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飞德

作品数:66 被引量:28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8篇补片
  • 24篇腹壁
  • 18篇切口
  • 17篇手术
  • 17篇补片修补
  • 15篇切口疝
  • 13篇疝修补
  • 11篇缺损
  • 10篇肿瘤
  • 9篇腹壁缺损
  • 8篇修补术
  • 8篇术后
  • 7篇造口
  • 7篇切除
  • 7篇疝修补术
  • 7篇外科
  • 7篇胃癌
  • 7篇腹壁切口
  • 7篇腹腔
  • 6篇无张力

机构

  • 39篇中国人民解放...
  • 2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解放军医学图...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解放军总后勤...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66篇刘飞德
  • 50篇李基业
  • 49篇姚胜
  • 15篇姚京
  • 11篇朱瑛梅
  • 11篇吴晓松
  • 8篇王世斌
  • 6篇费阳
  • 6篇费阳
  • 5篇田文
  • 5篇裴利娟
  • 5篇戎世捧
  • 4篇吴晓松
  • 4篇史宪杰
  • 4篇陈凛
  • 3篇陈峰
  • 3篇吴小松
  • 3篇刘长林
  • 2篇刘天军
  • 2篇徐迎新

传媒

  • 6篇中华外科杂志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中华普外科手...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人民军医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2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消化外科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7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4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826例治疗经验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聚丙烯疝环充填物及补片修补的1826例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min(34~84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4d(4~16d);阴囊血肿发生率0.7%(13/1826);伤口感染率0.2%(5/1826);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发生率0.8%(15/1826);获得随访1628例,随访率89.2%,随访时间平均78个月(3~127个月),复发率为0.5%(8/1628);无手术死亡。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确切,术后复发率低的理想术式。
景圆圆杨志姚胜刘飞德费阳李基业
关键词:腹股沟疝网塞无张力修补术
固载去甲万古霉素缓释微球补片对切口疝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补片修补切口疝术后可能发生感染,采用载药补片预防感染是解决方法之一。通过制备大鼠切口疝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观察固载去甲万古霉素缓释微球聚丙烯补片修补切口疝术后对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去甲万古霉素缓释微球,并将其固载至聚丙烯补片(50 mg/片)。扫描电镜观察去甲万古霉素缓释微球形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微球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以及补片中去甲万古霉素释放率。取健康10~11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制备切口疝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分别植入固载去甲万古霉素缓释微球聚丙烯补片(实验组,n=20)和聚丙烯补片(对照组,n=20)。术后观察两组大鼠切口愈合情况,3周时处死大鼠取补片及周围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并进行炎症程度分级。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示去甲万古霉素缓释微球形态完整,表面平滑;微球粒径较均一,64%微球粒径位于60~100μm;去甲万古霉素载药量为19.79%。固载去甲万古霉素缓释微球聚丙烯补片表面均匀,载药量为(7.90±0.85)mg/cm2,去甲万古霉素体外释放达28 d以上,累计释放率达72.6%。两组大鼠术后均存活至实验完成。22只大鼠切口发生感染,其中实验组2只(10%),对照组20只(100%);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27 3,P=0.000 0)。实验组镜下见局部炎性反应不明显,炎症程度分级Ⅰ级16只,Ⅱ级4只;对照组补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炎症程度分级Ⅱ级3只,Ⅲ级17只。两组炎症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314,P=0.000)。结论固载去甲万古霉素缓释微球聚丙烯补片对大鼠切口疝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具有抗感染作用。
刘飞德高丽丽刘天军李基业姚胜王世斌朱瑛梅裴丽娟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聚丙烯补片切口疝金黄色葡萄球菌
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20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腹壁切口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2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6~76岁,平均57.3岁。距离上次手术时间间隔为4~26个月,平均7个月。腹正中切口13例,侧腹部切口7例。有2例为缝合修补术后复发病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复合补片进行修补,腹壁缺损大小4cm×5cm~10cm×13cm。手术时间40~170min,平均100min。术后所有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术后补片上方疝囊内积液5例,经局部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后治愈。术后修补区域腹壁疼痛1例,给予口服美洛昔康片对症处理,于术后3个月内逐渐消失。术后住院时间4~13d,平均7d。1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具有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高国强刘飞德傅庭焕金鑫裴丽娟佟苏丽史宪杰李基业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腹腔镜补片外科手术
应用生物材料一期修补犬腹壁爆炸伤
