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农

作品数:62 被引量:1,440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地质
  • 13篇成矿
  • 9篇矿床
  • 8篇地貌
  • 8篇新生代
  • 8篇晚新生代
  • 7篇矿田
  • 6篇地震
  • 6篇隆升
  • 5篇地表破裂
  • 5篇断裂带
  • 5篇同位素
  • 5篇青藏高原
  • 5篇金矿
  • 5篇控矿
  • 5篇矿带
  • 5篇巴尔喀什成矿...
  • 5篇成矿带
  • 4篇地质特征
  • 4篇岩石

机构

  • 6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8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中国地质环境...
  • 8篇国土资源部
  • 6篇南京大学
  • 3篇国家地质实验...
  • 2篇甘肃省地质调...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工业职业...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沈阳市勘察测...
  • 1篇天津华北地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2篇杨农
  • 25篇张岳桥
  • 23篇陈正乐
  • 13篇陈宣华
  • 10篇叶宝莹
  • 10篇孟晖
  • 9篇陈柏林
  • 9篇张会平
  • 9篇马寅生
  • 9篇施炜
  • 7篇刘晓春
  • 7篇韩淑琴
  • 6篇吴淦国
  • 6篇王志宏
  • 6篇舒斌
  • 4篇董树文
  • 4篇张永双
  • 4篇陈文
  • 3篇崔玲玲
  • 3篇屈文俊

