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文彧

作品数:14 被引量:374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群落
  • 6篇湿地
  • 6篇鸟类
  • 6篇九段沙
  • 5篇九段沙湿地
  • 4篇植被
  • 4篇生境
  • 4篇鸟类群落
  • 4篇类群
  • 3篇大型底栖动物
  • 3篇底栖动物
  • 3篇演替
  • 3篇生境选择
  • 3篇群落结构
  • 3篇鸻形目
  • 3篇长江口
  • 2篇底栖动物群落
  • 2篇动物群
  • 2篇动物群落
  • 2篇园林

机构

  • 14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4篇施文彧
  • 13篇王天厚
  • 11篇葛振鸣
  • 8篇周晓
  • 7篇周立晨
  • 2篇薛文杰
  • 2篇周慧
  • 2篇曹丹
  • 2篇仲阳康
  • 2篇赵平
  • 1篇徐骁俊
  • 1篇王正寰
  • 1篇毛义伟
  • 1篇李胤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Zoolog...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年份

  • 6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滩涂春季鸻形目鸟类群落及围垦后生境选择被引量:24
2006年
上海市位于长江口,拥有大量可开发的滩涂资源,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滩涂景观和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在2004年春季,鸻形目鸟类迁徙中转停留时,实地调查位于上海东部沿岸的10个调查点,研究滩涂生境指标与鸻形目鸟类群落关系。此次观察到的鸻形目鸟类有13种,优势种有尖尾滨鹬和黑腹滨鹬,而20年前的类似调查则观察到23种,优势种为黑腹滨鹬、细嘴滨鹬和红颈滨鹬。通过分析滩涂结构、植被分布与鸻形目鸟类群落之间的关系发现鸻形目鸟类对生境选择中,滩涂结构完整度、藨草带和光滩带的宽度、周边景观的多样性、人为干扰程度都是影响鸻形目鸟类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最后,分析了鸻形目鸟类群落与栖息地景观的关系,并就如何改善围垦堤内的生态环境提出一些建议。
仲阳康周慧施文彧周晓周立晨王天厚
关键词:围垦长江口
九段沙湿地植物群落演替与可持续管理的生态学研究
长江口新生湿地-九段沙由上沙、中沙和下沙组成。处于水陆过渡地带,整个生态系统正处于发育过程,系统相对脆弱。在前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九段沙湿地正遭受一系列的外来干扰,其中,于1997年在九段沙中沙和下沙地区进行的芦苇和互花...
施文彧
关键词:九段沙植被分布可持续管理
文献传递
环境因子对上海城市园林春季鸟类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0
2005年
20 0 4年 3— 5月,对上海 8个园林绿地的春季鸟类做了研究。在调查中共观察到 5 5种鸟类,其中留鸟31种,候鸟 2 4种。运用回归与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鸟类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与 8个园林绿地的公园面积、水体比例、植被种数、乔木层盖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地形坡度异质性、临主干道状况、人流量、行道宽度 10项环境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1)公园面积、植被种数、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地形坡度异质性、临主干道状况、行道宽度等 7个因子在影响园林鸟类群落结构和分布中起关键性作用;(2)上海城市鸟类数量、多样性呈单一化趋势,而且公园绿地内大面积水体等建设方案并不利于鸟类的栖息。
葛振鸣王天厚施文彧周立晨薛文杰
关键词:鸟类群落结构环境因子城市园林春季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区内及周边地区鸟类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1
2007年
2006年3-9月,对上海世博园区及周边地区鸟类资源进行普查,并对鸟类数量、种类和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内现有鸟类10目27科67种,其群落多样性指数为3.46。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了鸟类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并将鸟类群落指数与园林绿地的8项环境指标进行分析,表明鸟类的种数、数量以及多样性指数与公园的面积、水域面积、形状指数、生境种类呈极显著相关;鸟类多样性、均匀性指数与树种总数呈显著相关;鸟类种数与环境中的位置条件有关。同时,就世博园区绿地建设中的引鸟工程,提出了5点建议。
徐骁俊葛振鸣裴恩乐施文彧王正寰王天厚
关键词:上海世博园鸟类群落多样性环境因子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规律被引量:34
2006年
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调查了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土壤因子影响,共调查到大型底栖动物30种,主要由甲壳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及昆虫幼体组成,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glabra)、堇拟沼螺(Assimineaviolacea)、焦河蓝蛤(Potamocorbulaustulata)、中国绿螂(Glau-comyachinensis)和谭氏泥蟹(Ilyrplaxdeschampsi)为优势种,且生物密度四季变化明显.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处于最高水平,多样性指数最高.夏季密度和生物量最低,物种多样性也较低,分布较不均匀.秋、冬季生物种类数与生物量差异不显著,生物密度冬季较秋季高.春、夏、秋季底栖动物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均未与土壤因子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冬季土壤湿度与有机质含量与底栖动物密度显著相关.
