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滨

作品数:47 被引量:19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肝癌
  • 9篇细胞
  • 8篇术后
  • 8篇腹腔
  • 7篇切除
  • 7篇疝修补
  • 6篇原发性
  • 6篇手术
  • 6篇切除术
  • 6篇腹腔镜
  • 5篇预后
  • 5篇原发性肝癌
  • 5篇肝细胞
  • 4篇蛋白
  • 4篇修补术
  • 4篇疝修补术
  • 4篇免疫
  • 4篇静脉
  • 4篇癌组织
  • 3篇胆管

机构

  • 23篇中山大学孙逸...
  • 14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篇中山大学
  • 6篇佛山市第一人...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东莞市太平人...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揭阳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47篇李文滨
  • 28篇王捷
  • 12篇彭耀荣
  • 7篇吴畏
  • 7篇张贺云
  • 7篇肖治宇
  • 7篇万云乐
  • 7篇周振宇
  • 6篇李宇洲
  • 5篇褚忠华
  • 5篇赖东明
  • 5篇林青
  • 5篇胡志刚
  • 4篇张建龙
  • 4篇伍衡
  • 4篇黄拼搏
  • 4篇何传超
  • 4篇林青
  • 4篇徐康
  • 3篇梁明娟

传媒

  • 13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癌症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化患者淤胆血清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研究
2016年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淤胆血清培养筛选体系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肝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健康成年人MSC,培养至4~6代后,加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初步诱导1周,后置于总胆红素终质量浓度为5μmol/L的肝硬化患者淤胆血清培养体系中继续培养2周,然后对存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细胞角蛋白18(CK18)免疫荧光染色,AFP、ALB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糖原染色及尿素合成功能分析.结果 经FGF-4和HGF初步诱导1周的MSC,置于总胆红素终质量浓度为5 μmol/L的肝硬化患者淤胆血清中培养,2周后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核大,呈现良好的均质性;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有AFP、ALB、CK18表达;RT-PCR结果显示有AFP、ALB的mRNA转录;细胞有糖原和尿素合成功能.结论 采用含肝硬化患者淤胆血清的培养体系能从经FGF-4和HGF初步诱导的MSC中有效筛选出具有功能的肝样细胞.
张贺云王若梅彭耀荣李文滨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肝硬化
组织蛋白酶B、D在原发性胆囊癌、胆囊腺瘤样息肉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胆囊腺瘤样息肉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atB)及组织蛋白酶D(CarD)的表达和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2例胆囊癌组织和20例胆囊良性病变(其中胆囊腺瘤样息肉10例,慢性胆囊炎10例)组织中CatB及CatD的表达。结果CatB、CatD在胆囊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75%(30/32)、90.63%(29/32),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样息肉组织(分别为60.00%、60.00%,P〈0.05)和慢性胆囊炎组织(分别为60.00%、50.00%,P〈0.05)。CatB、CatD的表达在患者年龄、性别、标本Nevin分期、病理学分级、病理学类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B与CatD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434,P〈0.05)。结论CatB和CatD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可作为胆囊癌组织学标志物。胆囊组织中CatB和CatD的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CarD与CatB的表达呈正相关。
李文滨许晓婷梁思华褚忠华赖东明彭耀荣王捷万云乐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组织蛋白酶B组织蛋白酶D免疫组织化学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胰腺癌中表达
2008年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胰腺癌中PEDF和VEGF平衡关系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993年至2005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胰腺癌病人,共51例,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对胰腺癌标本进行检测,观察两者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联系,与肿瘤血管密度和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血管侵犯,肿瘤病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作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本组51例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0.3个月(6-156个月)PEDF/VEGF与MVD之间存在显著关系,PEDF/VEGF值大小与肿瘤病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密切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51例病人根据PEDF/VEGF值是否大于0.5分为两组,其中PEDF/VEGF≥0.5组生存曲线明显高于PEDF/VEGF<0.5组(log-ranktest,P=0.0005)。PEDF/VEGF比值(风险系数0.390;P=0.027)、淋巴结转移(风险系数3.38;P=0.005)、远处转移(风险系数3.447;P=0.003)是胰腺癌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PEDF/VEGF比值可较好的反映胰腺癌中的血管增生情况;它与胰腺癌病人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系胰腺癌重要的预后因子之一,可以为胰腺癌的抗血管增生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李文滨吕永丰曾丽萍吴畏林青王捷
关键词:胰腺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后
