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玲
-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白刺浆果紫红色素提取方法的筛选及理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筛选了提取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浆果色素的最佳浸提因子;确定该色素的化学属性。从浸提剂种类、浸提剂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配比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植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对该色素进行了定性识别。结果:以溶剂浓度为50%的乙醇、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4h、料液配比为1:15时,提取该色素效果最佳;白刺紫红色素溶于水、乙酸和50%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酸乙酯和丙酮;色素提取液在210nm和274nm处各有一吸收峰;色素提取液与盐酸-镁粉反应,产生红色气泡,与醋酸铅溶液反应产生黄色沉淀,与三氯化铁反应产生黄褐色沉淀。结论:白刺浆果紫红色素为黄酮类色素。
- 彭宇张源彭晓玲彭子模
- 关键词:白刺植物色素黄酮类化合物
- 植物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的思考
- 2014年
- 随着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改革也势在必行。该文通过分析目前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植物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思路和实施措施: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多样化的考核。
- 桂萍李鲁华彭晓玲刘怀锋师晓东王秀琴
- 关键词:植物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
-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趋势的探讨
- 2013年
- 该文对石河子大学农学院2003~2013年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参考国内外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趋势.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培养途径、教学运行和组织机制上对未来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 桂萍李鲁华刘怀锋师晓东彭晓玲王秀琴
- 关键词:农学专业
- 基于卓越农林人才计划的农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1
- 2016年
-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成败的关键。卓越农林人才需要具备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对师资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差距,并结合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要求,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应对措施。
- 桂萍李鲁华李智敏彭晓玲王秀琴魏亦农
- 关键词:农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 紫叶小檗叶片红色素提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1年
- 本文以新疆紫叶小檗的叶子作为实验材料。从浸提剂种类 ,浸提温度 ,浸提时间 ,浸提剂 pH值及不同比例的紫叶小檗叶子 (g) ;浸提剂 (ml)对紫叶小檗叶子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提取方法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pH值在小于或等于 2的范围内 ,以蒸馏水为浸提剂 ,在 60℃时对这种花色苷类天然色素浸提 60分钟 。
- 彭子模马晓东吕海英刘玉祥彭晓玲
- 关键词:花色苷天然色素提取率叶片
- 研究型学院本科生基本技能规范的思考
- 2013年
- 分析了研究型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及实践教学的特点,结合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科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现状,按照研究型学院发展目标探讨了研究型学院本科生基本技能规范的基本要素。
- 桂萍李鲁华刘怀锋师晓东彭晓玲王秀琴
- 关键词:教学现状
- 农学院平时成绩考核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 2013年
- 平时考核是农学院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和组成部分.对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凋查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学生对平时成绩考核认识·结果表明.平时成绩的考核作用趋于形式.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不明显。提出为了保证平时考核应有的作用,需要注意考核形式的多样性。
- 彭晓玲桂萍王秀琴师晓东
- 农学院学生专业劳动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以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为例
- 2012年
- 涉农专业的专业劳动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技能、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结构完善性的重环节,该文通过对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专业劳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改革措施,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 彭晓玲高峰
-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
- 白刺果实红色素的提取及其鉴定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从白刺果实中提取的天然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用色素。本文对提取白刺果实红色素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用L16(44)正交试验法确定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吸收光谱和特殊显色反应分析,证实白刺果实红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 彭晓玲高峰林海荣彭宇彭子模
- 关键词:色素
- 棉花黄萎病菌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致病相关基因DVK1的克隆与鉴定被引量:6
- 2011年
- 利用ATMT(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技术自建Verticillium dahliae强致病力落叶型菌株T-DNA插入突变体库,共获得5000个转化子;随机挑选1000个转化子进行致病力鉴定,筛选获得5株致病力衰退的突变体。挑选致病力下降最为明显的突变体d1,通过TAIL-PCR技术最终获得一段长3237 bp的DVK1全长cDNA序列,编码1079个氨基酸的蛋白。基于DNA序列比对发现,DVK1基因含有2个内含子,分别为52 bp和36 bp。进一步比对发现T-DNA插入到DVK1基因启始密码上游740 bp的启动子中。通过遗传互补实验d1恢复了致病性,进一步证明DVK1基因与黄萎菌致病性相关。
- 高峰彭姗彭晓玲李晖李国英
- 关键词:T-DNA插入基因克隆棉花黄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