周晓葛振鸣施文彧王天厚曹丹周立晨
关键词:九段沙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九段沙湿地植被群落演替与格局变化趋势被引量:23
2007年
长江口新生湿地九段沙由上沙、中沙和下沙三部分组成。2004年对湿地植被群落的演替与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九段沙湿地植被群落由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海三棱蔗草(Scirpusmariqueter)和蔗草(S.triqueter)构成。芦苇和互花米草生长于潮滩高程,海三棱蔗草和蔗草生长于低潮位。1998--2004年,上沙植被覆盖面积年平均约增长17%,中沙22%,下沙38%~39%,植被群落处于快速增长演替状态,这可能与沙洲发育速度有关。由于在中沙、下沙人为种植过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其增长速度最快,覆盖面积占九段沙植被总面积的比例从1998年不足1%上升到2004年的22%,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9.79%,互花米草对蔗草.海三棱蔗草的竞争压力较大。鉴于互花米草对九段沙的影响尚无定论,本文提出了初步的植被管理措施。
施文彧葛振鸣王天厚周晓周立晨
关键词:九段沙湿地植被分布生物量演替
上海园林绿地植被结构与温湿度关系浅析被引量:46
2005年
通过对上海市区园林绿地29个样方的植被结构与微环境及土壤湿度、温度的调查,结果表明,绿地具有明显的增湿降温作用,影响这一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绿地的乔木植物盖度。土壤湿度与草本植物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湿度、温度在一定区间内,呈极显著正相关。复杂完善的植被结构对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具有较好的效果。
周立晨施文彧薛文杰王天厚葛振鸣周慧仲阳康
关键词:园林绿地植被结构温度盖度
九段沙湿地鸻形目鸟类迁徙季节环境容纳量被引量:21
2007年
根据对九段沙湿地2005年春、秋季食物资源调查来计算迁徙期鸻形目鸟类的环境容纳量。结果表明,九段沙湿地春季食物总量为4541.20kgAFDW(去灰分干重),秋季为2279.64kgAFDW,按鸻形目鸟类有效栖息生境计算,春季鸟类可利用食物资源量为3429.03kgAFDW,秋季为1700.92kgAFDW。通过鸟类体型类群分类(根据去脂净重、基础代谢率和体长)和能量消耗模型可以得出,九段沙湿地迁徙季节总食物量理论上可维持的鸻形目鸟类最大数量约为春季350万只,秋季175万只。按有效生境计算,春季约为260万只,秋季约为130万只。考虑到食物取入率的影响,九段沙湿地实际可容纳约13~26万只鸟类。根据地理信息分析可知,高潮位期有效栖息地的缺乏可能是限制鸟类数量达到估计上限的主要原因,建议在不危害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开辟一些隐蔽性强的裸地和浅水塘,以提高鸻形目鸟类对九段沙湿地资源的利用率。
葛振鸣周晓施文彧王天厚
关键词:九段沙湿地鸻形目鸟类
上海崇明东滩堤内次生人工湿地鸟类冬春季生境选择的因子分析被引量:54
2006年
2004年12月—2005年5月,对上海崇明东滩98海堤内200hm2次生人工湿地进行鸟类调查,在冬季统计到鸟类8目15科56种,以游、涉禽为主;在春季统计到鸟类10目19科55种,以涉禽为主。运用多元回归对鸟类种类数、数量、物种多样性、均匀性指数和科属多样性等群落特征以及调查样点内水位、水面积、植被盖度、底栖动物密度、鱼类捕捞和人类干扰等环境因子进行鸟类生境选择分析。回归模型显示冬季鸟类种类数与植被盖度呈显著正相关,鸟类数量、物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等群落特征与水位高低、水面积比例以及鱼类捕捞强度等有关,底栖动物密度影响鸟类均匀度和数量;春季鸟类数量与鱼塘的水面积呈正相关,而种类和数量与水位呈显著负相关,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明显受水位、水面积和植被盖度影响,鸟类科属多样性与底栖动物密度呈显著相关,捕捞状况对春季鸟类群落影响不大。
葛振鸣王天厚周晓赵平施文彧
关键词:鸟类群落生境选择
长江口新生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格局被引量:25
2007年
为了解长江口新生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变化格局,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对九段沙湿地的3个沙洲以及各主要生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呈春季最高,夏、秋季下降,秋季末和冬季回升的趋势,整体生物多样性水平较低,分布不均匀。夏季上沙和中沙底栖动物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四季生物密度和生物量空间梯度为下沙>上沙>中沙。由物种组成分析可知,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与优势种的消长有关。各季海三棱藨草带和藨草带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最高,芦苇和互花米草次之,光滩区域最低,且群落季节波动大。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生境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土著种芦苇生境下无显著差异。
周晓葛振鸣施文彧王天厚
关键词:九段沙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