siRNA沉默乙型肝炎病毒表达对HepG2.2.15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siRN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表达对HepG2.2.15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我们将siRNA转入含HBV病毒基因的肝癌细胞中(HepG2.2.15),测定上清中HBsAg表达及HBV DNA拷贝数;用MTT法评估其增殖能力。结果实验发现siRNA能有效减少HBsAg分泌和HBV DNA拷贝数,其中HBsAg抑制率最高至83.9%,HBV DNA拷贝数抑制率从最高至73.4%。MTT法发现抑制率最高的siRNA转染细胞后,第五天其增殖能力均较空白组明显减弱,而其他组与空白组无明显区别。结论siRNA能有效减少HBV复制及蛋白表达;抑制HBV表达后能抑制HepG2.2.15细胞的增殖能力。
吴畏李文滨肖治宇林青王捷
关键词:微小核糖核酸HEPG2.2.15乙型肝炎病毒
Polo样激酶1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Polo样激酶1(PLK1)在原发性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PLK1在4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结果癌栓、包膜侵犯、BCLC分期等因素和PLK1的阳性表达呈明显相关(P〈0.05);PLK1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术前甲胎蛋白(A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秩和检验分析PLKl表达与患者肿瘤直径大小的关系发现PLK1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分析显示,PLK1的表达和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相关;Kaplan—Meier法分析原发性肝癌的预后的单因素相关因子显示与包膜侵犯、TNM分期、癌栓及转移与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与性别、乙肝、肝硬化、肿瘤数目BCLC分期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包膜侵犯、癌栓及转移3项指标反映肝癌预后(P〈0.05)。结论PLK1的表达与肝癌的发展及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李文滨褚中华梁明娟林青伍衡王捷
关键词:肝细胞PLK1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原发性肝癌细胞中Py NPase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原发性肝癌中嘧啶核苷磷酸化酶(PyNPase)的表达,揭示依赖于嘧啶核苷磷酸化酶转化的化疗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分子基础。方法从我院外科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间183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标本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实验组。术前均未经任何放化疗。并随机抽取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手术肝切除标本40例,且证实为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使用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PyNPase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PyNPase的表达指数分别为62.34+/-19.53和12.61+/-10.1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组织分型的肝癌组织的PyNPase的表达也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细胞中PyNPase呈高表达,则提示其对依赖于嘧啶核苷磷酸化酶转化的化疗药物如氟铁龙,希罗达等更为敏感。
李文滨王捷
关键词:NP癌细胞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化疗药物肝细胞
PLK1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极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1,PLK1)在原发性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且探索其与肝癌病人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PLK1在4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情况。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癌栓、包膜侵犯、肿瘤直径大小、BCLC分期等因素和PLK1的阳性表达呈明显相关性(P<0.05);PLK1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在术前AFP数值上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29);通过生存分析,发现PLK1的表达情况和患者的生存时间没有明显关联;Kaplan-Meier法分析原发性肝癌的预后的单因素相关因子显示与包膜侵犯、TNM分期、癌栓及转移与生存期有相关性(P<0.05)。与性别、乙肝、肝硬化、肿瘤数目BCLC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PLK1的表达在肝癌的发展及其生物学行为方面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是重要的分子标记物,PLK1可能在肝癌早期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李文滨彭耀荣林青王捷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免疫组化预后
一种细胞表面标志物抗体Fab段修饰的小分子药物/治疗基因递送系统、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表面标志物抗体Fab段修饰的小分子药物/治疗基因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递送系统包括脂质双分子膜和药物载体,所述脂质双分子膜经在接触胎盘组织间液高表达的酶的作用下靶向崩解的酶底物多肽‑PEG修...
郭宇郭若汨姚清河李文滨曹众吴志强王伟伟李庆玲梁莹孙美丽陈珺逸
罕见消化道出血1例
2011年
李文滨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病人女性,58岁,十二指肠壶腹部乳头状腺癌术后11年余,因面色苍白伴心悸乏力5d于2011-01-21入院。
李文滨彭耀荣王捷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13例的处理及后续护理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处理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和预防造口狭窄的方法。方法运用清创、新型保湿性敷料和粘贴性造口袋处理13例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愈合后定期造口门诊复查指导预防造口狭窄的后续护理。结果 13例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全部愈合,愈合后能有效预防造口狭窄。结论采取恰当的护理手段能有效治疗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充分利用造口门诊的平台作用可以有效预防造口狭窄,达到促进造口患者身心健康的目的。
梁明娟李文滨吴惠文区丽兰
关键词:造口并发症护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