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殿勇

作品数:16 被引量:38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同位素
  • 3篇堆积速率
  • 3篇氧同位素
  • 3篇南海北部
  • 3篇南沙海区
  • 3篇海区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深海相
  • 2篇末次冰期
  • 2篇渐新世
  • 2篇渐新统
  • 2篇古海洋
  • 2篇古海洋学
  • 2篇古环境
  • 2篇海相
  • 2篇海洋沉积
  • 2篇海洋学
  • 2篇冰期
  • 2篇成岩作用

机构

  • 14篇同济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6篇房殿勇
  • 7篇汪品先
  • 4篇赵泉鸿
  • 4篇贾国东
  • 4篇邵磊
  • 4篇彭平安
  • 4篇翦知湣
  • 3篇成鑫荣
  • 3篇王汝建
  • 3篇胡建芳
  • 2篇韦刚健
  • 2篇李献华
  • 2篇吴国瑄
  • 2篇祁景玉
  • 2篇陈木宏
  • 2篇黄宝琦
  • 2篇王吉良
  • 1篇茅绍智
  • 1篇钟锴
  • 1篇孙湘君

传媒

  • 4篇科学通报
  • 4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中国科学(D...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波形参数分析河流相沉积
QHD32-6油田是已投入生产的地质储量逾亿吨的大型油田,主要储集体为上第三系明化镇组河流相沉积砂岩,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河流相储层所具有的横向变化快、空间厚度变化大等特点,使得利用稀疏井网条件下的一维钻井资料难以...
房殿勇李绪宣沈章洪夏庆龙
关键词:河流相沉积微相波形分类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成藏与勘探被引量:81
2012年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继荔湾3-1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后,相继获得了一系列商业性油气发现,并证实了其勘探潜力;然而深水勘探实践和相关研究也同时揭示了深水盆地油气成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对我国南海深水区勘探历程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勘探进展和研究成果,对深水盆地油气成藏的主控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海陆过渡相烃源岩是深水盆地的主力烃源岩,海相烃源岩也有生烃贡献,并可能成为珠江口-琼东南盆地以南深水-超深水区的主要烃源岩;南海北部深水区东部来自珠江物源的白云凹陷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体系是目前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的主要勘探领域,来自深水区西部的红河三角洲-海底扇沉积体系可能是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重要的储层类型,并已得到了该盆地深水钻探的初步验证;深水区大中型构造圈闭是当前深水勘探的首选目标,珠江口-琼东南盆地以南的深水-超深水区是今后深水勘探的潜在领域.南海深水油气勘探与相关基础科学研究间互为支撑、相互促进,对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推动南海地区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带动我国深水相关产业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重要意义.
朱伟林钟锴李友川徐强房殿勇
关键词: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油气成藏
南海沉积物中C_(30)—C_(32)烷基二醇的检出及可能的古环境信息被引量:11
2001年
从南海17962钻孔沉积物中检出了C30—C32长链烷基二醇类化合物。C30长链烷基二醇的碳同位素值在-30.17‰~-38.98‰之间,反映出其先质母体为水生生物,认为是海洋微藻———黄绿藻Eustigmatophytes。这类化合物的含量能够反映以黄绿藻为代表的海洋古生产力的变化:冰期时C30二醇的高沉积通量显示出南海南部末次冰期黄绿藻Eustigmatophytes初级生产力增高。计算C30和C32二醇的相对比值获得二醇参数(diolsindices),发现本柱状样二醇参数的变化指示了南海3万余年来的古海洋及古气候变化:南海经历了从半封闭到开放的演化,其气候经历了三次Heinrich冷事件,在Heinrich事件之间出现了一系列百年到千年尺度的气候事件,即D/O循环;全新世的YoungerDryas事件也有明确反映,说明南海与高纬度地区3万余年来的气候变化存在遥相关。
胡建芳彭平安房殿勇贾国东汪品先
关键词:古环境古气候
南海演变与季风历史的深海证据被引量:78
2003年
