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14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空心锥状气相生长碳纤维的微观结构
- 2007年
- 以甲烷为碳源,硫酸亚铁为催化剂前驱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石墨基板上制得了空心锥状炭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热失重等分析手段,以平直炭纤维为参照,对比研究了空心锥状炭纤维的微观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空心锥状炭纤维由众多空心锥并串联而成,单个空心锥底面直径约1μm,锥高为几百nm;径向平面内三个底面直径约1μm,空心锥呈三角形紧密挟接;轴向方向相邻空心锥由单根纤维连接,形成的单束空心锥状炭纤维直径为约2~3μm。与平直炭纤维相比,空心锥状炭纤维微观结构有序度较高,层间距较小,微晶尺寸较大。
- 张华史景利郭全贵张国兵刘朗
- 关键词:气相生长炭纤维微观结构
- 一种制备毛线状气相生长炭纤维的方法
- 一种制备毛线状气相生长炭纤维的方法是以甲烷为碳源,氢气为稀释气,铁或钴化合物为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将催化剂负载在石墨基板上,置于反应器恒温区,在氢气气氛中升温,控制反应温度在1000-1200℃,然后导入甲烷并恒...
- 刘朗张华史景利郭全贵
- 文献传递
- 铜在棕壤中的吸持-迁移动力学过程
- 长期大量施用波尔多液已造成铜在果园土壤明显积聚,威胁到水果及地下水安全.尤其烟台果园土壤,严重酸化、有机质匮乏,铜迁移污染地下水的风险加大.本文选取烟台酸性棕壤,采用批量动力学吸附方法和混合置换技术,系统研究铜的吸持-迁...
- 周世伟徐睿毕秀芬于靖魏娟张华
- 关键词:铜离子动力学特性
- 文献传递
- 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近海环境的影响综述被引量:9
- 2019年
- 曹妃甸明显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地理特征、较强的资源支撑为其成为我国北方天然深水大港提供了必要条件。曹妃甸临港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将大大加快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规模宏大的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在带来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近海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在结合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曹妃甸海域概况及围填海工程背景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地貌景观、水沙动力、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 4 个方面详细论述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近海环境的影响;针对曹妃甸海域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加强科学研究、优化评估方法、落实管理制度、注重生态补偿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曹妃甸围填海区域及其周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李东侯西勇李东
- 关键词:围填海近海环境可持续发展
- 氯化和臭氧预氧化处理对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考察了氯化和臭氧预氧化对污水中DOM的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处理后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显著增强.利用树脂吸附将臭氧预氧化前后的DOM分离为疏水性和亲水性等6种组分,对DOM的6种组分分别氯化,考察了氯化前后各组分的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结果发现,亲水性组分的比例在臭氧预氧化后明显增加,且亲水性有机物的急性毒性显著强于疏水性有机物.结合电位滴定和傅立叶红外分析发现,与疏水性有机物相比,亲水性有机物具有较高含量的ph-OH官能团.
- 张华曲久辉刘会娟
- 关键词:DOM疏水性有机物
- 基板法制备气相生长碳纤维的研究
-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是利用气态物质在高温下裂解和反应,生成固态沉积物的过程。对于烃类催化热解,通过控制碳源、反应温度、载气种类和流速、体系压力等条件,可以得到人造金刚...
