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凯
-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V相关肝衰竭预后因素分析及预后评估模型的构建
- 目的:分析影响HBV相关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预后评估模型,评价其预测能力。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确诊为HBV相关肝衰竭的5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Co...
- 高海兵潘晨陈秀庭方建凯张娟娟周锐周文许利军郑玲
- 关键词:HBV相关肝衰竭预后因素凝血指标
- 文献传递
- HBV肝硬化门脉性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分析及药物治疗
- 2016年
- 目的探讨HBV肝硬化的患者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症(POPH)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临床药物治疗措施。方法共纳入298例HBV肝硬化并门脉高压的患者,用单因素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血白蛋白、总胆红素、胆碱酯酶、血肌酐、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顽固性腹水、食管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长度、脾脏厚径共14项临床指标,筛选出与POPH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采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POPH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分析临床药物治疗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总胆红素、PTA、顽固性腹水、脾静脉内径、脾脏长度、脾脏厚径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存在顽固性腹水的是影响POP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BV肝硬化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前列环素类似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以及HBV抗病毒治疗药物。结论年龄较轻又合并顽固性腹水的HBV肝硬化患者易出现POPH,应尽早进行药物治疗进行干预。
- 马华皙方建凯
- 关键词:门脉性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
- 核苷(酸)类似物及人工肝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近期疗效观察
- 目的:研究核苷(酸)类似物及人工肝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近期疗效。
方法:入选46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分成4组:一般内科治疗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人工肝治疗组、核苷类似物及人工肝治疗组,观察4组治...
- 方建凯潘晨
- 关键词:肝衰竭核苷酸类似物人工肝治疗近期疗效
- 文献传递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受体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和α干扰素应答的关系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α干扰素受体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和α干扰素治疗应答之间的关系。
方法:
1.选择接受α干扰素(IFN-α)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1例,治疗前行HBV基因型检测,用重组IFN...
- 方建凯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基因启动子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其与血清TNF-α变化的关系
- 2010年
- 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其与血清TNF-α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对203例HBeAg阳性CHB患者采用ADV(名正)10mg/d治疗48周,观察24周和48周疗效,包括HBVDNA转阴、ALT复常、HBeAg转阴及血清转换、应答率,并用ELISA测定基线及48周血清TNF-α水平。结果 203例患者24周和48周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应答率分别为31.5%、59.1%、15.8%、8.9%、13.3%和58.6%、78.3%、29.6%、16.7%、25.6%。24周和48周HBVDNA载量较基线下降的中位值分别是3.56log10拷贝/毫升和4.35log10拷贝/毫升,且48周疗效均优于24周(P<0.05),而除HBVDNA未转阴组、ALT未复常组外,余疗效组TNF-α水平在48周较基线均下降明显(P<0.001)。结论 HBeAg阳性CHB患者ADV治疗48周能够有效地抑制HBV,降低血清TNF-α水平。
- 高海兵林明华潘晨林太杰郑玲原津津方建凯周锐
-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阿德福韦酯肿瘤坏死因子Α疗效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功能衰竭预后因素分析及预后评估模型的构建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分析影响HBV相关肝功能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预后评估模型,评价其预测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确诊为HBV相关肝功能衰竭的569例患者。应用Kaplaw-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年龄、性别、并发症、生物化学指标、凝血指标、HBVDNA载量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构建预后评估模型,并用独立的79例验证样本评价模型预测能力,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本模型与终末期肝病模型对肝功能衰竭生存率预测的准确性。结果本组肝功能衰竭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9d,1、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8.9%、46.2%和45.5%,1、3年生存率分别为44.9%、44.5%。肝性脑病、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Alb、AST、C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所构建的预后评估模型的预后指数(PI)=4.98×肝性脑病赋值+4.57×肺部感染赋值+4.41×上消化道出血赋值9.69×ln[Alb(g/L)]+2.46×ln[AST(g/L)]+5.18×ln[Cr(mmol/L)]+3.35×ln(INR)-15.36,判断肝功能衰竭患者90d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而终末期肝病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85,P=0.278)。结论肝性脑病、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Alb、AST、Cr、INR作为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预后评估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HBV相关肝功能衰竭患者90d的生存情况。