用深海记录中的地球化学、徽体古生物和孢子花粉等多项指标,获得了东亚季风演变历史,揭示出近8,3.2,2.2和0.4 Ma等事件,证明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演变有十分相似的阶段性,主要区别在于冬季风信号的强盛;而南海南部季风变化的频谱,显示出低纬海区的特色.大洋钻探184航次还取得了南海演变的沉积证据,发现深海相渐新统,证明海盆扩张初期已经有深海存在;渐新世晚期地层有4次间断,并经历明显的成岩作用,说明是该区最强烈的构造运动;通过沉积类型和速率的对比,发现今天南海南北沉积环境的强烈差异,要到300多万年前方才出现.
汪品先翦知湣赵泉鸿李前裕王汝建刘志飞吴国瑄邵磊王吉良黄宝琦房殿勇田军李建如李献华韦刚健孙湘君罗运利苏新茅绍智陈木宏
关键词:深海沉积东亚季风
南海南部约30ka来沉积有机质的生物输入特征被引量:18
2001年
对位于南沙海区的 1796 2柱状样中的有机质进行了热解色谱分析 ,估算了沉积有机质中水生生物输入和陆源生物输入的变化情况 ,得出了两种输入的高分辨率的堆积速率曲线 ,并依此探讨了有关的古海洋事件。发现Younger Dryas、Heinrich及 Bond周期事件在本海区皆有表现 ,说明“西太平洋暖池”
贾国东彭平安房殿勇汪品先
关键词:有机质海洋沉积物堆积速率数据处理
从生物扰动构造看古近纪东营湖的湖水分层被引量:7
2002年
生物扰动构造发育程度与湖水充氧条件及湖水分层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山东东营凹陷下第三系 5套油源岩的生物扰动构造进行分析 ,分别讨论了其沉积时期古湖泊水体的分层状况。富有机质纹层页岩中无生物扰动构造 ,生物扰动指数为 0 ,表明其沉积时为一稳定分层、底层水缺氧的古湖泊 ;钙质块状纹层泥岩中含显微生物扰动构造 ,主要分布在细粒方解石纹层中 ,生物扰动指数为 1,反映较稳定分层、缺氧但有短暂充氧的沉积环境 ;钙质纹层页岩中显微生物扰动构造可局部富集呈层 ,生物扰动指数为 1~ 2 ,反映当时古湖泊有季节性回水 ,含氧量呈季节性变化 ;红、灰条带状粉砂质泥岩肉眼即可观察到生物扰动构造 ,主要分布在红色层中 ,生物扰动指数为 2~ 3,反映为不分层、充氧的古湖泊环境 ;块状泥岩扰动最为强烈 ,生物扰动指数为 6 ,表明为不分层。
刘传联房殿勇王慧中
关键词:生物扰动构造早第三纪东营凹陷沉积环境
三万年来南沙海区古环境重建:生物标志物定量与单体碳同位素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1796 2钻孔沉积物提供了南沙海区 3万年来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高分辨沉积记录。通过对 314个柱状样沉积物进行有机分析 ,提取了相关的古环境信息 ,揭示出南沙海区末次冰期的古海洋环境及古气候是不稳定的 ,水生生物来源的生物标志物沉积通量在冰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H3时出现了海洋生产力增大事件 ;陆源指标如高碳类脂物的沉积通量 ,既反映了陆源物对南沙海区海洋沉积的贡献 ,又揭示了造成末次冰期南沙海区陆源物质增高的古气候事件。高碳正烷烃、长链脂肪醇、长链脂肪酸的单体化合物碳同位素 δ1 3C值 :- 34.2‰~ - 2 8.6‰、- 35 .8‰~ - 2 6 .6‰、- 31.8‰~ - 2 7.1‰都显示其陆源 C3植物输入的特征 ,末次冰期的普遍的干旱化在这一地区并不存在。这些化合物的堆积速率在 H3都出现了极大值 ,反映出在南海海平面降低 ,巽它陆架出露背景下这一时期丰富的季风降雨导致河流洪水泛滥 ,从而引起南沙海区输入的陆源营养元素增多 ,海洋表层生产力增高。
胡建芳彭平安贾国东房殿勇张干傅家谟汪品先
关键词:南沙海区古环境生物标志物单体碳同位素有机地球化学堆积速率
南沙南部近30ka来的古海洋学记录被引量:6
2000年
南海南部 1796 2柱状样 (7°11′N、112°5′E,柱长 8m,水深 196 8m)中近 30 ka来的沉积物堆积速率计算结果显示 ,该孔冰期平均堆积速率为全新世的 3倍多。其变化与冰期时海平面下降、地表径流所携陆源物质增多、全新世时海平面的回升以及陆源物质的提前卸载有关。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 ,该孔的浮游有孔虫的氧同位素冰期 /全新世差值高于南海的平均值 ,更大于开放性大洋赤道西太平洋低纬度区的平均值。Ca CO3变化则受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控制 ,而溶解作用对其影响并不太显著。
房殿勇成鑫荣吴国瑄翦知湣
关键词:堆积速率氧同位素全新世末次冰期
南海ODP1148站深海相渐新统硅质成岩作用被引量:25
2002年
南海 ODP114 8站分析结果显示 ,井深 4 75~ 6 0 0 m的硅质化石主要表现为蛋白石 - CT。随着深度增加 ,硅质化石破壳率增大 ,蛋白石 - CT的 X射线衍射峰强度减弱 ,自生石英的衍射峰则相应增强 ,反应了蛋白石 - CT向石英的转变。井深 6 2 0 m附近 ,硅质化石完全溶解 ,蛋白石 - CT衍射峰消失 ,蛋白石 - CT全部转变为石英。样品取心率从 4 70 m处的近 10 0 %降到 4 85 m处的 8% ,可能是硅质成岩作用 ,尤其是蛋白石 - A向蛋白石 - CT的转变影响所致。而取心率的降低 ,则是此井未能观察到蛋白石 - A /蛋白石 -
房殿勇王汝建邵磊祁景玉汪品先池树根
关键词:深海相石英渐新世
南沙海区南部近30ka来的古生产力记录被引量:28
1998年
选取南沙海区南部重力柱状样 1 796 2 ( 7°1 1′N ,1 1 2°5′E ,柱长 8m ,水深 1 96 8m) ,在高分辨率地层学基础上 ,通过有机碳、碳酸盐、蛋白石、浮游及底栖有孔虫群等多种指标探讨古生产力的变化 ,并定量计算了该柱状样近 30ka来的表层古生产力 .结果发现南沙海区南部末次冰期的古生产力增大 ,约为全新世的 1 6倍 ,推测与冰期海平面下降 ,该柱状样所在位置的陆源营养元素增多有关 .
房殿勇翦知湣汪品先
关键词:表层生产力古生物古生产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