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枝新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辜鸿铭
  • 4篇翻译
  • 2篇英语
  • 2篇课程
  • 2篇后殖民
  • 2篇后殖民理论
  • 2篇后殖民视角
  • 2篇基础英语
  • 2篇高校
  • 1篇动因
  • 1篇学生评教
  • 1篇译本
  • 1篇译法
  • 1篇译经
  • 1篇英译
  • 1篇英译本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英语课
  • 1篇英语课程
  • 1篇英语专业

机构

  • 9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1篇张枝新
  • 1篇安树青
  • 1篇郝涂根
  • 1篇陈光明
  • 1篇万安
  • 1篇余世金
  • 1篇张德让

传媒

  • 2篇阜阳师范学院...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曹译《柔蜜欧与幽丽叶》中添加的舞台指示语被引量:1
2008年
我国现代戏剧家曹禺应剧团邀请,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名刷《柔蜜欧与幽丽叶》。他在人物对白前增加了不少舞台指示语,可谓是翻译莎剧方法上的一个突破。拟根据诺德提出的忠诚原则,指出曹译中添加的舞台指示语,不仅帮助译文实现了其在译语环境中的预定功能,即用作剧团演出的脚本,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译者兼顾与翻泽发起人、译文接受者和原文作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值得借鉴的译刷新法。
张枝新
关键词:忠诚原则
辜鸿铭《论语》英译本脚注类析
2016年
晚清翻译家辜鸿铭在其《论语》英译本添加了大量脚注,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1)援引欧洲名家名言;(2)类比中西专有名词;(3)贯串经义前后内容;(4)考证原文存疑之处;(5)吸收他人译文;(6)交代译法根据;(7)介绍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知识;(8)修正西方对于中国的误解和偏见;(9)凸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这些注解是认识辜氏译本特色及其文化身份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张枝新
关键词:辜鸿铭《论语》脚注
基础英语课程中课文翻译法的应用
2009年
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文以语法翻译法为理论基础,提出可以采用课文翻译法来辅助基础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能力。
张枝新
关键词:基础英语语法翻译法课文翻译
影响形成性评价的实效性因素分析——以高校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学为例被引量:7
2012年
形成性评价是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日常学习表现的动态评价,能有效弥补终结性评价的不足。在高校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学中,引进形成性评价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然而,形成性评价的优越性虽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但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仍未能充分得以实现,缘于在实施的过程中其有效性会受到考试主导的局限、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观念的不足、学生配合的效度、评价本身的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推动基础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张枝新郝涂根
关键词:实效性基础英语
重塑民族文化身份的尝试 ——后殖民视角下审视辜鸿铭的儒经翻译活动
辜鸿铭精通中西文化,是我国晚清杰出的学者和翻译家,翻译了中国儒家经典作品《论语》、《中庸》和《大学》,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将儒家经典译成英文的中国人。他的译经活动,不仅打破了数百年来“中学西传”领域为西方人所垄断的局面,...
张枝新
关键词:辜鸿铭后殖民理论文化身份
文献传递
传播学视角下辜鸿铭的儒家文化外宣翻译解析被引量:4
2012年
由于受众具有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心理特点,传播媒介传出的信息不能完全按照传播者的意图为受众所接受。晚清时期,辜鸿铭所译的《论语》、《中庸》等儒家经典,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特定时期异域受众的要求,赢得了众多的英语读者,实现了一次成功的对外文化传播。
张枝新陈光明
关键词:辜鸿铭儒家文化受众翻译
辜译援引歌德的前理解探析
2014年
前理解是诠释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充分认识译者的前理解及其作用,对分析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个性化翻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晚清翻译家辜鸿铭在其儒经译著的注释中,开拓性地旁征博引,尤其大量援引歌德,力图在歌德观念和儒家学说之间建立联系,生动彰显出其前理解的深刻烙印。
张枝新
关键词:辜鸿铭援引前理解
课程考核方式对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不同"考核方式"对老师的"评教等级"与"学生成绩"间因果关系的影响,并以"考核方式"对"学生评教"的影响做t检验。结果显示:"学生成绩"与"学生评教"之间存在相关系数极小的正相关关系;课程"考核方式"与"学生评教"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学生成绩无关。区别对待不同课程考核方式的学生评教结果,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正确认识和评定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工作。
万安张枝新余世金安树青
关键词:学生评教T检验
后殖民视角下解读辜鸿铭译经的归化法被引量:3
2009年
我国晚清著名的文化学者和翻译家辜鸿铭,向西方译介了中国儒家经典古籍《论语》、《中庸》,其译文新颖独特,做法与翻译策略中的归化法不谋而合。本文拟在后殖民理论视阈下重新解读辜鸿铭译经中的归化翻译,通过分析辜氏译本中所运用归化法的特征及其动机与意义,指出归化翻译策略并非总是殖民者进行文化殖民的共谋,它也可以成为弱势民族宣扬其文化文本的意义与价值、赢取理解与认同的利器。
张枝新
关键词:辜鸿铭后殖民理论归化
辜鸿铭“求统一”整体翻译观论析被引量:5
2013年
王国维在《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一文中,对辜鸿铭翻译中的"求统一"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其译文不够忠实精确。但从对外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辜鸿铭一贯主张的有机整体翻译观与其"求统一"之举,却有可取之处,也给当前的文化外宣翻译中译者该如何译有所为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张枝新
关键词:辜鸿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