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平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1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端粒酶活性与卵巢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水平对卵巢癌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TRAP-PCR-ELISA法检测卵巢癌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在34例卵巢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者30例。在16例端粒酶活性低于2 U者中,15例化疗有效,仅1例出现复发,无死亡。在14例端粒酶活性高于2 U者中,化疗有效9例,进展与复发或死亡5例。结论:随着端粒酶活性的增高,卵巢癌对化疗的敏感性下降,复发率增加。
- 胡云李克深翟玲张亚平滕长波
- 关键词:端粒酶妇科肿瘤
-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子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初步探索被引量:2
- 2002年
- 观察端粒酶活性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 ,探讨子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端粒酶被激活的关键点及其在子宫颈癌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以 PCR为基础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法测定 6 2例正常宫颈标本、6 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IN) ,2 9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它在正常宫颈标本中发现 5例有端粒酶的活性表达 (8.1% ) ,在 6 8例 CIN中发现 2 7例有端粒酶活性 (39.7% ) ,在浸润性宫颈鳞癌中有 2 8例端粒酶活性表达 (96 .6 % ) ,正常组和 CIN组比较 ,差异显著 (P<0 .0 0 1) ,CIN 和 CIN 组比较 ,差异显著 (P<0 .0 1) ,宫颈浸润性鳞细胞癌和 CIN 比较 ,差异显著 (P<0 .0 1)。结论 :端粒酶活性随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加重而阳性率增高 ,端粒酶的激活是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检测端粒酶活性对早期诊断宫颈癌有一定意义。
- 胡云翟玲张亚平李克深
- 关键词:端粒酶活性检测子宫颈癌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妇科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端粒酶活性在妇科肿瘤中的阳性率 ,探讨妇科肿瘤发生过程中端粒酶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妇科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以PCR为基础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法测定 83例妇科肿瘤标本及正常对照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 在 6 2正常对照标本中发现 5例有端粒酶的活性表达 (8.1% ) ,在 83例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中端粒酶阳性率为 94 % ,和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0 1)。结论 端粒酶活化是妇科肿瘤中的普遍现象 ,检测端粒酶活性对早期诊断妇科肿瘤有一定意义。
- 胡云李克深翟玲张亚平
- 关键词:端粒酶妇科肿瘤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 应用端粒酶活性诊断子宫颈癌研究
- 2002年
- 胡云张亚平
- 关键词:端粒酶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