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国
- 作品数:44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2007年云南省重点地区碘缺乏病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调查云南省高危地区(昭通市的永善县、普洱市的江城县)碘缺乏病流行现况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适时采取应急强化补碘措施。方法入户家庭主妇问卷调查、采集居民食用盐测定碘含量;入校调查8~10岁学生智商水平、尿碘含量、甲状腺大小(B超和触诊);搜索诊断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病人。结果永善县、江城县碘盐覆盖率分别为85.6%,86.7%,其中永善县莲峰镇为65.2%;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77.2%,86.1%;儿童甲肿率B超法分别为7.6%,11.3%,触诊法分别为0.5%,0.9%;儿童IQ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84.89±18.53,92.73±15.29。2个县的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均>200μg/L,家庭主妇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晓率不到50%。永善县发现散在地方性克汀病病例3例。结论食盐加碘后,儿童和妇女的碘营养缺乏状况除局部地区非碘盐冲击严重外,总体上已得到纠正。应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宣传,加大非碘盐督查力度;对有地方性克汀病病例而碘盐覆盖率<80%的乡镇开展重点人群的应急补碘,及时阻断碘缺乏危害。
- 叶枫李加国郭玉熹王安伟杨春光彭何碧李兆祥
- 关键词:碘缺乏病
- 2015年禄丰县2起不明原因猝死事件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总结分析禄丰县2015年2起不明原因猝死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死亡特点和尸检结果,探索危险因素,为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因研究提供线索和科学依据。方法对禄丰县2起不明原因猝死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和调查,收集病例的发病死亡经过、流行病学和相关危险因素等资料;对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血清生化检测;对3个猝死病例进行尸检、常规毒物检测和f法医病理学检查。结果共发生5例猝死病例,其中4例为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事件2中的3例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为家庭聚集性,且病例间有血缘关系;4例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分布在1个镇2个自然村,为新发病区村;3例猝死病例经法医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明确的致死性疾病或病变,法医病理诊断结果1例为青壮年猝死综合征,2例为心源性猝死;常规毒物检测均为阴性;少数密切接触者有CK、CK-MB、MYOG非特异轻度升高;3户猝死农户在猝死事件发生前1周均食用过野生菌。结论云南不明原因猝死具有明显的时空聚集性;病例法医病理学检查无明确的致死性疾病或病变发现,主要表现为心源性猝死;事件2中3例云南不明原因病例为家庭聚集性,且有血缘关系;部分密切接触者有心肌酶轻度升高,但为非特异性;混合食用多种野生菌为可疑危险因素。
- 李加国董毅雷普平马琳习严梅华明贵刘应先黄文丽杨林唐雪
- 关键词:不明原因猝死聚集性心源性病理
- 云南省盐碘含量调整前后人群碘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分析云南省盐碘含量调整前后人群碘营养状况,为适时调整碘缺乏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分别在食盐碘含量调整前(2011年)和调整后(2014年)抽检了居民户盐碘、8~10岁儿童尿碘和甲状腺肿大(甲肿)情况、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尿碘水平,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盐碘含量调整前后碘盐覆盖率分别为99.1%(1196/1207)和99.2%(1532/1545),盐碘含量均数由30.1mg/kg下降至23.6mg/kg,调整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87,P〈0.01)。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由271.4μg/L下降至180.9μg/L,调整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883,P〈0.01)。孕妇尿碘中位数由217.3μg/L下降至143.7μg/L,调整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997,P〈0.01)。儿童甲肿率由1.7%(21/1207)上升为2.1%(33/1549),调整前后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Х^2=0.539,P〉0.05)。结论云南省盐碘含量调整后,儿童碘营养由高于适宜水平下降至适宜水平,且甲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孕妇碘营养略低于适宜水平,但由于碘盐覆盖情况好,孕妇缺碘的风险不大。新的盐碘含量标准适宜,对云南省人群的健康更为有利。
- 张海涛叶枫王安伟吴鹤松李加国史亮晶彭昌艳黄文丽
- 关键词:盐类碘营养
- 一种硫酸铈铵加样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硫酸铈铵加样装置,涉及试剂加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试剂管、支撑组件、加样组件、水浴组件、控制组件;加样组件第一储样件、第二储样件、第一取样件、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取样件在第二储样件内定量移动;...
- 彭昌艳王安伟苏超黄开莲史亮晶吴鹤松李加国张海涛
- 2008-2010年云南省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效果评价
- 目的:在病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病区居民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推动地方病防治工作。方法:对项目地区家庭主妇和8~12岁小学生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基线调查、健康教育和效果评价。对宣传活动前后的健康知晓率进行统计和分...
