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武建
- 作品数:25 被引量:148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基于多能干细胞的Alport综合征的microRNA差异性表达与碱基编辑功能分析
- 2014年
- 目的分析Alport综合征(AS)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 SCs)全基因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的表达谱,筛选出具有差异性表达的microRNA与发生碱基突变的microRNA。方法收集1例AS患者与1例健康人的尿液,从尿液中分离尿肾脏管细胞,尿肾脏管细胞分化诱导成iP SCs。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iP SCs的microRNA进行测序与表达量测定,比较分析两人microRNA的表达差异,寻找具有特异性的microRNA靶点。同时,将microRNA序列与miRBase数据库(http://www.mirbase.org/)中已知成熟microRNA序列进行比对,比较两标本microRNA碱基编辑数量,找出发生了碱基突变的microRNA。结果在两人标本中发现30个microRNA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表达,其中19个microRNAs表达上调,11个microRNA表达下调。has-miR-3117-3p的倍比值(log2Ratio)为7.79,在表达上调的microRNA最具有特异性;has-miR-544b的倍比值为-9.09,在表达下调的microRNA最具有特异性。同时在两标本中共有208个microRNA发生了碱基突变,其中104个microRNA,AS患者发生碱基编辑概率比健康人大;77个microRNA,健康人发生碱基编辑概率比AS患者大。结论 AS患者与健康人肾脏组织中的microRNA存在差异性,AS发生碱基编辑引起基因突变的microRNA比健康人更常见。这些差异性表达的microRNAs与microRNA碱基突变的概率可能在A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陈文标彭武建林小聪戴勇
- 关键词:ALPORT综合征微小核糖核酸高通量测序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microRNAs差异性表达谱及其靶基因的功能分析
- 2020年
-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 RNAs与正常对照者差异性表达micro RNAs,对差异micro RNAs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信号分析。方法选择20例SLE患者作为SLE组,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差异性表达micro RNAs靶基因进行GO分析及KEGG分析。结果SLE组与对照组比较,表达有差异micro RNAs共有282种,其中表达上调的有206种,表达下调的有76种。生物学过程靶基因主要富集在cellular component organization or biogenesis条目中。细胞组成主要富集在cytoplasm中。分子功能主要富集在binding中。差异性表达micro RNAs靶基因共有20条显著性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括Pathways in cancer、PPAR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结论差异性表达的micro RNAs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 黄建溶彭武建陈烨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导入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治疗肾性高血压实验研究
- 目的:克隆,构建,鉴定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应和机制。 方法:以pBluescripe Ⅱ KSKLK(+)质粒为模板,通过PCR的方法扩增出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KLK)。将...
- 彭武建
- 关键词:肾性高血压电脉冲基因治疗
- 文献传递
- 全外显子测序检测一个遗传性易栓症家系的致病基因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一例遗传性易栓症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方法对一个遗传性易栓症家系成员进行凝血因子、凝血功能检测,对2名患病的家系成员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确定候选基因,对所有家系成员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候选突变基因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全外显子测序提示这个家系存在凝血因子Ⅱ基因的T165M突变。结论该易栓症家系的发病原因为凝血因子Ⅱ基因的第六外显子c.C494T(p.T165M)突变,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能解决传统定位克隆技术常常面临该病家系患者太少、病例散发、基因位点的异质性、外显不全及候选基因太多等难题,为该病产前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 孟景晔彭武建骆子义戴炜朱鹏刘南松
- 关键词:遗传性易栓症
- 抗乙肝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探讨抗乙肝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根据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将其分为ADV(14例)、ETV(14例)、LDT(15例)、LAM(14例)、LDT+ADV(15例)以及LAM+ADV(14例)六组,分析其肾功能损伤情况以及造成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年龄、性别、HBVDNA、ALT、Scr、eGFR以及HBeAg阳性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经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eGFR、使用抗乙肝病毒药物是导致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年龄≥40岁,eGFR位于60-<90之间以及服用ADV药物治疗是导致患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服用抗乙肝药物治疗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造成患者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含年龄、肾小球滤过率以及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因此对于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老年患者应当加强对其肾功能监测。
