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鹏

作品数:42 被引量:217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直肠
  • 19篇肠癌
  • 16篇直肠癌
  • 14篇结肠
  • 12篇结直肠
  • 8篇术后
  • 8篇肿瘤
  • 8篇结肠炎
  • 8篇结直肠癌
  • 8篇溃疡
  • 8篇溃疡性
  • 8篇溃疡性结肠炎
  • 7篇手术
  • 7篇切除
  • 7篇肠肿瘤
  • 5篇低位直肠
  • 5篇低位直肠癌
  • 5篇直肠肿瘤
  • 4篇切除术
  • 4篇保肛

机构

  • 36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2篇杜鹏
  • 24篇崔龙
  • 14篇杨明
  • 9篇陈卫
  • 9篇张纪伟
  • 8篇翁子毅
  • 6篇王中川
  • 6篇杨宝仁
  • 5篇子树明
  • 4篇全志伟
  • 4篇徐佶
  • 4篇李金明
  • 3篇陈大伟
  • 3篇傅佶泓
  • 3篇丁文俊
  • 2篇赵群飞
  • 2篇吴小剑
  • 2篇丁召
  • 2篇邓杰
  • 2篇梁中林

传媒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中华炎性肠病...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营养...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第四届全军胃...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肛瘘治疗的微创医疗器械与技术研究进展
2023年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在临床和技术上都面临重要的挑战。传统开放式手术对肛门损伤严重,容易导致肛门狭窄、缺损畸形、大便失禁等后遗症,给患者的身体、心理及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该文介绍了肛瘘微创治疗的方法及相关医疗器械,从技术角度对现有的微创肛瘘治疗方法进行了分类,主要介绍了内镜肛瘘治疗技术、可吸收生物支架技术及激光消融技术在肛瘘微创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与发展,可以为肛瘘的微创治疗及相关医疗器械的研究提供参考。
李来福李逸明杜鹏刘颖宋成利
关键词:肛瘘微创手术激光消融
骶前肿瘤手术2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骶前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骶前肿瘤患者27例,21例初发,6例为复发。均行肛指检查、CT和(/或)MRI作出诊断。肿瘤直径平均6.3(2.4~10.3)cm。单纯经腹手术2例,单纯经骶手术20例,经腹经骶联合手术5例。结果切口一期愈合21例。病理类型:皮样囊肿7例,表皮样囊肿6例,畸胎瘤4例(1例恶变),平滑肌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脂肪瘤1例,感染形成脓肿3例,皮脂腺囊肿1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14个月。3例经骶手术复发,其中2例为皮样囊肿切除后引流不畅形成积液,再行手术切除引流治愈;1例畸胎瘤手术后复发,再行经骶切除后成功。1例感染形成的脓肿复发,经加强局部引流后愈合。结论骶前肿瘤诊断并不困难,CT等检查可指导手术方式。大多数肿瘤都可以采用经骶入路切除,手术后引流通畅是保障愈合的关键。
崔龙孟荣贵王中川陈卫陈大伟杨明杜鹏徐佶
关键词:骶前肿瘤
结直肠癌免疫相关基因群及其体外诊断产品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结直肠癌免疫相关基因群及其体外诊断产品和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检测所述基因群的基因表达水平的试剂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用于确定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评分。所述产品包括二代测序(NG...
杜鹏 周彤 刘辰莹 陈颖伟 胡志元 周伟庆 马琳琳
结肠型克罗恩病手术治疗原则
2017年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临床表现复杂,目前尚无根治性的治疗方案。CD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狭窄、梗阻、恶变、穿孔、瘘管等并发症,须及时外科干预。结肠型CD具有特有的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使其处理策略有别于其他部位的病变。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并权衡手术利弊,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在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模式下制定适合病人的个体化临床决策与方案,可使病人获益更多。
朱怡莲杜鹏崔龙
关键词:克罗恩病结肠
抑癌基因RASSF1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RASSF1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39例胃癌组织标本和18例正常对照胃组织标本RASSF1A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4株胃癌细胞株、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以及阳性对照Hela细胞中RASSF1A mRNA的表达;结合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RASSF1A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少于正常对照胃组织(P<0.01);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浸润深度的胃癌组织,其RASSF1A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株胃癌细胞株中仅MKN45细胞有RASSF1A mRNA表达;而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和阳性对照Hela细胞均表达RASSF1A mRNA。结论胃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表达明显减少,其可作为评估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杜鹏张一楚
关键词:胃癌RASSF1A基因
保护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作用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切除的患者中,保护性造口是否对吻合口漏有预防作用。方法 153例接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中,32例行末端回肠造口(造口组),121例未行造口(未造口组);对两组患者的吻合口漏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3例患者中共有8例发生临床症状的吻合口漏,发生率5.2%。包括:造口组1例(3.1%)、未造口组7例(5.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造口组3例行造口手术治疗,未造口组未行再次手术。结论保护性造口不能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但能减轻吻合口漏发生后的症状,并减少再次手术的比例。
