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磊

作品数:56 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0篇共轨
  • 30篇柴油机
  • 28篇柴油
  • 18篇喷油
  • 17篇超高压
  • 15篇共轨系统
  • 14篇海拔
  • 12篇共轨柴油机
  • 9篇电控
  • 8篇增压
  • 8篇燃烧
  • 7篇电控共轨
  • 7篇电控共轨柴油...
  • 7篇提前角
  • 5篇电磁阀
  • 5篇喷油提前角
  • 5篇热平衡
  • 5篇高压共轨
  • 5篇不同海拔
  • 5篇大气压力

机构

  • 4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6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海军蚌埠士官...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海军工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总参谋部
  • 1篇空军预警学院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作者

  • 56篇周磊
  • 25篇杨昆
  • 17篇刘振明
  • 12篇刘楠
  • 8篇安士杰
  • 8篇赵建华
  • 7篇吴昕
  • 7篇杨春浩
  • 6篇欧阳光耀
  • 6篇王银
  • 4篇孙文龙
  • 3篇张萍
  • 3篇迟淼
  • 3篇刘瑞林
  • 3篇董素荣
  • 3篇张文建
  • 2篇叶鹏
  • 2篇张众杰
  • 2篇孟军
  • 2篇曾凡明

传媒

  • 7篇海军工程大学...
  • 6篇国防科技大学...
  • 5篇军事交通学院...
  • 4篇车用发动机
  • 4篇内燃机学报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兵器装备工程...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舰船科学技术
  • 2篇船海工程
  • 2篇小型内燃机与...
  • 2篇热科学与技术
  • 2篇内燃机与配件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船舶工程
  • 1篇柴油机
  • 1篇内燃机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高等教育学会...
  • 1篇第五届国防科...

