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癌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化疗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相关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原始神经外胚...
  • 1篇三氧
  • 1篇三氧化二砷
  • 1篇栓塞
  • 1篇栓塞化疗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中晚期
  • 1篇中晚期肝癌
  • 1篇肿瘤
  • 1篇吡柔比星
  • 1篇外胚叶
  • 1篇晚期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周庆菲
  • 3篇崔伯康
  • 3篇林小军
  • 2篇李锦清
  • 2篇周臻涛
  • 1篇张亚奇

传媒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肝脏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8年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可分为中枢性(cPNET)和外周性(pPNET)两类。虽然近年来pPNET的报道逐渐增加,但原发于肝脏的pPNET报道较少,国内尚未见报道。因发病罕见,临床及病理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我院2006年2月收治了1例肝脏pPNET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做初步的探讨。
周庆菲林小军崔伯康周臻涛
关键词:肝肿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抑癌基因LKB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einoma,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肝癌为第2位肿瘤死亡原因。目前外科手术是HCC首选的治疗手段,但即使...
周庆菲
关键词:肝细胞癌抑癌基因LKB1基因临床病理
文献传递
三氧化二砷联合FuDR、CAP、THP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常规化疗药物脱氧氟脲苷(FuDR)、卡铂(CAP)、吡柔比星(THP)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5年4月-2006年5月确诊的4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As2O3与常规化疗药物联合方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完成1~3次治疗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1例中完全缓解(CR)0例(0),部分缓解(PR)6例(14.6%),疾病稳定(SD)25例(61.0%),疾病进展(PD)10例(24.4%),客观有效率(CR+PR)为14.6%(6/41),获益率(CR+PR+SD)为75.6%(31/41),AFP下降率为84.6%(22/26);毒性反应主要为发热、胃肠道反应、血液学及肝脏毒性。结论As2O3联合THP、CAP及FuDR方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周臻涛林小军崔伯康周庆菲李锦清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吡柔比星动脉栓塞化疗
乙肝相关肝癌患者HBVDNA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HBVDNA的变化情况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43例HB-sAg阳性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检测术前、术后1周血清HBVDNA及各项临床指标,结合患者HBVDNA变化情况及其临床资料,对术后血ALT、TBIL和ALB值变化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全组HBsAg阳性肝癌患者的HBVDNA阳性率为65.1%。手术前后患者的HBVDNA复制状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05)。术后HBVDNA较术前升高的患者围手术期ALT变化较其他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4),但ALB和TBIL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相关肝癌患者多数处于HBV复制活跃期,肝癌切除术对患者血清HBVDNA复制状态无明显影响,部分围手术期HBVDNA升高的患者术后ALT变化较大。
周庆菲林小军崔伯康张亚奇李锦清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术HBVD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