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祖立
- 作品数:71 被引量:68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重症胰腺炎35例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 1998年
- 重症胰腺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因其起病急,病情重,病变发展快,并发症多而使临床死亡率高。我院1985年至1997年共收治本病3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24例,女11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58岁。1.2病因...
- 王云检杨祖立王建国闫争强李强
- 关键词:胰腺炎外科手术
- p38-2G4蛋白高表达对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鼠增殖相关蛋白p38-2G4基因表达上调对小鼠红白血病(MEL)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p38-2G4-pLJM1高表达重组载体与pCMV-VSV-G和pCMV-dR8.2包装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慢病毒,感染MEL细胞,建立稳定高表达p38-2G4蛋白的MEL细胞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稳定株p38-2G4蛋白的表达。MTT实验和联苯胺染色法检测p38-2G4蛋白高表达对MEL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高表达稳定株中p38-2G4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p38-2G4蛋白的高表达能显著影响MEL诱导分化过程,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P<0.05),但不能明显改变细胞活力(P>0.05)。结论 p38-2G4蛋白的高表达对MEL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影响其被丁酸钠诱导分化的过程。
- 朱晓芳施鸣铭杨祖立赵辅昆张世馥
- 关键词:慢病毒转染免疫印迹法小鼠
- 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被引量:137
- 2003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的76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9%和60.7%,中位生存时间为1825 d。单因素分析显示,其预后与肿瘤的大体分型、侵袭程度、转移情况、分化等级、病理分期以及癌性肠梗阻均有相关性。应用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肠壁的侵袭深度和病理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病理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一个指标(P<0.0005),对于指导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和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汪建平杨祖立王磊董文广黄奕华覃建章詹文华
- 关键词: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
- pcDNA3.1(+)-MER-Syk(L)载体构建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内4-OHT对MER-Syk(L)细胞定位的影响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不表达Syk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建立稳定表达融合蛋白MER-Syk(L)的细胞株;蛋白质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4-OHT处理前后融合蛋白MER-Syk(L)在细胞内的位置;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分析处理前后稳态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1)无4-OHT的处理,融合蛋白MER-Syk(L)、MER-Syk(S)和MER均位于MDA-MB-231细胞浆内;4-OHT的作用下,融合蛋白MER-Syk(L)部分移位到细胞核内,而MER-Syk(S)和MER仍然位于细胞浆内;(2)MDA-MB-231细胞核内的MER-Syk(L)蛋白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而细胞浆内的MER-Syk(L)、MER-Syk(S)和MER蛋白对细胞增殖和生长功能没有影响。结论:4-OHT可使融合蛋白MER-Syk(L)移位到MDA-MB-231细胞核内,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
- 杨祖立王磊康亮向军黄美近汪建平
- 关键词:核移位他莫昔芬雌激素
- DNA甲基化导致肝细胞癌SYK基因失表达被引量:26
- 2006年
- 目的:探讨SYK(Spleentyrosinekinase,脾酪氨酸激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不表达的机制。方法: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PCR,MSP)检测SYK基因在肝癌细胞系(HepG2和Hep3B)和34例肝细胞癌组织、癌旁非瘤组织中的表达和甲基化情况。结果:肝癌细胞系Hep3B表达SYKmRNA,而HepG2不表达SYKmRNA。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处理HepG2后,SYK重新表达。Hep3B细胞SYK甲基化阴性,HepG2细胞SYK甲基化阳性。34例肝细胞癌组织标本中,5例SYKmRNA表达阴性,SYK基因甲基化均阳性;29例SYKmRNA表达阳性,其中3例SYK甲基化阳性,其余26例SYK甲基化阴性。肿瘤组织SYK基因的甲基化率为23.5%(8/34),而瘤旁肝组织中为8.8%(3/34)。结论: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导致肝细胞癌SYKmRNA失表达,可能是肝癌发病的机制之一。
- 元云飞汪建平李锦清王莉刘文姬崔伯康杨祖立张昌卿
- 关键词:SYK甲基化肝细胞癌
