结果 p16基因启动子在5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中有27例发生甲基化,甲基化率为54%,在32例对照组中有5例发生甲基化,甲基化率为15.6%,两组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08,P<0.01),经DNA测序后证实发生了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存在。p16基因在5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17例(34%)存在表达缺失,在32例对照组中有6例(18.8%)存在表达缺失,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9,P>0.05),乳头状甲状腺癌mRNA的半定量的值为0.51±0.17,对照组mRNA半定量的值为0.72±0.22,乳头状甲状腺癌mRAN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P<0.01)。结论 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戴亚丽张帆叶静谢谦张宁波刘虹丽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甲基化P16启动子
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及其衍生物对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OGP10-14)及其衍生物G38I和G38K对去卵巢(OVX)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腰椎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6只3月龄SD雌性大鼠分为7组,1~6组行OVX手术,术后1~3组分别给予观察药物OGP(10-14)、G38I和G38K,4、5组分别给予利塞磷酸钠及阿伦磷酸钠作为治疗对照,6组术后给予安慰剂,7组为假手术组。术后第60天处死,分离股骨行三点弯曲实验,腰椎行压缩实验,检测并分析各组生物力学有关指标。结果OVX术后大鼠腰椎强度极限及最大应变分别下降为假手术组的80%和65%,变化较股骨明显,说明骨质疏松症早期,以松质骨为主的部位受累更加显著。OGP(10-14)及其衍生物治疗后,G38I,G38K组股骨弹性弯曲应力较OVX组显著升高,最大弯曲应力、弹性模量也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腰椎强度极限OGP(10-14)组升高达OVX组的1.28倍(P<0.01),与二磷酸盐治疗组近似,弹性模量OGP(10-14)组为OVX组的1.35倍。结论OGP(10-14)及其衍生物治疗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抗冲击、抗压缩的能力,改善了骨生物力学性能。
刘虹丽丁晓颖邱明才田桂杰王德心
关键词:成骨生长肽衍生物骨质疏松生物力学
生活方式的管理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对于新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首选生活方式管理,本研究探讨仅通过生活方式的管理(饮食以及运动控制)对新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对体重、血糖(空腹以及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的新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30例(入组34例,脱落4例),进行小班化的生活方式教育,使糖尿病患者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入组前检测糖尿病相关指标(体重、BMI、空腹以及75g OGTT2小时血糖和胰岛素,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等),留取大便标本,使用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在随诊的12周中,患者仅生活方式管理(饮食+运动),每月检测指尖血糖,12周后重复检测上述生化指标,再留取大便标本,用同样方法再次检测肠道菌群。结果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3个月生活方式的管理,30名新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3.4±1.8)kg,Hb A1C%下降(0.9±0.3)%,空腹血糖下降(1.9±0.4)mmol/L,75g OGTT 2h血糖下降(2.6±0.2)mmol/L,胆固醇(TC)下降(0.5±0.1)m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0.9±0.8(以上P值均<0.05);经过3个月生活方式管理,梭杆菌(Fusobacteria)在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中减少(P值<0.05)。空腹胰岛素,OGTT2小时胰岛素,TG、HDL、LDL均较入组前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生活方式管理可以通过减少梭杆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减轻体重并改善患者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
洪小瑜戴亚丽林秋讯庄常水韩令川卢东晖刘虹丽薛冬梅谢谦林远
关键词:生活方式管理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胰岛素抵抗指数
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衍生物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押探讨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衍生物G38I、G38K对去卵巢大鼠骨转换生化指标、骨密度和骨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相互关系。方法:将3个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设假手术组(S组)和双侧卵巢切除(OVX)模型组(M组)为阴性对照,其余3组行OVX后分别予G38I、G38K和阿仑膦酸钠(ALN)治疗。术后60d处死,测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测量腰椎体和股骨骨密度(BMD),骨灰重/干重比值和骨力学指标。结果:与S组比较,M组血钙、磷升高,骨灰重/干重比值降低,经G38I、G38K治疗后上述指标恢复至S组水平,并显著升高腰椎体BMD,提高股骨弹性应力和最大应力,而股骨和腰椎体弹性模量呈升高趋势。灰重/干重比值与BMD呈正相关,BMD和力学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G38I或G38K的治疗可一定程度上减轻去卵巢大鼠的骨丢失,改善骨力学性能,评价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应同时关注骨量和骨质量。
