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铃岚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6篇核科学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5篇压水堆
  • 5篇水堆
  • 5篇水力性能
  • 5篇热工
  • 5篇反应堆
  • 3篇导流
  • 3篇冷却剂
  • 2篇摇摆
  • 2篇自然循环
  • 2篇均匀分布
  • 2篇RELAP5
  • 1篇弹状流
  • 1篇压力容器
  • 1篇摇摆运动
  • 1篇振荡
  • 1篇速率
  • 1篇气泡
  • 1篇气泡动力学
  • 1篇相界
  • 1篇相界面

机构

  • 13篇中国核动力研...
  • 5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周铃岚
  • 6篇李松蔚
  • 6篇沈才芬
  • 6篇刘余
  • 6篇刘伟
  • 5篇李浩
  • 5篇杜思佳
  • 5篇邱志方
  • 5篇张勇
  • 5篇张虹
  • 5篇李燕
  • 5篇黄代顺
  • 5篇王玮
  • 5篇李喆
  • 5篇邓坚
  • 5篇黄慧剑
  • 5篇陈曦
  • 4篇黄善仿
  • 2篇谭长禄
  • 1篇王侃

传媒

  • 4篇核动力工程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均匀下降段周向流量分布的压水堆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可均匀下降段周向流量分布的压水堆,包括压力容器,还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组件,所述吊篮组件与压力容器之间围成下降段,所述下降段作为一回路冷却剂流至压力容器底部的流道,所述压力容器上还连接有用于引入所述...
刘卢果刘余杜思佳邓坚李松蔚黄代顺沈才芬李喆邱志方黄慧剑张勇周铃岚陈曦王啸宇辛素芳刘伟王玮李浩李燕
文献传递
一种可实现下降段流量周向均匀分布的压水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下降段流量周向均匀分布的压水堆,包括压力容器,还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组件,所述压力容器与吊篮组件围成用于一回路冷却剂向压力容器下封头流动的下降段,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降段内的孔板,所述孔板为其上...
刘卢果杜思佳刘余邓坚李松蔚黄代顺沈才芬李喆邱志方黄慧剑张勇周铃岚陈曦王啸宇辛素芳刘伟王玮李浩李燕
文献传递
一种可实现下降段流量周向均匀分布的压水堆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下降段流量周向均匀分布的压水堆,包括压力容器及设置在压力容器上的入口接管,所述入口接管用于向压力容器内导入一回路冷却剂,还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吊篮组件外壁上的导流块,所述导流...
刘卢果杜思佳刘余邓坚李松蔚黄代顺沈才芬李喆邱志方黄慧剑张勇周铃岚陈曦王啸宇辛素芳刘伟王玮李浩李燕
轴向非均匀加热对并联通道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均相流模型建立并联通道系统的控制方程,采用交错网格技术和半隐式差分离散控制方程,并使用追赶法求解来模拟并联通道的两相流动特征。采用轴向余弦功率加热模拟轴向非均匀功率加热。运用小扰动法,获得了不同压力、入口过冷度和轴向功率加热方式下的稳定性边界(MSB)和三维不稳定性空间。对于余弦和均匀功率加热,系统稳定性均随系统压力的增大而增强。余弦功率加热在高过冷度区降低并联通道系统稳定性,而在低过冷度区增强系统稳定性。随进口阻力系数的增加,处于余弦功率加热的并联通道系统稳定性增强,MSB的拐点逐渐向高过冷度区移动。
鲁晓东周铃岚巫英伟苏光辉秋穗正张虹
耦合核反馈并联通道异相振荡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将热工-水力系统分析程序(RELAP5)与细网三维物理瞬态输运程序(TDOT-T)采用并行方式耦合,并对并联双通道系统进行建模,得到系统的不稳定边界图;对耦合核反馈的双管并联通道异相振荡进行研究;重点讨论轴向功率分布及核反馈对并联通道异相振荡的影响。研究发现,轴向功率峰在加热段上游时,系统存在第Ⅰ类和第Ⅱ类密度波2个不稳定区域,在燃料时间常数很小的情况下,核反馈对2类密度波不稳定性都有抑制作用。
周铃岚张虹臧希年刘余
一种可均匀堆芯流量分配的压水堆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可均匀堆芯流量分配的压水堆,包括压力容器及设置在压力容器上的入口接管,所述入口接管用于向压力容器内导入一回路冷却剂,还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吊篮组件外壁上的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上设置有...
李松蔚刘卢果刘余杜思佳邓坚黄代顺李喆沈才芬邱志方黄慧剑张勇周铃岚陈曦王啸宇辛素芳刘伟王玮李浩李燕
文献传递
流动不稳定性对沸腾临界触发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以Din=2.15 mm的带旁通小流道为对象,分别在不同液相质量流速以及不同入口水温条件下开展沸腾临界实验,结合汽泡动力学行为以及两相界面形态特征,探讨流动不稳定性对沸腾临界的触发机制。在本文工况范围内,在流动状态由稳定阶段转变为不稳定阶段后,进一步增大热流密度会触发沸腾临界,且所有沸腾临界均属于DO型沸腾临界。当液相质量流速较高时,环状流近壁液膜主要在汽芯强烈的扰动作用下迅速破裂;当入口水温较低时,近壁液膜主要由于强烈的蒸发现象迅速破裂;因此沸腾临界与流动不稳定性几乎同步被触发。本文分别通过引入受限系数(Nconf)、过冷数(Nsub)、以及Weber数(We)来反映壁面的限制作用、入口过冷度、以及惯性力与表面张力对沸腾临界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Din=2.15 mm带旁通小流道的CHF模型。
陆祺周铃岚沈才芬刘伟刘卢果何航行
关键词:可视化实验
非对称加热下摇摆对并联双通道管间脉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理论分析与RELAP5/MC程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非对称加热条件下摇摆运动对并联双通道管间脉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摇摆运动会引起周期等于摇摆周期以及1/2摇摆周期的流量波动,当摇摆引起的流量波动周期与系统固有热工水力振荡周期接近时,会发生共振效应,从而使密度波振荡提前发生。增大摇摆幅度及通道到摇摆中心的距离可增强流量波动幅度,降低系统稳定性。
周铃岚张虹谭长禄黄善仿
关键词:摇摆运动
摇摆下自然循环矩形双通道系统核热耦合不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将海洋条件热工水力分析程序RELAP5/MC与三维物理瞬态输运程序TDOT-T采用并行方式耦合,对摇摆条件下自然循环矩形双通道系统核热耦合不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存在同相和异相2种振荡模式,分别由摇摆运动和密度波振荡(DWO)引起。核反馈对第1类DWO和两相区的同相振荡有抑制作用,但对第2类DWO和单相区的同相振荡几乎没有影响。基于非线性理论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耦合核反馈后系统非线性增强,由于摇摆导致系统流量波动与DWO叠加,其现象非常复杂,摇摆条件下的核热耦合不稳定性会出现非线性振子耦合中的同步化与混沌现象。
周铃岚张虹谭长禄董化平
关键词:摇摆自然循环
核反馈对并联双通道自然循环系统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
2013年
将热工水力系统分析程序RELAP5与三维物理瞬态输运程序TDOT-T采用并行方式耦合,对并联双通道自然循环系统内核热耦合不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不稳定边界。分别以燃料时间常数差异较大的板型元件及棒型元件为对象,讨论了核反馈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于板型元件,核反馈作用对低含汽率区的第1类密度波振荡(DWO)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高含汽率区的第2类DWO基本无影响。对于棒型元件,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核反馈对系统稳定性几乎无影响。
周铃岚张虹黄善仿
关键词:RELAP5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