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贤明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麟溪集》文献考辨
- 同居共财是中园古代社会家庭生活的常态,作为其前提的是民间普遍的风俗习惯。不遇,倘若共财同爨能够緜历久远,换言之,能够累世同居,这便是羲门同居。羲门同居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殊却并不罕见的家族组织形式。据正史《孝友傅》(《孝羲傅...
- 施贤明
- 关键词:儒家伦理文化版本源流全元文
- 浦江郑氏家规的千年遗响被引量:2
- 2012年
- 一
浦江郑氏自南宋初年同财共爨,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遭火灾而瓦解,共经15世。李静《义门家族的寿命与婚姻状况分析》(《江淮论坛》2004年第5期,第96~99页)据《义门郑氏家谱》估算,郑氏人口在元至大三年(1310年)、至正十年(1350)年、明建文二年(1400年)、宣德五年(1430年)依次是32人、92人、244人、355人,以此度之,天顺三年郑氏人口至少在400人以上。
- 施贤明
- 关键词:郑氏家规南宋初年婚姻状况人口
- 张宗祥《〈说郛〉跋》再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张宗祥《〈说郛〉跋》是研究涵芬楼排印本《说郛》的基础文献。《跋》存有油印本、遗稿《铁如意馆随笔》本以及排印本三种版本,虽然屡经更定,却仍存在误笔之处,前辈学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又产生一些误解。以张宗祥《〈说郛〉跋》为切入点,利用各家图书馆所藏抄本《说郛》,对跋文及前人研究有待商榷之处加以申说和匡正。
- 施贤明
- 关键词:订补明抄本
- 《麟溪集》版本源流考被引量:1
- 2013年
- 义门同居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殊却并不罕见的家庭组织形式,不过,义门家庭能够自觉搜集朝贤乡彦称述揄扬之作并寿诸梨枣、时时补益且流传至今者,千百年来,唯浦江义门郑氏之《麟溪集》而已。王袢《麟溪集后序》崤云:“婺之浦江县东二十八里,其地日‘白麟溪’,郑氏之居在焉。郑氏合族之居者今九世,朝廷援著令旌表其门日‘孝义郑氏之门’而复其役。于是时之硕人元夫、宗工巨子、髦士唆生莫不为之感叹而歆羡,或形诸诗以道其美,或著于文以纪其实,月累岁积,所得既多。其家长大和惧夫久而至于散轶也,爰裒辑而汇次之。诗为乐府、四言、五七言、古近体若干首,
- 施贤明
- 关键词:源流考中国传统社会郑氏
- 国家图书馆藏《玉笥集》版本考述被引量:3
- 2014年
- 元末人张宪有诗集《玉笥集》传世。《玉笥集》现存最早版本是弘治五年王术刊本,为选注本;通行本十卷,主要以抄本形式流传,刻本则有《粤雅堂丛书》之一种。弘治刊本与十卷本内容相去甚远,当源自不同祖本。此外,相关典籍中仍可搜罗到少量失载于传世《玉笥集》的张宪诗文。
- 施贤明
- 《石初集》版本源流考辨
- 2013年
- 今传《石初集》十卷乃晏璧编辑其师周霆震乱离诸作而成,原名《海桑梦语》。该集曾以单行本、丛书本等形态流传:前者包括成化刻本、隆庆刻本,以及以之为底本的清抄本等;后者包括《存存稿》本、《豫章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等。其中,周氏奕叶诗文总集《存存稿》中《石初集》被合为五卷,迭经正统、万历及乾隆三次刻版。最后,周氏诗文别集或许还存在收录内容比今传十卷本更加宏富的版本,如张损持抄本。
- 施贤明张欣
- 论葛逻禄诗人廼贤的江南情怀被引量:1
- 2014年
- 儒士身份的自我要求与重振家声的自我期待双重使命感,促使廷贤选择一条违背心性的求仕之径。求仕无门的廼贤慨叹行路艰难,急欲归去,他在故乡与青山绿水之间寻求精神安慰。与其他西域诗人不同的是,江南文明的涵化导致廼贤身份认同的嬗变,只有江南,才是他魂牵梦萦的故乡。在观照江南之外的生活时,诗人倾向于接收具有江南气质的因素并呈显于诗中,或者通过同质与异质两种方式召唤江南,确证乡愁。
- 施贤明
- 关键词:廼贤乡愁
- 《九灵山房集》乾隆刻本考略及“年谱”发覆被引量:1
- 2011年
- 《九灵山房集》的乾隆刻版在不长时间内三次刷印,后印本对集前的《年谱》作了相当大的改动,这种改动的深层动机,是编谱者戴良后裔为彰显先祖遗民品节的苦心所致。金华丛书本的后十一卷来源于四库本的说法,值得商榷。
- 李军施贤明
- 《麟溪集》的文献价值论略
- 2012年
- 浦江义门郑氏之子孙自觉搜集朝贤乡彦称述揄扬之作并寿诸梨枣、时时补益,是为《麟溪集》。《麟溪集》不仅是一部翔实的郑氏族人传记,而且具有校勘、辑佚等价值;另外,永乐刻本卷9收录《家规前录》、《后录》和《续录》,它们对家族生活细节的规定及其演变可以重现郑氏当年的景象,有助于理解义门的同居生活。
- 施贤明
- 关键词:传记校勘辑佚全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