- 高海兵潘晨林明华林太杰郑玲方建凯周锐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预后比例危险度模型
-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联合应答的预测因素分析
- 2010年
- 目的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和HBV基因型、亚型等因素探讨阿德福韦酯(ADV,商品名:名正)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联合应答的预测因素。方法对203例HBeAg阳性CHB患者采用ADV10mg/d治疗48周,并应用PCR-RFLP检测TNF-α-238及-308位点基因多态性,ELISA测定基线血清TNF-α水平,HBV基因分型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或HBVS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HBV基因型、亚型,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DV应答的因素。结果 203例患者24周和48周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应答率分别为31.5%、59.1%、15.8%、8.9%、13.3%和58.6%、78.3%、29.6%、16.7%、25.6%。获得24周应答的患者较无应答者的基线ALT、TNF-α水平高,而基线HBVDNA载量低(P<0.05);获得48周应答的患者较无应答者的24周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基线TNF-α水平高,而基线HBVDNA载量低(P<0.05)。结论 HBeAg阳性CHB患者ADV治疗24周应答的预测因素是基线ALT、TNF-α、HBVDNA;48周应答的预测因素是24周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基线HBVDNA及TNF-α。
- 高海兵潘晨林明华周锐郑玲林太杰许利军原津津方建凯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型阿德福韦酯
-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的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病毒学应答的预测因素。方法对203例HBeAg阳性CHB患者采用ADV10mg/d治疗48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TNF-α-238及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ELISA测定基线血清TNF-α水平,荧光定量PCR或HBVS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HBV基因型、亚型,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DV应答的因素。结果203例患者ADV治疗24周和48周时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联合应答率分别为31.5%(64/203)、59.1%(120/203)、15.8oA(32/203)、8.9%(18/203)、13.3%(27/203)和58.6%(119/203)、78.3%(159/203)、29.6%(60/203)、16.7%(34/203)、25.6%(52/203)。HBV基因型B、TNF-a-308G/A基因型、较高水平基线ALT及较低载量基线HBV DNA易于24周时HBV DNA转阴[OR=0.405,95%CI(0.191-0.859),P=0.019;OR=0.292,95%CI(0.132~0.643),P=0.002;OR=0.933,95%CI(0.989~0.997),P〈0.01;OR=2.089,95%CI(1.412~3.092),P〈0.01];24周HBVDNA高转阴率、较高水平基线ALT有利于48周时HBV DNA转阴EOR=0.029,95%CI(0.007~0.126),P〈0.01;OR=0.995,95%CI(0.991~0.999),P=0.016]。结论HBeAg阳性CHB患者ADV治疗24周病毒学应答的预测因素是HBV基因型、TNF-α-308基因型、基线ALT水平及HBV DNA载量;48周的预测因素是24周HBV DNA转阴率、基线ALT水平。
- 林明华高海兵潘晨林太杰郑玲原津津方建凯周锐许利军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型
- 早期凝血酶原活动度对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对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156例CHB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3个月的预后,根据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基线、1周及2周时的PTA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基线、1周及2周时的PTA、MELD评分对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在156例患者中有58例死亡,病死率为37.18%。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PTA(%)比较,在基线、1周及2周时分别为:31.49±7.22vs25.44±8.10、37.56±11.72vs24.22±11,22及49.28±20.82vs23.08±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MELD评分比较,在基线、1周及2周时分别为:25.53±4.61vs28.56±6.39、24.21±4.64vs31.07±6.03及20.06±5.06vs31.77±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基线、1周及2周时PTA、MELD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中,2周时PTA的AUC最大(0.957),其次为2周时MELD评分的AUC(0.938),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5);2周时PTA的最佳临界值为35.55%,敏感度为96.60%,特异度为80.40%。2周时,PTA〈20%的3个月病死率为100%;20%≤PTA〈35%为70.81%;35%≤PTA〈50%为4.17%;PTA≥50%的均存活。VIA越低,病死率越高,线性趋势检验χ2=85.70,P〈0.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2周时的PTA可作为其3个月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
- 方建凯赖静兰周锐王欣欣杨年欢潘晨周元平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
- HBV相关肝衰竭预后因素分析及预后评估模型的构建
- 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预后差,病死率高达60%~80%[1,2],因此,准确评估肝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预测存活率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Kamath 等[3]建立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 高海兵潘晨陈秀庭方建凯张娟娟周锐周文许利军郑玲
- 关键词:肝衰竭乙肝病毒临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