- 结直肠癌侵袭性与脾酪氨酸激酶基因Syk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被引量:46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脾酪氨酸激酶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双重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SP)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检测Syk基因在 12 0例结直肠癌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和表达情况。 结果 12 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 ,48例未检测到SykmRNA的表达 ,而癌旁正常组织均有表达。癌旁正常组织未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3 7例肿瘤组织发生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3 0 .8% ) ,癌组织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高 (P <0 .0 0 0 5 )。在淋巴结转移的 5 6例中 ,2 4例发生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而无淋巴结转移的 64例中 ,13例发生甲基化 ,有淋巴结转移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0 8)。发生甲基化的肿瘤组织中 ,均无SykmRNA的表达。结论 结直肠癌中 ,SYK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导致其mRNA的失表达 ,从而引起结直肠癌的侵袭性增强 ,它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侵袭转移的又一种机制。
- 杨祖立汪建平元云飞蔡世荣黄美近
- 关键词:结直肠癌甲基化癌旁正常组织癌侵袭酪氨酸激酶
- CD45在克罗恩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在患者血清中寻找与克罗恩病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取克罗恩病患者以及正常成人血清蛋白样本各4例,用不同的CyDye荧光染料标记后进行胶内差异双向凝胶电泳(2-DDIGE),并对获得的图谱进行分析及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结果通过2-DDIGE分析,发现克罗恩病患者中存在29个表达异常蛋白质点,其中胶号为973的蛋白质点,在克罗恩病患者患者血清中比正常成人组表达升高2.55倍(P<0.05),该蛋白点经质谱鉴定为CD45。结论CD45在克罗恩病患者血清的高表达提示在克罗恩病的病程中免疫系统失衡可能起着一定作用。
- 康亮杨祖立王磊黄美近刘炜黎明涛汪建平
- 关键词:克罗恩病质谱CD45
- 克罗恩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清蛋白质组学比较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在患者血清中寻找与克罗恩病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取克罗恩病患者以及正常成人血清蛋白样本各4例,用不同的CyDye荧光染料标记后进行胶内差异双向凝胶电泳(2-D DIGE),并对获得的图谱进行分析及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通过2-D DIGE分析,发现了克罗恩病患者中存在29个表达异常蛋白质点,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22种蛋白质,包括SER/THR,CD45,APC等。结论:蛋白质组学能很好显示克罗恩病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表达差异,本研究鉴定的蛋白质可能为研究克罗恩病的生物学行为提供新的分子标记物。
- 康亮黄美近杨祖立王磊刘炜黎明涛汪建平
- 关键词:CROHN病蛋白质组
- 超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分布及转移规律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对超低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其微转移规律及分布的影响,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大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组织芯片CK20染色方法,研究超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组(21例)与直接手术组(23例)行Miles手术后的大体标本。结果新辅助治疗组21例患者直肠系膜共检获淋巴结138枚.其中转移淋巴结39枚,微转移12枚:7例为淋巴结癌转移。2例为淋巴结微转移,6例为病理完全缓解。直接手术组23例患者的直肠系膜共检获淋巴结415枚,其中转移淋巴结169枚,微转移59枚:12例为淋巴结癌转移,4例为淋巴结微转移。两组直肠系膜外带与前区的转移淋巴结分别占21.5%(11/51)与29.0%(49/169)、17.6%(9/51)与17.2%(29/169)。坐骨直肠窝转移淋巴结分别占该区总淋巴结的25.0%(3/12)与22.2%(8/36),该区淋巴结转移或微转移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8%(1/21)与13.0%(3/23)。结论新辅助治疗影响超低位直肠癌区域淋巴结的转移与分布.新辅助治疗组肛门括约肌累及较直接手术组显著降低。坐骨直肠窝内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Miles手术作为超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标准术式的价值应重新评估。
- 郭学峰王磊杨祖立康亮马腾辉胡健聪邓艳红肖健汪建平
- 关键词:新辅助治疗淋巴结微转移
-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 :91例完整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 ,将逐一清除的淋巴结分别送检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E- cad和 TIMP- 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诸因素的关系。结果 :91例结直肠癌患者中 3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 ,共清除淋巴结 974枚 ,其中 1 1 3枚发生转移。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有 1年龄 :小于 4 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36 ) ;2肿瘤的侵袭程度 :随着侵袭程度的加深 ,淋巴结转移的机会越大 (P <0 .0 0 5 ) :3E- cad和 TIMP- 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否淋巴结的转移呈副相关 ,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值均 <0 .0 5 )。结论 :结直肠癌淋巴结的转移与年龄、肿瘤侵袭的程度以及 E- cad和TIMP- 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有关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初步估计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 ,从而指导手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
- 杨祖立汪建平黄美近彭慧周军
- 关键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