- 李桂霞陈富明彭武建胡峰廖娴王国伟
- 关键词:抗乙肝病毒药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肾功能
-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模型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的代谢物特征并构建疾病血清代谢物诊断模型。方法应用600MHzNMR检测64例SLE患者和3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样本中代谢物的差异,采集代谢物指纹图谱。并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构建SLE诊断模型。结果 SLE主要影响脂类、氨基酸及能量代谢。PCA及PLS-DA均可以显著区分SLE与健康对照组,PLS-DA模型的预测率Q2=0.393。且O-PLS-DA模型对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97.1%)及敏感性(60.9%)。结论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有望成为临床诊断SLE及病情监测的新方法。
- 欧阳昕文锦丽彭武建王林纤王红蕾戴勇
- 关键词:代谢组学系统性红斑狼疮
- 老年高血压肾病血小板活化分子检测的意义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评估血小板在老年高血压肾病中的活化状态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 64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及 2 1例健康自愿者外周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62P、CD63、CD 41和CD61的表达。结果 :老年高血压肾病组CD62P、CD63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 ,CD41和CD6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老年高血压肾病组CD62P、CD63的表达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随血压分级水平升高而递增。结论 :老年高血压肾病时血小板活化增强 ,推测其在老年高血压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孙文学彭武建戴勇邱长宝李富荣王新根
-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肾病血小板活化流式细胞仪P-选择素
- 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的Alport综合征差异性表达小核糖核酸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14年
- 目的寻找Alport综合征患者(AS)与健康对照者(NC)差异性表达小核糖核酸(micro RNAs)。分析差异性表达micro RNAs的生物信息学特点。方法收集AS与NC组的尿液,从尿液中分离尿肾脏管细胞,将尿肾脏管细胞诱导分化成多能干细胞(i PSCs)。运用高通量测序找出2组之间差异性表达的micro RNAs,用于预测特异性靶基因。靶基因可进行gene ontology(GO)富集与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信号分析。确定差异性表达的micro RNAs靶基因的主要富集位点与通路信号条目。结果在2组样本中发现30个micro RNAs具有差异性表达,包括19个上调与11个下调。差异性表达micro RNAs靶基因GO富集主要聚集在细胞分子、细胞组成与细胞生物学过程。嘌呤代谢通路与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是主要的KEGG信号传导通路。结论差异性表达micro RNAs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可能在A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潜在靶点用于AS病因的深入研究。
- 陈文标黄建溶彭武建林小聪戴勇
- 关键词:ALPORT综合征
- 导入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构建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骨骼肌注射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应。方法以pBluescripeⅡKSKLK(+)为模板用PCR扩增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将其定向克隆至pcDNA3载体上,形成重组质粒pcDNA3/KLK,并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给“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股四头肌注入1000μgpcDNA3/KLK,,随后给予100V、1Hz、40ms电刺激6次,并用RT PCR、Western杂交检测人KLKcDNA在体内的表达。尾套法测血压每周2次。结果一次肌肉注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cDNA可明显延缓“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升高;能降低血压达8~21mmHg。局部肌肉组织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KLK表达阳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cD NA3/KLK真核表达载体,肌肉注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可引起“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持续性下降,显示了人KLK基因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可能性。
- 戴勇彭武建李体远杜珙徐卓佳
- 关键词:肾血管性高血压基因治疗
- “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改进被引量:75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一种适于普遍应用的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的系统方法。为开展高血压的实验研究,建立大鼠肾性高血压实验模型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丝线和针灸针缩窄方法代替银夹。结果高血压成功率达86%,术后两周血压明显增高。结论此模型可以在一般的实验室条件下建立并有较高的成功率,符合高血压实验研究的需要。
- 戴勇彭武建徐卓佳
- 关键词:肾血管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