年份

  • 6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2DCNN的柴油机供油提前角异常故障诊断被引量:2
2021年
以柴油机供油提前角异常故障诊断为目标,开展了某型船用柴油机故障模拟实验。在Python环境下调用数值计算模块Numpy和信号处理模块Signal,得到了振动加速度的时频图,并导入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CNN)进行训练,获得了特征自适应提取的故障诊断模型。诊断结果表明,在测点设置靠近故障源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实现较高的故障诊断率,总体诊断效果优于BPNN、SVM两种传统方法。因此,基于2DCNN的深度学习方法可以用于构建柴油机故障诊断模型。
廖玉诚赵建华安士杰周磊
关键词:柴油机供油提前角故障诊断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速大流量电磁阀结构优化
2022年
为研究电磁阀的电磁力随驱动电流的变化关系,建立了高速大流量电磁阀动态特性仿真模型。基于此模型,研究了电磁阀运行件质量、弹簧预紧力、气隙、电磁线圈匝数等关键结构参数对电磁阀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电磁阀弹簧预紧力对电磁阀开启延迟和关闭延迟的影响规律恰好相反,总延迟时间随着弹簧预紧力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运行件的质量以及气隙对电磁阀的开启延迟并无影响,只对关闭延迟产生影响;随着电磁线圈匝数的增加,电磁阀的开启延迟和关闭延迟都随之增大;基于遗传算法对高速电磁阀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后,电磁阀总体响应时间减少了0.25 ms,动态响应速度提高了31.7%。
聂涛杨昆周磊吴昕
关键词:柴油机电磁阀遗传算法
喷油与增压脉宽对超高压共轨系统喷油特性的影响研究
2023年
超高压共轨系统能够通过控制喷油与增压时序之间的关系,实现可调喷油速率喷射,进而影响柴油机喷油特性。为探明喷油与增压脉宽对超高压共轨系统喷油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成因机理,在介绍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超高压共轨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利用性能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在不同共轨压力下,喷油与增压脉宽对超高压共轨系统喷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喷油脉宽的增加,喷油速率曲线形态均近似于靴形,且大喷油速率范围占整个喷油过程的比例逐渐增大,同时,喷油开启延迟保持不变,喷油关闭延迟在喷油脉宽较小时(0.6~1 ms),增加幅度明显,而在喷油脉宽较大时(1~1.4 ms),基本保持不变。(2)随着增压脉宽增加,在小喷油脉宽条件下,喷油速率曲线形态近似于靴形,且保持不变;但在大喷油脉宽条件下,喷油速率可能会出现类似于“倒靴形”的曲线形态,这是由于在喷油还未结束时,增压装置电磁阀控制信号的关闭造成增压压力迅速下降。
杨昆周磊赵建华聂涛黄林
关键词:喷油脉宽喷油特性
压电陶瓷温度效应对燃油喷射特性的影响仿真被引量:2
2020年
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压电执行器非线性数学模型来描述执行器的电-机转换过程,在试验的基础上对压电材料的压电常数和电容进行了温度修正,并耦合喷油器其他机-液部分,建立了完整的压电喷油器电-机-液模型,经试验验证,执行器数学模型误差为4.6%,喷油器模型误差为7.8%.分析了不同工作温度下压电喷油器喷射特性和各腔室压力波动特性,结果表明:工作温度的升高使得执行器输出位移增加了24.6%,球阀腔泄油后最低压力降低,各腔室压力建立过程后移,针阀升程增加,关闭时刻推迟;在喷油脉宽为0.1 ms时温度的影响更加明显,温度升高至150℃时,相比于30℃,油量偏差率最高至70%,喷油速率峰值增加了约24%,最高喷射压力提高了9MPa,喷油持续期增加了0.06 ms;脉宽较大(ET=1.0 ms)时,开启阶段喷油速率、最高喷射压力和喷油速率峰值影响不大,但喷油关闭时刻推迟了0.11 ms左右.
刘振明刘楠刘景斌刘晨周磊
关键词:压电喷油器工作温度
控制时差对超高压共轨系统喷射特性的影响研究
2022年
为探明增压与喷油控制信号时序之间的相互配合对超高压共轨系统喷射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成因机理,在介绍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超高压共轨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共轨压力下控制时差对超高压共轨系统喷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控制时差的增大,喷油速率曲线形态逐渐从矩形过渡到斜坡形再到靴形,但最大喷油速率基本相同,且存在小范围的波动;同时,喷油量随着控制时差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减小的趋势;喷油开启延迟随控制时差的变化呈现出不规律的变化趋势,即在控制时差为0 ms时,喷油开启延迟比其他情形都明显增大。
周磊杨昆赵建华王银吴昕
关键词:喷油特性
增压式电控喷油器仿真分析
2017年
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增压式电控喷油器仿真模型,在对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喷油器的关键参数,如控制腔容积、进出油孔孔径和针阀弹簧预紧力对喷油速率和针阀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控制腔容积较小时,针阀落座快,但轨压波动大,喷射压力不稳定,当控制腔容积较大时,针阀反应速度下降,导致落座延后;进出油孔孔径主要影响喷油起始和结束阶段的喷油率和针阀升程;在保证针阀正时开启和足够喷油量的情况下,针阀弹簧预紧力应取较大值。
王辉刘振明周磊王洪生
关键词:高压共轨结构参数仿真
超高压共轨系统电控增压器多参数优化匹配被引量:8
2018年
阐明了超高压共轨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AMESim软件建立了电控增压器的仿真模型,利用试验验证了模型准确性,而后在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对电控增压器性能影响较为明显的结构参数,并基于数值仿真结合正交设计法优化的方法,以电控增压器增压能力、响应速度以及经济性为目标,对其开展了优化匹配,得到了各结构参数对电控增压器性能的影响权重和最佳参数组合.仿真结果表明:出油孔直径是对电控增压器性能影响权重最大的参数,阀芯位移和阀芯质量次之.最后,基于优化匹配结果试制了电控增压器,并利用超高压共轨系统试验台架开展了电控增压器参数优化前、后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参数方案,参数优化后的电控增压器增压能力、响应速度以及经济性均得到提升,其最大增压压力提高了6.9%,,复位时间减少了41.7%,,平均燃油泄漏率降低了30.8%,.
周磊杨昆刘振明聂涛欧阳光耀
关键词:正交设计法
高压共轨柴油机不同海拔(大气压力)适应性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柴油机高海拔(低气压)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高压共轨柴油机不同海拔(大气压力)适应性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海拔对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以及热平衡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柴油机高海拔适应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柴油机低转速区动力性和经济性随海拔升高的恶化程度比高转速区大,海拔5500 m与0 m相比,低转速区(1000-1300 r/min)时,功率和转矩平均下降了67.4%,燃油消耗率平均增加了50.7%;而高转速区(1800-2100 r/min)时,功率和转矩平均下降了31.8%,燃油消耗率平均增加了8.4%;随着海拔的升高,转矩适应性系数基本不变,但转速适应性系数下降明显;柴油机经济运行区转速范围随海拔升高逐渐变窄且向高转速区偏移,从0 m对应的1200-1900r/min偏移至5500 m对应的1500-2000 r/min;与0 m相比,海拔5500 m时有效功率、冷却液散热量、排气散热量占总热量百分比分别下降了17%、2%和14%,余项损失占比增加了31%。
周磊刘瑞林刘振明林春城欧阳光耀
关键词:高压共轨柴油机
柴油机高原热平衡模拟试验平台设计
  工作在高原地区的柴油机,由于散热能力与散热需求不匹配,会出现一系列热平衡问题,比如拉缸、活塞烧瓦以及水箱"开锅"等故障。因此,为了提升柴油机高原环境适性,需要设计高原热平衡模拟试验平台来研究高原热平衡问题。本文设计模...
熊春友刘楠周磊董素荣许翔刘瑞林
关键词:柴油机热平衡
文献传递
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智能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阐述了冷却系统水泵、风扇、节温器等部件及其集成电子控制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冷却系统部件及其集成控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系统部件电控技术,可缩短发动机暖机时间60%以上,节油4%以上;冷却系统智能化集成控制可实现冷却系统与发动机优化匹配,缩短系统响应时间,减少发动机预热时间80%以上,节油达7%左右。随着发动机向高功率密度、低油耗和低排放的方向发展,冷却系统智能化集成控制必将成为实现发动机与冷却系统良好匹配、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的重要手段。
刘楠周磊刘瑞林许翔张文建杨春浩
关键词:车用发动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