- 张华
- 关键词:碳纤维气相生长化学气相沉积
- 甲烷催化裂解制备毛线状炭纤维及其微观结构
- 2007年
- 以甲烷为碳源,硫酸亚铁为催化剂前驱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石墨基板上制得毛线状炭纤维。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得知所制炭纤维具有毛线状结构,由许多直径更小的子纤维交叉合并而成。单束毛线状炭纤维的直径为4μm^8μ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构成纤维的碳层排列不平直,存在偏转角,有序排列的碳层被分割成许多有序微晶区域。进一步采用X射线衍射和激光拉曼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表明毛线状炭纤维中碳层排列有序度较高,石墨微晶尺寸较大(La≈5nm),层间距较小(d002=0.340nm)。推测毛线状炭纤维生长机理符合"吸附-扩散-析出"过程,形成毛线状结构主要由催化剂颗粒直径决定。
- 张华史景利郭全贵王坤杰赵建国刘朗
- 关键词:微观结构化学气相沉积
- 马氏珠母贝水通道蛋白基因AQP4 cDNA克隆和表达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 AQP4)是一类被动运输水的通道蛋白。本研究根据转录组测序获得的马氏珠母贝AQP4片段,采用RACE技术获得了AQP4的全长cDNA,命名为PfAQP4,其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region,UTR)为114bp,3′UTR为839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为858bp,编码285个氨基酸。PfAQP4含有6个α螺旋跨膜区、5个环、1个主要内嵌蛋白(majorintrinsicprotein,MIP)结构域、2个NPA(Asn-Pro-Ala)基序,属于AQP1-like型。利用qPCR技术分析PfAQP4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以及盐度胁迫条件下的mRNA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 PfAQP4在所有被检测组织中均表达,其中在闭壳肌、足和鳃中表达量较高;(2) PfAQP4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其表达量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2-4细胞期表达量最高,在眼点幼虫期表达量最低;(3)在高盐度组(36‰)盐度胁迫24、72、120h后, PfAQP4表达量显著上升,在168h降至对照组水平;在低盐(16‰)组, PfAQP4表达量在24h显著上调,在72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说明盐度影响鳃组织中PfAQP4的表达量,也表明PfAQP4在马氏珠母贝渗透压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潘肖兰刘惠茹许濛许瀚之张华张华
-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水通道蛋白4盐度胁迫渗透压调节
- 渤海围填海发展趋势、环境与生态影响及政策建议被引量:56
- 2018年
- 近年来,中国沿海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驱动下的新一轮大规模围填海阶段,环渤海围填海历史久、规模大,已成为我国围填海的重心区域。由于围填海和河口三角洲增长,1940s以来渤海面积萎缩了0.57×104km^2,萎缩速率大于82km2/a,2000年以来萎缩速率更高达141km^2/a;渤海自然岸线的长度和比例也急剧下降,由1990年的1397km减少为2014年的561km,占岸线总长度的比例由54.92%下降为16.18%。围填海导致多种危害,如:海洋潮波和水动力条件变化,近岸和近海沉积环境与水下地形变化,加剧近岸水环境与底泥环境污染,潮滩湿地面积减损与生态功能下降,底栖生物栖息地减损和群落破坏,侵占和破坏渔业资源"三场一通道",加剧海岸带自然灾害风险、诱发经济社会系统风险,对产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等。在分析我国围填海监督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改革和优化围填海管理体制,建立陆海协调与联动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生态红线制度,控制围填海规模与速度,推进和优化保护区建设;开展已围填区及其周边海域环境和生态的恢复与重建;强化已围填区新增土地资源的监管和集约优化利用;加强基础观测体系建设,大力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公众、利益相关方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到滨海湿地的保护。
- 侯西勇张华张华李东李东
- 关键词:围填海环境效益监督管理生态恢复
- 基于SWAT模型的小清河流域总氮输出模拟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小清河流域工业和农业发达,点源和非点源污染均比较严重,致使河流总氮含量严重超标,对下游河口及莱州湾的水生态与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基于实测径流和总氮资料,对小清河流域SWAT模型进行了校准和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和分析了流域2008-2013年总氮负荷的时空特征,并对其污染来源进行了甄别。研究结果表明:小清河流域总氮的年输出量与年径流量趋势总体一致,表现出明显的年际特征,总氮负荷多年均值为38.0×103t。空间上,各子流域的总氮输出量均较高,其中,位于农业发达的寿光市和章丘市、工企业较多的邹平县、人口密度大的济南市区等区域的子流域总氮输出量最高。流域总氮负荷主要来自非点源污染源,其中,农业施肥引起的氮素流失和畜禽养殖的污水排放对流域总氮输出的贡献分别为32.5%和29.5%,另外,工业和城镇污水的氮排放量也较高,分别占流域总氮输出量的19.4%和16.5%。为此,须结合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源对小清河流域氮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和削减。
- 姜德娟王琼李瑞泽张华
- 关键词:SWAT模型总氮点源非点源小清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