<正>目的观察应用生物材料一期修补犬腹壁爆炸伤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杂种犬10只,按不同的修补材料分成二组,每组5只,第一组选用 PROCEED 外科网片,第二组选用 BARD COMPOSIX 网片,将麻醉后犬置于爆炸装置...
姚胜李基业刘飞德吴晓松费阳姚京
文献传递
爆炸伤致狗腹壁缺损模型建立
<正>目的建立爆炸伤犬腹壁缺损的动物模型。方法按爆炸源距犬腹壁的距离分成三组,A 组(1-2cm, n=4);B 组(3-4cm,n=4);C 组(5-6cm,n=4)。麻醉后动物仰卧固定于爆炸装置下方,使用军用导爆索作...
姚胜李基业刘飞德姚京费阳吴小松刘长林
文献传递
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中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在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中远期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304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胰腺癌28例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并将该组资料与同期行姑息性手术治疗的14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术后中远期的随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8例行射频消融术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肿瘤的平均最大直径为(4.8±1.6) cm,术中平均射频消融时间为(17.7±4.3) min,术后无胰瘘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缓解率为88.9%.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2.1%,其1个月、6个月、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7%、65.2%、38.2%,平均生存时间为(14.6±2.2)个月,优于同期行姑息性手术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97.4%、45.3%、19.1%,P=0.0306).结论 对于不能行根治性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能相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金鑫吕少诚刘飞德傅庭焕裴利娟史宪杰
关键词:胰腺肿瘤导管消融术随访研究
改良Kugel和CK补片修补成人脐疝23例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改良Kugel和CK补片修补成人脐疝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成人脐疝23例,男5例,女18例,平均62(43~83)岁。采用改良Kugel手术17例,采用CK补片手术6例。结果 23例患者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改良Kugel适于5 cm以下脐疝,脐疝直径大于5cm,使用CK补片修补。结论使用这两种材料修补脐疝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修补可靠。
姚胜李基业刘飞德吴晓松姚京
关键词:再手术
固载去甲万古霉素缓释微球疝补片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11年
应用疝修补术治疗腹壁疝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不足之处是患者易受细菌感染。介绍高效固载缓释抗菌药物疝补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效果。利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NV-PLGA-MP);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支撑剂,将该微球固载至聚丙烯(PP)补片,得到固载有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补片(NV-PLGA-MP-PP)。采用HPLC法,测定NV含量以及NV-PLGA-MP和NV-PLGA-MP-PP体外药物释放过程。用扫描电镜(SEM)图像进行形貌观测,结果表明,制备的微球表面光滑,NV-PLGA-MP-PP表面平整,载药量高;在实验时间范围内,NV-PLGA-MP释放NV达4 d,NV-PLGA-MP-PP释放NV可持续28 d以上,具有明显的缓释等优点。NV-PLGA-MP-PP载药量高,缓释时间长,符合理想的抗感染疝补片材料的性能要求。
高丽丽刘飞德吕丰刘天军
Sublay法原位修补334例造口旁疝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总结采用Sub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2月-2009年5月,应用聚丙烯补片经原中线切口入路采用Sub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43~78岁,平均58.4岁。疝病史1~17年,平均4.7年。其中复发性造口旁疝6例。疝环直径5~12cm,平均7.2cm。结果 34例均顺利完成Sublay手术。手术时间96~160min,平均116min。术后12h~5d拔除胃管,平均3d;术后2~7d拔除引流管,平均4d。术后住院时间7~15d,平均9d。术后32例切口Ⅰ期愈合;1例切口中段脂肪液化,1例切口感染,均经换药后愈合。7例于术后3~7d发生补片上方浆液肿,经2~3次穿刺并局部加压后消失。术后3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75个月,平均32个月。患者无术区慢性疼痛、腹壁异物感、术区局部膨出等并发症发生。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7个月复发,经保守治疗及再次手术治愈;其余患者无复发。结论应用补片经原中线切口入路采用Sub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刘飞德李基业姚胜朱瑛梅姚京
关键词:造口旁疝疝修补
改良Kugel补片前入路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附35例报告)被引量:38
2007年
目的探讨改良Kugel补片前入路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效果。方法2004年5月~2006年6月,应用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疝35例。手术要点:疝囊高位游离后将其翻转还纳腹腔,围绕内环口游离一个10cm×10cm的腹膜前间隙,将改良Kugel补片置于游离的腹膜前间隙,用2-0的Prolene线将固定带的上瓣固定于联合腱,下瓣固定在腹股沟韧带反折处。结果手术时间(47±10)min,术后均未使用止痛剂,术后住院天数(6±4)d。全组伤口一期愈合,无伤口浆液肿及感染发生。35例术后随访1~25个月,平均13.2月,其中26例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疝具有伤口疼痛和肿胀轻的优点,特别适合Ⅲ、Ⅳ型疝修补。
李基业刘飞德姚胜
关键词:改良KUGEL补片腹股沟疝修补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