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霆

作品数:14 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研条件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异体
  • 3篇神经移位
  • 3篇手移植
  • 3篇撕脱
  • 3篇撕脱伤
  • 3篇全臂丛根性撕...
  • 3篇根性撕脱伤
  • 3篇骨折
  • 3篇臂丛
  • 3篇臂丛根性撕脱...
  • 2篇异体手移植
  • 2篇异体移植
  • 2篇手功能
  • 2篇手术
  • 2篇髋关节
  • 2篇髋臼
  • 2篇关节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张力带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14篇夏霆
  • 11篇裴国献
  • 10篇顾立强
  • 7篇朱立军
  • 6篇王钢
  • 4篇王前
  • 4篇胡罢生
  • 4篇林昂如
  • 4篇林立
  • 3篇任高宏
  • 3篇陈国奋
  • 2篇于立新
  • 2篇缪东梅
  • 2篇郑小飞
  • 2篇丁彦青
  • 2篇洪军
  • 2篇汤陵宁
  • 2篇陈龙华
  • 2篇陈丽光
  • 2篇郭刚

传媒

  • 6篇中国创伤骨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2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移位联合早期股薄肌移植重建术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 探讨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上肢主要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8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2~4月一期行膈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联合对侧股薄肌移植重建屈肘、伸指伸拇5例或屈拇屈指3例。前者其中2例二期再行同侧股薄肌移植重建屈拇屈指等。结果 一期手术1年以上5例,术后4~5月移植肌肉出现收缩,5~7月伸指伸拇或屈拇屈指、屈肘,12月屈肘60°~90°、肌力M_4,伸拇伸指或屈拇屈指M_3~M_4,肩外展30°~60°、M_3。二期手术的1例术后7月移植肌肉收缩,12月屈拇屈指M_4。重建屈拇屈指者可握持物品。结论 神经移位联合早期股薄肌移植,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肢体的部分功能,初步重建手握持功能。
顾立强裴国献任高宏周围林立夏霆胡罢生陈国奋
关键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神经移位
早期股薄肌移植联合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初步报告被引量:9
2000年
顾立强裴国献任高宏林立夏霆胡罢生陈国奋夏平光
关键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股薄肌移植神经移位
Carroll法评价异体移植手功能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总体评价我科2例异体手移植手功能恢复情况,寻求更好的重建方法。方法 手术后11个月采用Carroll法,对2例移植手的33个动作进行评价,设定优势手总分为99分。结果 2例移植异体手均获满意的功能,邓某72分、兰某64分。结论 2例异体手在移植后的11个月时能够满足患者生活中的基本需要。Carroll’s方法是一种评价上肢总体功能的简单有效方法。
夏霆裴国献郑小飞顾立强王钢朱立军胡罢生屠燕
关键词:异体移植手移植手功能
用Carroll法评价异体移植手的功能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通过评价 2例异体移植手的功能恢复情况 ,寻求更好的手功能重建方法。方法 在术后 11个月时采用Carroll评价法对 2例异体移植手的功能进行评价 ,按其规定的 33个动作 ,总分应为 99分。结果  1例为 74分 ,1例为 6 0分。 2例异体移植手均获较为满意的功能恢复。结论  2例作异体手移植后 11个月 ,移植手的功能即能够满足患者生活的基本需要。
夏霆郑小飞裴国献顾立强王钢朱立军
两种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夏霆邹建福
关键词: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2
2002年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 ,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 对 41例移位髋臼骨折行术前CT平扫或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 ,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 ,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 结果  39例获得 1~ 4年 ,平均 1 5年的随访 ,按Matta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标准 :30例新鲜骨折 ,优 1 6例 (53 3 % ) ,良 1 1例 (36 7% ) ,可 3例(1 0 % ) ,优良率 90 %。 9例陈旧性骨折 ,优 2例 ,良 3例 ,可 2例 ,差 2例 ,优良率 55 6 %。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和异位骨化。 结论 伤后手术时机、髋臼损伤程度和手术复位质量是影响术后髋臼功能的重要因素 ,尽量争取早期手术 ,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 。
王钢裴国献顾立强朱立军郭刚夏霆林昂如
关键词:髋骨折骨折固定术髋关节钢板螺丝钉
拇指离断俯卧位再植14例
2000年
手指离断再植技术已相当成熟,其程序也已十分规范,成活率颇高,但当其中有拇指离断时,术者每每感到再植指的体位很不方便,拇指因前臂的张力而翘起,常需一专一助手扶持,使吻合拇主要动脉及指固有神经时不顺手,增加了手术难度,延长了手术用时。常规平卧位行断指再植时,手的固定钢板对2~4指再植十分适用,而对拇指再植帮助很小。笔者试用俯卧位再植含有拇指离断病例14例获得成功。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4例患者拇指均为完全离断伤,9例患者尚有不同数量的其他指的离断伤。14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2.5岁。致伤原因分别为:刀伤、电锯伤、泵浆机、剪板机、皮带轮冲压机等致伤。其中1例为拇、示、中指的完全性旋转撕脱性离断。 2.典型病例:剪板机致拇、示、中指完全离断,患者于伤后4小时接受断指再植治疗。行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麻醉,麻药为0.5%布比卡因20ml。患者俯卧位,踝、髋、胸前加垫,使患者膝、髋关节各屈曲30°,腹部悬空以利呼吸。上臂安置气囊止血带。常规消毒铺手术巾。手术历时8.5小时,离断拇、示指均再植成功。
夏霆顾立强任高宏朱立军胡罢生
关键词:手术方法呼吸管理拇指离断
低压延时止血带研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8
2001年
目的避免止血带并发症,延长其连续使用时间,为无血手术提供安全保障。方法根据血液动力学原理,制作新型低压止血带,采用加大止血带气囊宽度的方法,来降低止血带止血压力。在志愿者中用多普勒检测新型止血带止血效果,并在临床中应用,验证实际效果。结果新型止血带能有效地降低止血压力,在目前的止血带中新型低压止血带的止血压力最低。结论新型延时止血带降低了止血压力,延缓了并发症出现的时间,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夏霆裴国献
髋关节表面置换改良杯的生物力学评价
1997年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远期的松动率比全髋关节置换术高,且头杯的松动率较臼杯为高。但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具备一些全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所没有的优点,如:能保留健康的股骨颈,且尚有全髋关节假体置换术的余地。我们设计了新型的三翼头杯和杆栓杯,简称TC和BC。其中心杆使头杯与残存股骨颈一体化,使假体与残存骨质成为完整受力体系,均匀分散杯下应力。实验采用压力应变值和最大破坏扭矩来评价新头杯与传统头杯的力学稳定性。结果显示,TC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有希望为临床提供一个较理想的头杯。
夏霆曹启迪王前
关键词:生物力学髋关节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8
2001年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2例移位髋臼骨折行术前CT平扫或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结果32例全部获得6月-4年,平均15月的随访,按Maffa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标准:优26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7.8%,X线标准:优24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4.6%。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和异位骨化。结论CT三维重建对判断髋臼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和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对手术入路选择和手术复位、固定具有指导作用。对于髋臼骨折的治疗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只要移位大于2-3mm,都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术中准确复位和妥善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王钢裴国献顾立强朱立军郭刚夏霆林昂如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三维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