- 杨林张海涛杨鹏叶枫王安伟黄文丽李兆祥张浩伟李加国马琳郭玉熹
- 关键词:地方病健康教育
- 1975-2004年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回顾性调查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索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规律和发病特点。方法选择曾上报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例的23个县进行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例回顾性调查及病例搜索,以1975-2004年21年中的猝死病例为调查对象,逐级培训调查员,统一调查方法,统一制定及下发调查表格,死者家属、见证人、救治医生、村干部为询问对象。结果299例被定为"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其中死亡病例286例(95.65%),同发病例13例(4.35%)。死亡病例中有36例(12.04%)为该次回顾性调查中搜索到。该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家庭和村庄聚集性、明显的季节分布、青壮年多发等流行病学特点及突然发病、突然死亡的发病特点;病区自然村主要分布在2100~2300m高海拔地带。结论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是一种新的、尚未被完全认知的一类疾病;可能是由多种病因共存,遭受某种致病因子打击而表现出以"猝死"为主要发病特点的疾病。
- 杨林黄文丽李兆祥李加国赵溯王跃兵施国庆任金马马会来张健董兴齐曾光
- 关键词:回顾性调查发病特点
- 云南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病区病情及防治现况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防治现况,及时发现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方法2017年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云南省燃煤污染型地氟病重点病区昭通市的威信县、大关县及曲靖市的富源县开展调查,每个县抽取3个病区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个病区行政村,调查家庭炉灶使用情况(炉灶使用类型、改良炉灶完好及正确使用情况)、当地5年级小学生及家庭主妇或户主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和行为转变情况、地氟病病情现状(儿童氟斑牙患病及儿童尿氟情况)。结果共入户调查532户,自产玉米、辣椒食用率分别为53.4%(284/532)、44.7%(238/532)。81.0%(431/532)的家庭烧煤,烧煤的家庭中,每户平均每年烧煤6.3个月;44.5%(237/532)的家庭使用改良铁炉,89.5%(476/532)的家庭使用电饭煲煮饭,84.2%(448/532)的家庭使用电磁炉炒菜,36.7%(195/532)的家庭使用手提式敞炉。在使用改良炉灶的237户家庭中,炉灶完好率、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分别为86.9%(206/237)、84.0%(199/237)。5年级小学生、家庭主妇或户主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5.8%(921/1074)、17.7%(283/1596);在食用自产玉米、辣椒的284和238户家庭中,食用玉米、辣椒正确干燥率分别为66.5%(189/284)、52.9%(126/238)。共检查8~12岁儿童3333人,氟斑牙检出率为11.28%(376/3333);检测儿童即时尿样377份,尿氟范围为0.06~2.14mg/L,几何均数为0.37mg/L。结论云南省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食用玉米和辣椒正确干燥率偏低,没有达到"十三五"规划目标要求。
- 黄开莲王安伟李加国樊荣徐守先董旭葛倩夏
- 关键词: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污染型病情
- 云南省不同尿碘水平地区居民碘营养现状评估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尿碘水平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现状以及饮用水水碘含量,为食盐加碘含量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近几年的尿碘监测资料,将云南省划分为3个尿碘水平地区,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上述的3个尿碘水平地区各随机抽取1个县,每个县随机选取3个调查点(1个城区点和2个农村点),每个调查点各随机采集20份普通人群的尿样以及60份孕妇和哺乳妇女尿样;对调查点居民所食用的所有水源水进行采样。结果 3个调查县的正常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总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89.3μg/L和238.8μg/L,正常普通人群的尿碘高于特殊人群的尿碘,农村居民尿碘水平高于城区居民;饮用水水碘含量中位数为0.8μg/L,93.9%的饮用水水碘含量<10μg/L。结论正常普通人群碘营养状态总体上处于"超适宜量",特殊人群的碘营养总体上处于"适宜"水平,农村居民平均尿碘水平高于城区,饮用水水碘含量普遍较低。
- 李加国叶枫吴鹤松王安伟石兴建李建芬席文彬张浩伟郭玉熹张海涛黄开莲黄文丽
- 关键词:碘营养非参数检验
- 云南省8~10岁儿童甲状腺肿流行现状调查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通过调查全省8~10岁儿童甲状腺肿流行现状,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全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多阶段抽样调查,州县级自查采用触诊法、省级抽查采用B超法检查8~10岁儿童甲状腺。结果全省州县级自查甲状腺肿大率为1.09%,省级抽查甲状腺肿大率为0.76%;州县级自查结果显示,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有118个县(市、区)8~10岁儿童甲肿率<5%,有10个县区在5%~10%,有1个县>10%。结论全省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大大低于既往监测结果,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明显。
- 王安伟叶枫黄文丽郭玉熹张海涛杨林李兆祥赵溯张浩伟王跃兵李加国马永康董兴齐
- 关键词:甲状腺肿
- 云南省彝良县碘缺乏病高危监测结果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碘缺乏病高危地区新发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现况、人群碘营养状况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查找影响我省高危地区碘盐覆盖率的原因,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 2008、2010年在碘盐覆盖率<80%的彝良县抽取3个乡实施高危地区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搜索疑似地克病病例,检测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检测8~10岁儿童和育龄妇女的尿碘浓度,入户调查和采集家中盐样进行半定量检测,调查被监测乡、村实施碘盐供应、碘油投服等防治措施情况。结果 2008、2010年两次监测都未发现疑似地克病;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4.14μg/L、247.12μg/L,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04.72μg/L、282.96μg/L;2008与2010年结果比较,碘盐覆盖率由84.17%上升至99.17%,儿童和育龄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均有明显升高,8~10岁儿童甲肿率(触诊法)由19.34%下降至6.25%。结论我省高危地区碘缺乏病监测、防治措施及时有效,今后应不断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该地区居民碘营养已处于超适宜状态,应适当下调盐碘含量。
- 张海涛叶枫马祥万梁秀敏谢作荣李加国樊荣吴鹤松郭玉熹黄文丽
- 关键词:碘缺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