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芳

作品数:19 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易激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6篇肠易激
  • 6篇肠易激综合征
  • 4篇脾虚
  • 4篇中医
  • 4篇脑梗
  • 4篇肝郁
  • 3篇针刺
  • 3篇针刺法
  • 3篇通脑活络针刺...
  • 3篇缺血
  • 3篇脑梗死
  • 3篇活络
  • 3篇急性
  • 3篇急性期
  • 3篇梗死
  • 3篇腹泻型
  • 3篇腹泻型肠易激...
  • 3篇肝郁脾虚

机构

  • 14篇南京中医药大...
  • 5篇南京市中医院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8篇杨芳
  • 5篇李继英
  • 3篇杜新
  • 3篇刘丽娜
  • 3篇严晶
  • 3篇沈文
  • 3篇叶柏
  • 3篇徐逸
  • 2篇刘孔江
  • 2篇景姗
  • 2篇黄迟
  • 2篇陈亮
  • 2篇葛桂萍
  • 1篇吴学苏
  • 1篇张辉
  • 1篇王亮
  • 1篇彭宇竹
  • 1篇赵扬
  • 1篇周国雄
  • 1篇张晖

传媒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右江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早期、急性期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李继英袁宇竹杨芳刘孔江吴学苏赵扬沈卫平杜新黄迟张辉
通脑活络针刺法,为本项科研的自拟方法,原则是重用头针、形成立体网络,头体针并用,针刺手法量化,并专门培训参与课题的针刺治疗者,做到各人取穴,针刺手法相同。该研究紧扣现代医学对缺血性率中最前沿,最核心的认识,缺血丰暗带恢复...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期通脑活络针刺法
头针对超早期局部脑缺血大鼠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效果并探讨作用机理。方法用 SD 大鼠制做动脉血栓性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梗死动物模型,术后2h 分别予通脑活络针刺法及尿激酶溶栓法治疗,并设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各组分别于栓塞后6h、3天及7天测量神经功能损害积分、脑梗死容积百分比、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术后经针刺或溶栓治疗3天及7天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脑梗死容积百分比、脑组织含水率较模型组显著减少,7天时针刺组与溶栓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脑梗死容积百分比、脑组织含水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栓塞后针刺组各时间点脑组织总 SOD 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 MDA 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超早期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直接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杨芳李继英杜新
关键词:脑梗死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探讨加味交泰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究加味交泰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6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另选健康者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中药组采用加味交泰丸治疗,西药组采用地衣芽孢杆菌治疗。采用IBS严重程度评分系统(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everity scoring system, IBS-SSS)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IBS-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IBS-S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中药组评分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BS-D患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β多样性也有显著差异(P<0.05),但中药及西药治疗对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在属水平上,加味交泰丸治疗显著增加了优势菌Eubacterium_eligens_group、Flavonifractor及Lachnospira,降低了优势菌Eysipelotrichaceae_UCG-007、Scardovia及Senegalimassilia的相对丰度;地衣芽孢杆菌治疗显著增加了优势菌Peptoclostridium,降低了优势菌Collinsella、Lactococcus及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LDA Effect Size分析显示:加味交泰丸及地衣芽孢杆菌治疗都显著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结构,但两者改变的菌群不同,且治疗后的菌群也与健康对照组有所差异。结论 加味交泰丸可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其对IBS-D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并且与地衣芽孢杆菌有所差异;加味交泰丸治疗无法逆转IBS-D引起的肠道菌群的失调。
许琰杰沈文臧海洋徐逸刘丽娜杨芳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中医药疗法
枳术丸合四逆散治疗肝郁气滞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枳术丸合四逆散治疗肝郁气滞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61例肝郁气滞证IBS-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给予观察组口服枳术丸合四逆散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估(PAC-QOL)量表评分及血清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水平,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腹痛腹胀积分、早饱纳差积分、排便次数减少积分、大便硬结积分、排便困难积分、精神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嗳气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PAC-QOL量表的生理评分、满意度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前后PAC-QOL量表的心理评分及担忧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动素、P物质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血清VIP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血清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VI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治疗前后的血清P物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出现轻度口干。结论 枳术丸合四逆散治疗肝郁气滞证IBS-C患者的疗效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其可能通过调节患者血清VIP、胃动素、P物质水平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精神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徐逸庄瑞斐陈亮景姗杨芳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枳术丸四逆散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
诱发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诱发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出现频度较高 (P <0 .0 5) ,血糖、胆固醇水平较高 (P <0 .0 1 )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情绪过激及饮酒两种诱因的频度较高 (P <0 .0 5或 <0 .0 1 ) ,舒张压均值较高 (P <0 .0 1 ) ,血白细胞总数增高的频度较高 (P <0 .0 1 )。结论 :高血压病史、心脏病病史、高血糖、高胆固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饮酒、情绪过激、舒张压增高、白细胞总数增高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借此有助于两种脑卒中的鉴别。