刘虹丽丁晓颖邱明才田桂杰王德心
关键词:卵巢骨密度骨力学骨质疏松
OGP_(10~14)及其衍生物改善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的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人工合成的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OGP(10~14))及其衍生物G38I、G38K对环磷酰胺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象和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均给予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诱导骨髓抑制。分别给予OGP(10~14)、G38I、G38K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未给予治疗的CTX组为阴性对照。实验中多次采集小鼠外周血测定外周血象并于注射CTX后第7天处死。观察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CTX组小鼠注射CTX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出现骨髓造血抑制。注射CTX前OGP(10~14)及其衍生物对小鼠外周血象无明显影响。注射CTX后OGP(10~14)组和G38I组外周血白细胞较CTX组显著升高,疗效与G-CSF接近,G38I组和G38K组血小板升高。OGP(10~14)及其衍生物G38I、G38K和G-CSF处理使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增多,OGP(10~14)和G38I疗效更优于G38K。结论 OGP(10~14)及其衍生物G38I、G38K促进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活性,加速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刘虹丽邱明才张帆丁晓颖王德心
关键词:衍生物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
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及其衍生物G38I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探讨成骨生长肽(OGP)羧基端片段[OGP(10-14)]及其衍生物G38Ⅰ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3代,分别加入10^-15~10^-7mol/L的OGP(10-14)或G38Ⅰ,48h后行细胞计数,并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分为实验组[OGP(10-14)、组和G38Ⅰ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给予10^-11mol/L的药物干预48h。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培养上清液碱性磷酸酶(ALP)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含量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细胞中核结合因子al(Cbfal)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较低浓度时,随药物浓度升高,OGP(10-14)、和G38Ⅰ促进细胞数增加、提高细胞活性的作用增强,10^-11mol/L药物作用时成骨细胞数分别为37×10^4/ml和30×10^4/ml,进一步升高药物浓度反而抑制细胞增殖。电镜下实验组细胞粗面内质网发达,胞质中有大量分泌囊泡。对照组细胞囊泡中可见钙盐结晶。OGP(10-14)、组和G38Ⅰ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培养上清液ALP含量高(4.47U/g、3.82U/g vs 2.21U/g),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多,Cbfal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OGP(10-14)、及其衍生物G38Ⅰ具有与OGP全长肽相同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提高细胞活性的作用,OGP(10-14)和G38Ⅰ可上调成骨细胞Cbfal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增加细胞中Ⅰ型胶原的合成,促进细胞分化和成骨作用。
刘虹丽丁晓颖邱明才田桂杰王德心
关键词: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胶原
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及其衍生物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初步观察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OGP(10-14)]及其衍生物G38I、G38K对环磷酰胺(CTX)诱导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经注射CTX诱导骨髓抑制。分别给予OGP(10-14)、G38I、G38K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未治疗的CTX组为阴性对照。分别于第1、7、10、14天测定小鼠外周血象并于注射CTX后第7天处死。观察外周血干细胞抗原-1(Sca-1)阳性细胞比例和骨髓有核细胞数。结果:注射CTX可诱导小鼠出现骨髓抑制。注射CTX前OGP(10-14)及其衍生物对小鼠外周血象无明显作用(P>0.05)。注射CTX后OGP(10-14)组和G38I组外周血白细胞较CTX组显著升高(P<0.01),疗效与G-CSF接近,G38I组和G38K组血小板升高(P<0.01)。各药物治疗组外周血Sca-1阳性细胞百分比和骨髓有核细胞数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OGP(10-14)及其衍生物G38I、G38K可升高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动员造血干细胞,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刘虹丽邱明才张帆丁晓颖王德心
关键词:造血系统衍生物环磷酰胺外周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