传媒

  • 22篇地质力学学报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质学报
  • 3篇矿床地质
  • 3篇地质通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国土资源遥感
  • 2篇地学前缘
  • 2篇测绘科学
  • 2篇地球学报(中...
  • 2篇青藏高原及邻...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震地质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4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9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3篇199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缘中段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1
2004年
利用调查获得的滑坡数据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对川西高原岷江、大渡河和安宁河流域滑坡发生的海拔高程、地形坡度和坡高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这些统计结果与深切河谷地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安宁河流域的滑坡高程主要集中在1 500~2 000m,大渡河流域滑坡主要发生在海拔高程1000~1 500m和1 500~2 000m.滑坡发生的地形坡度主要分布在15°~35°,岷江流域有45.21%滑坡发生在地形坡度35°~55°处;大渡河和安宁河流域滑坡主要集中在地形坡度15°~5°之间.分析指出,川西高原绝大部分滑坡主要发生在河流'V'型谷地中,并受深切河谷地形地貌形态特征的控制.晚第四纪时期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主导了河谷的深切作用,成为青藏高原东缘群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和分布的主要内动力控制因素.
孟晖张岳桥杨农
关键词:青藏高原滑坡地形坡度地质灾害
区域成矿与矿田构造研究——构建成矿构造体系被引量:71
2009年
构造与成矿具有密不可分的动态耦合关系。构造应力场和构造运动控制了成矿作用。不同形式的构造,如断裂、褶皱、韧性剪切带和壳幔构造等,对成矿作用具有不同的控制作用。构造体系具有多级控矿的规律。构造体系与成矿系统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成矿构造体系。全球具有多个巨型成矿构造体系,包括环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古亚洲、大洋脊-大陆裂谷和克拉通等巨型成矿构造体系。成矿构造体系的构建,是区域成矿规律与矿田构造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陈宣华陈正乐杨农
关键词:成矿地质力学
江西省相山矿田横涧-岗上英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横涧-岗上英铀矿床产在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的北部,区域NE向、EW向断裂构造与火山构造复合控制次花岗斑岩体和铀矿床的定位,矿区次花岗斑岩的产出明显受到高角度逆断层的制约,铀矿化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含矿裂隙带沿斑岩体内外接触带呈弧形展布。依据横涧-岗上英地区次花岗斑岩岩体及矿体空间展布及产状特征,厘定了控岩构造系统,通过分析构造裂隙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划分了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构造体系,初步认为矿区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三期6个阶段。
张鸿陈正乐杨农
关键词:控矿构造
ArcGIS与Surfer图形文件的转换方法实现被引量:6
2009年
Surfer软件提供了很多空间插值方法,但与ArcGIS软件不能完全转换,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本文通过对Surfer格网文件(GS ASCII*.grd)和ArcGIS格网文件格式的对比分析,并利用python语言实现了Surfer文件向ArcGIS格网文件的转换。分析了Surfer软件生成的*.srf等值线文件的附属属性,通过FME工具转换后生成Arc-GIS coverage文件,并利用等值线色彩属性代替数值赋给等值线。
叶宝莹沈利霞郭芳芳杨农
关键词:ARCGISSURFERPYTHON
大别山双河长英质片麻岩在1.0~4.5GPa下的结晶实验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1999年
在750~1200℃、1.0~4.5GPa条件下对取自于大别山双河的长英质片麻岩进行了重结晶实验。在750℃时,随压力增加矿物生成顺序为:角闪石在1.75GPa时出现,2.5GPa时消失;黑云母在1.75GPa时通过水化反应生成多硅白云母;绿帘石可以稳定到>3.5GPa,在4GPa时转变成硬柱石;石榴石和绿辉石在1.5GPa时开始出现,而斜长石在1.75GPa时消失;石英在3GPa时转变为柯石英。这表明角闪岩相与榴辉岩相的转变发生在1.5~1.75GPa,并且,榴辉岩相可进一步划分出角闪榴辉岩相、柯石英榴辉岩相和硬柱石榴辉岩相等,它们分别指示不同的压力区间。多硅白云母是长英质岩石在高压-超高压条件下的主要共生矿物,其水化反应特性及结构水的保存致使陆壳在深俯冲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脱水作用。
刘晓春杨农曲玮
关键词:高温高压实验长英质片麻岩地质意义
利用ArcGIS构建地形图分幅空间数据库被引量:14
2008年
本文利用ArcGIS绑定的脚本语言Python和AML及其空间分析功能,设计了简单可行的算法,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构建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空间数据库。首先生成图幅分幅格网,以及对应的网格标识点、图幅编号文件,将标识点与图幅编号文件关联后再与图幅网格叠加即可。该方法充分利用了GIS的空间叠加功能,仅用了极少量的程序代码,没有编程经验的人员可以比较容易掌握,对于各行业应用领域的工作者有很大帮助。
叶宝莹杨农
关键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ARCGISPYTHON
汶川2008.5.12,Ms 8.0地震地表破裂与发震机制初探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中国四川西部汶川发生Ms 8级地震,其震级之大、余震之多、破裂之长(>300 km),破坏至极,令人震撼.造成6万余人死亡,近30万人受伤.根据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h...
张岳桥董树文吴珍汉杨农陈正乐施炜
关键词:地表破裂发震机制震源机制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东段中生代南北向伸展作用被引量:13
2004年
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山脉东段发育了延伸大于300km、东西走向的拉配泉断裂,为南倾的正断层,局部倾角可以低至30°以下。断层中段表现为30~50m厚的韧性剪切带,发育有较好的糜棱岩组构和矿物伸展线理;东段和西段以碎裂变形为特征。断裂带内运动学标志,如不对称香肠构造、不对称褶皱和次级脆性和韧性断裂,都指示了上盘向南的正滑移剪切方式。两方面证据控制了拉配泉断裂的活动时代。首先,拉配泉断裂上盘局部产出早一中侏罗世沉积地层。侏罗系地层中的砾石,特别是其中的含叠层石硅质灰岩和紫色石英岩,可以与断裂下盘的岩石相对比。早.中侏罗世地层可能为拉配泉断裂之上的伸展盆地沉积。其次,拉配泉断裂下盘岩石的^40Ar/^39Ar热年代学分析给出2个明显的冷却事件。较老的事件出现在约220~187Ma之间的三叠纪末期至侏罗纪早期,而年轻的事件出现在早白垩世的晚期(约100Ma)。约220~187Ma之间的冷却年龄在拉配泉断裂下盘岩石中普遍存在,代表了拉配泉断裂正断作用的主要阶段。约100Ma时,断裂东段的正断作用再次活动,该事件可能被南倾的恰什坎正断层运动所叠加而增强,并与拉配泉断裂的东段合并。这2条断裂具有共同的上盘向南的正滑移运动方式。青藏高原和东亚其它地区的中生代伸展作用可以归结为特提斯洋向北和太平洋向西俯冲形成的弧后伸展作用。
陈宣华AnYinGeorgeE.GehrelsEricS.CowgillMartyGroveT.MarkHarrison王小凤杨农刘健
关键词:中生代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正断层
燕山地区平衡地质剖面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本文在深入分析燕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壳表层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中生代构造形变平衡剖面计算的准则和主要滑脱层,对区内3条主要构造剖面进行了平衡计算,并运用各种尺度的多种应变测量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有效核查,得出燕山造山带印支期SN方向缩短率为27.9%,燕山期缩短率为10.9%。
杨农陈正乐许顺山
关键词:平衡剖面区域地质造山带燕山期
中亚巴尔喀什成矿带萨亚克大型铜矿田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被引量:18
2010年
综述了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萨亚克大型铜矿田地质特征、矿田构造与成矿模式。萨亚克铜矿田是中亚成矿域巴尔喀什成矿带唯一的以矽卡岩型铜矿化为主的大型铜矿床,产在萨亚克地堑复向斜内。该矿田包括几个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斑岩型铜钼网状脉矿床和一系列石英脉型矿脉,构成了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两个端元形成的成矿系列,但以矽卡岩型为主。矿床主要位于中石炭世灰岩与晚石炭世花岗岩类的接触带上,具有独特的矽卡岩型Cu-Au-Mo矿化组合,成矿时代为海西中晚期,根据本研究进行的锆石SHR I MP定年结果,主要与次要成矿期年龄分别为335±2Ma和308±10Ma。金属矿床主要赋存在地堑复向斜内局部发育的鞍状背斜顶部,部分富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岩浆活动的控制。闪长岩与铜矿化作用的关系最为密切,铜含量可高达1%以上;其次,花岗闪长岩与铜矿化的关系也较为密切,铜含量可达0.2%以上。萨亚克矽卡岩型铜矿田铜保有储量约为57.5万吨。
陈宣华王志宏杨农陈正乐韩淑琴
关键词:矿床地质构造-岩浆活动成矿模式巴尔喀什成矿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