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卫星

作品数:330 被引量:2,055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44篇期刊文章
  • 45篇专利
  • 3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9篇航空宇航科学...
  • 99篇理学
  • 9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3篇机械工程
  • 11篇建筑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9篇复合材料
  • 59篇复合材
  • 29篇飞机
  • 27篇应力
  • 22篇多轴疲劳
  • 19篇合板
  • 19篇层合板
  • 18篇飞行
  • 17篇载荷
  • 16篇飞行器
  • 15篇飞机结构
  • 14篇有限元
  • 13篇机翼
  • 13篇复合材料层
  • 12篇纤维增强
  • 11篇多学科设计优...
  • 11篇非比例
  • 10篇连接件
  • 10篇分散性
  • 9篇疲劳寿命分析

机构

  • 323篇南京航空航天...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上海飞机设计...
  • 6篇成都飞机工业...
  • 4篇东北大学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中国航空工业...
  • 3篇清华大学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海军驻成都地...
  • 2篇沈阳飞机设计...
  • 2篇南京航空学院
  • 2篇陆军航空兵学...
  • 2篇湖北航天技术...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330篇姚卫星
  • 17篇黄杰
  • 17篇王英玉
  • 13篇吴富强
  • 13篇杨晓华
  • 13篇姜文
  • 11篇刘克龙
  • 11篇夏天翔
  • 11篇吴涛
  • 10篇尚德广
  • 9篇徐超
  • 9篇余雄庆
  • 8篇郭盛杰
  • 8篇马笑笑
  • 8篇穆雪峰
  • 7篇黄爱凤
  • 6篇薛飞
  • 6篇王明珠
  • 6篇沈浩杰
  • 6篇王德俊

传媒

  • 48篇南京航空航天...
  • 27篇机械强度
  • 19篇航空学报
  • 12篇航空工程进展
  • 9篇复合材料学报
  • 9篇江苏航空
  • 8篇力学与实践
  • 8篇计算力学学报
  • 7篇中国机械工程
  • 6篇振动.测试与...
  • 6篇机械设计与制...
  • 5篇应用力学学报
  • 5篇机械科学与技...
  • 5篇Transa...
  • 5篇第十七届全国...
  • 4篇宇航学报
  • 4篇力学学报
  • 4篇固体力学学报
  • 4篇材料导报
  • 4篇强度与环境