傅佶泓陈卫杜鹏杨明杨宝仁崔焌辉崔龙
关键词:直肠肿瘤回肠造口术
溃疡性结肠炎回肠储袋术后排便功能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人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total proctocolectomy with 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TPC-IPAA)术后排便功能情况与长期生活质量,初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措施、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TPC-IPAA的UC病人的临床资料与术后随访信息,通过克利夫兰生活质量评分量表(Cleveland Global Quality of Life,CGQL)评估病人术后远期生活质量,采用Wexner和Vaizey评分法评估术后排便功能。基于术后CGQL评分提高50%,以及Wexner/Vaizey评分均值为截断值,分别将病人不同分组统计,进一步分析TPC-IPAA术后排便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治疗及随访情况:研究共纳入61例病人,中位随访时间为85.7个月(IQR45.2-105.8个月),TPC-IPAA术后CGQL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0.732±0.148比0.420±0.173,P<0.001)。(2)TPC-IPAA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共发生早期储袋手术相关并发症31例次(储袋术后30 d内发生),其中肠梗阻8例次(25.8%),储袋及吻合口出血8例次(25.8%),切口感染8例次(25.8%),储袋相关瘘发生共有3例次(8.7%)。发生远期并发症35例次,以储袋炎、肠梗阻较为常见。储袋失败3例(8.6%)。(3)TPC-IPAA术后排便功能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术后早期并发症(OR:3.50;95%CI:1.078~11.361)、手术时年龄(OR:0.950;95%CI:0.908~0.995)是影响长期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早期并发症与储袋术后排便功能相关(P=0.031)。结论 TPC-IPAA治疗重度(难治性)UC安全有效,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与储袋病人远期生活质量有关。选择微创精细的手术操作,合理规避防治储袋手术早期并发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UC病人术后的排便功能与远期生活质量。
郭月桂许伟民朱怡莲傅佶鸿丁文俊崔龙杜鹏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生活质量排便功能
基于汉语文本驱动的人脸语音同步动画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汉语文本驱动的人脸语音同步动画的处理方法,首先按照汉语拼音发音时嘴唇动作的大小特征将所有中文音素归为16组中文可视音素并用输入的人脸图像合成对应的关键帧;其次分析输入文本得到其对应的中文可视音素序列和...
赵群飞杜鹏樊延峰邓杰唐品
补充双歧三联活菌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免疫状况和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补充双歧三联活菌对术后免疫状况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入院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术前5 d起在常规肠内营养基础上口服双歧三联活菌:对照组30例术前肠道准备按传统方法进行.两组患者手术前3d和术后第1次自然排便(术后3~5 d)时分别留取粪便作肠道菌群分析,检测粪便SIgA;术前1 d和术后1、9 d进行免疫和炎性反应指标检测,并观察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治疗组患者双歧杆菌(B)/大肠杆菌(E)比值(2.01±0.36)较术前(26.53±4.22)明显下降(P<0.05),但仍大于1: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B/E比值(0.72±0.14和0.02±0.06)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术前两组免疫和炎性反应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和粪便SIgA均下降,炎性因子均上升.术后第9天,两组患者血清IgG水平逐渐上升,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6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粪便SIgA水平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常规肠内营养基础上补充双歧三联活菌能改善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益于术后重建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状况和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减轻炎性反应.
张纪伟杜鹏陈大伟崔龙应春妹
关键词:结直肠切除术双歧杆菌细菌易位
结直肠癌中血清CEA、CA19-9和CA242的水平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CEA、CA19-9和CA242在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中的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1-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192例(C组),正常对照者50例(A组)和结直肠良性病患者50例(B组),术前测定血清CEA、CA19-9和CA242含量,结直肠癌标本做免疫组化检测p53和Ki67蛋白表达,统计分析结果。结果:C组血清CEA[(22.03±16.42)ng/mL]和CA242[(29.22±22.40)U/mL]均明显升高(均P<0.01),且在D期呈显著上升。血清CEA[(38.18±27.43)ng/mL]和CA19-9[(86.85±69.32)U/mL]在近端结肠癌中表达水平较远端结肠癌和直肠癌升高(均P<0.05)。CEA在低分化癌[(31.69±28.72)ng/mL]和黏液腺癌[(35.42±20.01)ng/mL]中明显升高(均P<0.01)。p53蛋白表达(+++)者的CEA[(34.21±14.33)ng/mL]和CA242[(37.42±29.05)U/mL]显著高于其他组(均P<0.01)。Ki67表达(+++)者的CEA[(37.79±26.79)ng/mL]和CA242[(32.94±23.78)U/mL]亦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均P<0.01)。结论:CEA、CA242和CA19-9水平升高预示结直肠癌肿瘤分期较晚、肿瘤细胞增殖较强,尤其CEA更提示肿瘤低分化和较差病理类型。
翁子毅全志伟杨明杜鹏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CEACA19-9CA242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