杨芳李继英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
溃疡性结肠炎不同中医证型血清细胞因子相关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不同中医证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内在相关性。方法:77例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辨证分型为大肠湿热证18例,脾虚湿热证17例,肝郁脾虚证20例,脾肾阳虚证12例,寒热错杂证10例,正常组20例,观察血沉(ESR)、疾病活动指数(DAI)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证型组血沉、DAI均升高(P<0.05);血清中VIP在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中均降低(P<0.05),脾虚湿热证、寒热错杂证升高(P<0.05);血清EGF、VEGF在各组均升高(P<0.05),以大肠湿热证、脾虚湿热证升高显著。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不同中医分型与VIP、EGF、VEGF的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
陈亮杨芳景姗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型VIPEGF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41
2020年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于一类复杂性的功能性胃肠病变,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等为临床表现,还可出现睡眠障碍、精神抑郁或焦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胃肠道外症状[1]。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为9%~20%,在我国北京和广州地区为发病率分别为7.26%和11%,该病是消化科门诊就诊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应对IBS仍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挑战。罗马Ⅳ诊断标准将IBS分为腹泻型(diarrhea-predominant IBS,IBS-D)、便秘型(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BS,IBS-C)、混合型(mixed-type IBS,IBS-M)和不定型(unsubtyped IBS,IBS-U)4种类型[2],其中以IBS-D最为常见,发病率高,影响面广,好发于中青年。IBS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最近共识指南[3]认为IBS是多因素起源,遗传因素、饮食因素、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脑-肠轴调节异常、肠道感染和免疫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均认为是诱发IBS发病的诱因。此外,最新的研究还表明,肠道微生物是IBS发病机制的重要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阐明IBS的可能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肠道微生物对IBS发病机制的影响。
杨芳严晶刘丽娜叶柏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循经刮痧联合耳穴贴压法对项痹病眩晕不寐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特色技术循经刮痧联合耳穴贴压法对项痹病眩晕不寐患者临床干预效果。方法筛选44例项痹病眩晕不寐急性期患者,选取其中20例给予中医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为对照组,另外24例采用特色技术循经刮痧联合耳穴贴压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及护理健康指导,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期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特色技术循经刮痧联合耳穴贴压法能显著改善项痹病眩晕不寐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依从性,提高了中医护理服务满意度。
杨芳
关键词:循经刮痧耳穴贴压中医护理干预
除幽愈疡免煎颗粒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除幽愈疡免煎颗粒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HP感染相关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除幽愈疡免煎颗粒,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8%(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胃胀痛、烧心,纳差、口渴不欲饮,口中异味等主症及其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反酸、嗳气、恶心,身重困倦,大便不爽黏腻症状等次症及其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0.42%比6.25%,P>0.05)。结论除幽愈疡免煎颗粒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相关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程度。
杨芳许琰杰臧海洋沈文葛桂萍
关键词: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铋剂
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对胃溃疡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对乙酸致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愈合效果。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及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冰乙酸腐蚀法制作胃溃疡大鼠模型。各组大鼠于术后第2天,西药组予奥美拉唑0. 132 mg/100 g灌胃,中西医结合组按照西药组基础上加用除幽愈疡免煎颗粒,0. 5 mL/100 g灌胃,中药组予0. 5 mL/100 g除幽愈疡免煎颗粒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1. 25 mL/100 g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干预14天。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学变化;计算溃疡面积和溃疡抑制率; 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标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bFGF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bFGF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壁结构破坏,黏膜出现坏死、缺损,腺体消失,细胞排列紊乱,黏膜层有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bFGF蛋白表达较弱,血清bFGF含量和bF-GF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光镜下各药物干预组胃壁结构和黏膜恢复较好,溃疡面积均缩小(P <0. 01,P <0. 05),中药组较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溃疡面积减小,抑制率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大鼠胃黏膜组织bFGF蛋白表达水平较强;中西医结合组血清bFGF水平升高,且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 <0. 05);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bFGFmRNA表达升高,且均高于西药组(P <0. 05)。结论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可增强胃溃疡大鼠胃组织bFGF蛋白及bFGF mRNA表达,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促进溃疡愈合。
杨芳葛桂萍周国雄何红梅
关键词:胃溃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