年份

  • 2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12篇2021
  • 16篇2020
  • 19篇2019
  • 20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11篇2015
  • 22篇2014
  • 13篇2013
  • 11篇2012
  • 13篇2011
  • 11篇2010
  • 10篇2009
  • 23篇2008
  • 13篇2007
  • 2篇2006
  • 8篇2005
3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周疲劳裂纹萌生的非线性微观力学模型被引量:10
1998年
简要介绍了高周疲劳裂纹萌生的微观力学模型,如滑移带挤入挤出模型、位错塞积模型和位错反应模型等。通常认为这些模型在疲劳破坏区的剪应力是疲劳裂纹萌生的控制量,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滑移带挤入挤出的线性位错偶极子模型。该模型理论认为在疲劳加载过程中晶粒内的位错数是线性增加的。作者在疲劳试验及微观金相分析中发现,晶粒内的位错数随着疲劳加载的进行是非线性增加的,并在线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滑移带挤入挤出的非线性位错偶极子模型。通过试验观察和模拟计算的对比可知,该模型与实验观察结果相吻合。
李玉春姚卫星
关键词:位错反应金属疲劳
T300/QY8911单向拉-拉疲劳性能研究
姚卫星俞新陆颜永年
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的S—N曲线模型被引量:18
2004年
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机理和试验数据 ,文中给出一个描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拉疲劳的S—N曲线模型。此模型同时考虑复合材料受载方向的静抗拉强度、纤维静强度、疲劳载荷应力比等诸多因素对S—N曲线的影响 。
吴富强姚卫星
关键词:复合材料S-N曲线应力比静强度
危险蚀坑评判及疲劳寿命计算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对在EXCO(exfoliation corrosion)溶液中加速腐蚀不同时间后的LC4CS试件表面腐蚀形貌进行观测,得到不同腐蚀时间下试件表面蚀坑深度及底部曲率半径。通过分析给出张开角的定义,并以此确定危险蚀坑及预测预腐蚀件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张开角可以合理地确定危险蚀坑以及初始裂纹的等效尺寸。通过算例分析,用张开角来确定危险蚀坑可以较好地预测预腐蚀件的疲劳寿命。
张川姚卫星
关键词:预腐蚀
一种便携式微型薄板刚度检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微型薄板刚度检验装置,其中检验装置包括底座,待检试验件、试件夹持装置、位移驱动装置以及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微型薄板刚度检验装置中的螺母通过旋转将夹片,待检试验件和夹块固定以使待检试验件一端...
吴涛姜文姚卫星
考虑模具和黏弹性的复合材料固化变形数值模型被引量:5
2020年
考虑了模具作用和材料的黏弹性,建立了复合材料构件残余应力和固化变形的三维数值模型。在模具与复合材料构件间引入界面剪应力,模拟升温过程中模具-构件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固化过程中温度和固化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线弹性和黏弹性本构方程描述凝胶前后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热-力顺序耦合分析方法,在ABAQUS软件中建立了模拟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固化过程中温度场、固化度场、残余应力及变形。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固化过程中单向板和非对称层合板内产生的残余应力在厚度方向上呈非对称分布,这是脱模后层合板变形的根本原因。
乔巍姚卫星黄杰
关键词:复合材料残余应力
预测复合材料缺口强度的场强法被引量:7
1994年
本文以复合材料缺口附近的应力应变场为参量,提出了预测复合材料缺口强度的场强法,给出了一个估计复合材料缺口强度的普遍表达式,并由此导出了一个易于使用的工程估算方法。通过对两种材料四组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场强法的预测结果是比较满意的。
姚卫星颜永年俞新陆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合板
十字轴总成轴承自动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字轴总成轴承自动装配装置,属于机械部件生产领域。包括夹具体、轴承上料模块、轴承压入模块和十字轴上下料模块;夹具体的上方设有压紧机构,夹具体连接旋转模块;轴承压入模块为两组,对称设置于夹具体的两侧,用于将...
罗鹏姚卫星苌城
文献传递
考虑随机性的疲劳载荷谱等效方法
载荷谱的浓缩可以缩短试验时间,这意味着可以缩短研发周期,大大减少试验的费用,对于结构的疲劳试验非常重要。本文提出的载荷谱等效方法是浓缩载荷谱的有效方法,本方法同时考虑了载荷随机性及疲劳寿命随机性。考虑疲劳载荷具有分散性,...
许力蒲姚卫星王长江嵇应凤
关键词:随机性P-S-N曲线
文献传递
复合材料层合板面内渐进损伤分析的CDM模型被引量:19
2014年
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提出了一个预测复合材料层合板面内渐进损伤分析的模型,它包括损伤表征、损伤判定和损伤演化3部分.模型能够区分纤维拉伸断裂、纤维压缩断裂、纤维间拉伸损伤和纤维间压缩损伤4种损伤模式,定义了与4个损伤模式对应的损伤状态变量,导出了材料主轴系下损伤前后材料本构之间的关系.损伤起始采用Puck准则判定,损伤演化由特征长度内应变能释放密度控制.假定材料服从线性应变软化行为,建立了损伤状态变量关于断裂面上等效应变的渐进损伤演化法则.模型涵盖了复合材料面内损伤起始、演化直至最终失效的全过程.完成了含孔[45/0/-45/90]2S层合板在拉伸和压缩载荷下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合理进行层合板的强度预测和损伤失效分析.
吴义韬姚卫星吴富强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合板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