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远蕾
- 作品数:72 被引量:21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定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建立稳定的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体系。方法取第3~5代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丝裂霉素C处理后用作饲养层。人iPS细胞接种于饲养层上生长,胶原酶消化或机械法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iPS细胞生长状态;观察拟胚体形成能力;RT-PCR检测iPS细胞多能性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为贴壁生长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细胞增殖旺盛。(2)生长在饲养层上的人iPS细胞呈典型的克隆状生长。克隆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克隆内细胞排列紧密,细胞体积小,核大,细胞核/质比高。RT-PCR结果显示人iPS细胞强表达多能性基因Oct4,Nanog,Sox2;去除饲养层后悬浮培养能形成拟胚体(EB)。结论本实验的培养体系适合人iPS细胞的培养,人iPS细胞能稳定增殖,保持自我更新及分化潜能。
- 冯年花谢安娄远蕾阮琼芳郭菲吴珏邓志锋汪泱
- 关键词:细胞培养饲养层
- miRNA-92a在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观察miRNA-92a在缺血再灌注(I/R)损伤4h、24h后小鼠肾组织的表达变化,探讨肾脏缺血损伤后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夹闭小鼠肾蒂的方法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术后灌注24h后收集血清和肾脏标本,分别检测肾功能及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的方法检测小鼠I/R损伤4h和24h组中miRNA-92a的表达水平。结果(1)采用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UN)评估肾功能,肾脏I/R24h组与假手术组(sham)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2)而I/R4h和24h后,miRNA-92a的表达上调,其上调倍数分别为3.23±0.74,1.53±0.33(P<0.05)。结论小鼠I/R损伤中miRNA-92a表达显著上调,miRNA-92a可能参与缺血再灌注肾组织损伤的血管再生的调控过程。
- 吴珏刘芬阮琼芳娄远蕾郭菲杨阳汪泱
- 关键词:微小RNA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自然分化过程中EMT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自然分化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变化过程。方法按常规方法 iPS细胞接种于单层饲养层细胞上培养并传代,通过EB的方式令iPS细胞自然分化,收集未分化的iPS细胞以及分化7d、14d、21d和28d的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MT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未分化人iPS细胞可见E-cadhe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分化后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少,而N-cadherin基因和蛋白在细胞未分化时均未见表达,发生分化后表达明显上调;在人iPS细胞分化过程中,Snail和Slug转录因子以及蛋白都明显发生上调。结论人iPS细胞自然分化与EMT,即E-cadherin和N-cadherin转化有关。
- 林媛媛娄远蕾梁昌达谢淑佩谢安
- 关键词:分化上皮-间质转化
- TNF-α体外诱导rMSC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rMSCs,取培养至3~5代的rMSCs以含TNF-α 5ng/ml的培养基培养,镜下观察细胞诱导后形态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巢蛋白nesti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细胞中的表达强度和分布。结果rMSCs经TNF-α诱导6h后基本表现为典型神经样细胞形态,nestin和NSE呈阳性表达。结论TNF-α具有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 娄远蕾邓志锋赖贤良谢安冯年花郭菲汪泱
- 关键词:神经细胞分化
- 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s)的潜能。方法用维甲酸(RA)诱导人iPS细胞向NSCs分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iPS细胞的形态变化,RT-PCR检测NANOG、OCT4、SOX2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estin、SOX2、β-TubulinШ和GFAP的表达。结果 RA诱导后第4天,贴壁的拟胚体出现了早期神经祖细胞特有的神经管样结构并不断增多,细胞表达神经巢蛋白Nestin,而对照组未观察到神经管样结构。神经管样结构内的细胞能分化为β-TubulinШ阳性的神经元,但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少见。结论人iPS细胞具有定向分化为NSCs的潜能,并能模拟神经发育过程。
- 冯年花谢安娄远蕾阮琼芳郭菲汪泱
-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维甲酸分化
- 小鼠脑外伤后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相关miRNA的表达变化
- 潘长福邓志锋匡助才阮琼芳汪泱高法梁娄远蕾
- 镧对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核因子kappa B活化的抑制作用
- 目的观察稀土元素镧对内毒素(endotoxin,LPS,lipopolysaccharide)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核因子κB(NF-κ B)活化的影响,探讨镧抑制内毒素效应的机制。方法常规方法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 郭菲汪泱李国辉娄远蕾谢安
- 关键词:巨噬细胞核因子
- 镧拮抗内毒素效应的信号调控机制
- 汪泱郭菲王共先娄远蕾谢安李国辉
- 内毒素系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中的大分子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物质,在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至今没有一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内毒素拮抗剂,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等内毒素疾病的治疗一直非...
- 关键词:
- 关键词:氯化镧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区微血管增生及Notch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脑缺血皮质区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微血管Notch1表达的变化。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单纯脑缺血损伤组和脑缺血后BMSC移植组。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缺血皮质区Ⅷ因子及Notch1的表达。结果(1)植入的BMSC可以趋向性迁移到脑缺血损伤区域。(2)BMSC移植组脑缺血皮质区新生微血管密度较单纯脑缺血损伤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高。(3)BMSC移植组缺血皮质区多数微血管内皮细胞阳性表达Notch1,且明显多于单纯缺血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结论BMSC移植可促进脑缺血区血管新生,且可能与促进Notch1表达有关。
- 吕世刚祝新根张爱军涂伟娄远蕾阮琼芳汪泱邓志锋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血管形成NOTCH1
- 镧抑制内毒素/脂多糖激活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分析镧调控内毒素/脂多糖(LPS)激活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随机分为:LaCl3 +LPS组、LPS对照组、LaCl3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p65蛋白核转位情况;分别提取细胞总蛋白或胞核胞质蛋白,ELISA法测胞核蛋白中p65蛋白与靶基因结合的活性;Western blot分析胞核蛋白中p65蛋白、胞质中核因子抑制蛋白α(IκBα)和磷酸化的核因子抑制蛋白α(p-IκBα)水平,及总蛋白IKK激酶的表达和磷酸化情况.结果 镧可阻断LPS诱导p65蛋白活化,如抑制其核转位、降低其在胞核中的表达并减弱其与靶基因结合活性.镧可抑制LPS诱导的IκBα降解,但LPS诱导IKKβ磷酸化不能为镧所阻断,且p-IKKβ磷酸化IκBα的能力亦未受到镧的影响.结论 镧可通过抑制LPS激活巨噬细胞IκBα蛋白降解、p65蛋白核易位及与靶基因结合,从而抑制LPS诱导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这可能是镧抑制LPS活化NF-κB通路分子机制之一.
- 俞玲芳陈宏伟汪泱娄远蕾易应萍陈刚泉郭菲
- 关键词:镧内毒素核因子KAP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