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蕾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血脂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糖
  • 1篇药物
  • 1篇他汀
  • 1篇他汀类
  • 1篇他汀类药
  • 1篇他汀类药物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吡格列酮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血脂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梗死患者
  • 1篇类药
  • 1篇类药物
  • 1篇格列酮

机构

  • 3篇淮阴卫生高等...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张晓蕾
  • 2篇张凤莹
  • 2篇刘艳文
  • 2篇李前文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1—2012-01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在血小板抑制剂、脑保护剂和改善脑循环药物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15mg/d治疗。检查治疗前后CRP、TC、TG、HDL-C、LDL-C、AST、CK水平。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TC、TG、HDL-C、CRP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CRP水平有明显影响,并且他汀类药物在临床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张凤莹刘艳文张晓蕾李前文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脑梗死C反应蛋白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小鼠血脂、血糖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研究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昆明种小白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每组10只。采用一次性大剂量四氧嘧啶腹腔注射方法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灌胃,剂量为70 mg/kg,灌胃量为0.1 ml/10 g,1次/d,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30 d后观察比较各组小鼠体重、进食量、饮水量、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减轻,进食量、饮水量增加,血糖升高,吡格列酮组较模型组体重增加,进食量、饮水量减少,血糖降低。吡格列酮组TC(4.6±1.5)mmol/L,显著低于模型组(18.1±0.5)mmol/L(P<0.05);吡格列酮组TG(1.4±0.4)mmol/L,显著低于模型组(3.2±0.4)mmol/L(P<0.05)。吡格列酮组HDL-C(1.2±0.2)mmol/L,高于模型组(1.1±0.2)mmol/L(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抑制其体重的下降,对进食量、饮水量等有明显的改善,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中TG、TC,升高血中HDL-C等有关。这也可能是吡格列酮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机制之一。
张凤莹张晓蕾刘艳文李前文
关键词:糖尿病小鼠吡格列酮血糖血脂
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脂蛋白(a)(Lp(a))是Kare Berg从血浆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蛋白质,发现于1963年。目前已经证实,血浆Lp(a)浓度的升高与早期冠心病,脑卒中、心脏手术后血管狭窄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Lp(a)的分子结构及其致动脉粥样硬化、促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张晓蕾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