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健

作品数:121 被引量:527H指数:1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1篇骨折
  • 26篇关节
  • 23篇内固定
  • 22篇远端
  • 22篇钢板
  • 21篇固定术
  • 20篇手术
  • 17篇疗效
  • 16篇股骨
  • 15篇骨折固定
  • 14篇远端骨折
  • 14篇骨折固定术
  • 12篇软组织
  • 12篇术后
  • 12篇髓内
  • 12篇桡骨远端
  • 12篇胫骨
  • 11篇腰椎
  • 10篇掌侧
  • 8篇掌侧钢板

机构

  • 88篇同济大学附属...
  • 33篇启东市人民医...
  • 13篇南通大学
  • 3篇南通医学院附...
  • 3篇同济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江苏优创生物...
  • 1篇文山州人民医...
  • 1篇启东肝癌防治...
  • 1篇上海市医学会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21篇樊健
  • 47篇袁锋
  • 42篇俞光荣
  • 22篇周家钤
  • 19篇李山珠
  • 15篇刘璠
  • 13篇张鑫
  • 12篇李海丰
  • 12篇邵云伟
  • 11篇张辉
  • 11篇蒋波
  • 10篇朱辉
  • 10篇赵剑
  • 9篇梅炯
  • 8篇黄轶刚
  • 7篇杨云峰
  • 6篇陈凯
  • 6篇郭秀武
  • 5篇程黎明
  • 5篇李兵

传媒

  • 9篇实用骨科杂志
  • 9篇中华创伤骨科...
  • 8篇中国骨与关节...
  • 6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外科研究与新...
  • 4篇临床骨科杂志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骨伤
  • 3篇交通医学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医学写作...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上海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13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14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骨小转子未固定的抗旋髓内钉治疗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股骨小转子未固定的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建立小转子不固定及固定的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研究PFNA内固定下预设关键点的VonMises应力变化,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块的生物力学稳定性。115例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接受不固定小转子的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影像学分析患者的骨折及内固定情况,并跟据Harris评分标准进行患髋功能评价。结果无论股骨小转子是否固定,PFNA固定时股骨侧最大应力均位于内固定远端股骨内侧,而内固定最大应力点位于螺旋刀片或联合钉与主钉交叉处内侧,但不固定小转子的应力峰值要小于固定小转子的应力峰值。115例获得平均32个月随访,影像学结果显示骨折平均3个月愈合,2例早期负重出现髋内翻畸形。按Harris功能评分:优91例、良15例,可7例、差2例。结论PFNA内固定能有效维持小转子未固定的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临床使用简单、安全且疗效满意。
樊健李山珠袁锋周家钤梅炯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包括杆部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为弧形的柱状结构,下部为圆柱体结构,上部的下端与下部的上端连接;杆部为中空结构,尖端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贯通至中空结构内的第一通孔、若干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杆柄安...
樊健袁锋李山珠
文献传递
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球(1),所述负压球(1)的两端分别设有入口连接部(11)和出口连接部(12),所述入口连接部(11)和所述出口连接部(12)上分别连接引流液入管(2)和引流液出管(3),所述...
陈金星黄爱华樊健朱俭东徐宏
文献传递
老年人肠梗阻与肾功能不全
2002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肠梗阻时肾功能不全发生的有关因素。方法:对185例肠梗阻中17例伴肾功能不全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肠肿瘤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时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老年人肾功能的减退或/和诊治的拖延是肠梗阻发生肾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两者同时存在时这种危险更大。P<0.05。认为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樊健张挺
关键词:老年人肠梗阻肾功能不全高危因素
一种患者上下手术台的搬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患者上下手术台的搬运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包括架体、转轴、滑轮和垫布;架体的中间设有若干转轴,每一转轴上套有若干滑轮;垫布为一环形垫布,环形垫布套设于若干转轴上,环形垫布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孔;第一部分与第二...
樊健袁锋李山珠周家钤
文献传递
上海市创伤救治医师规范培训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调查上海市各医疗机构创伤救治医师规范培训情况。方法通过问卷调研、焦点讨论、专家论证等多种方法,调查25所医疗机构的236名创伤救治医师的专业背景、创伤救治知识规范化培训状况、培训需求和建议。结果仅有59.3%(140/236)的医师接受过创伤救治知识规范化培训。参加国际、国内和本医疗机构培训的人数分别占接受过培训总人数的26.4%(37/140)、47.1%(66/140)和84.3%(118/140)。仅83人(70.3%)参加的培训是定期开展的,培训频率每年开展1~2次最多,合计66.3%(55/83);3年内参加本医疗机构内创伤救治知识规范化培训总学时≥48(1学时为45 min)的仅有15人,占12.7%(15/118)。医疗机构培训课程和形式仍以理论知识讲座和单项技能操作培训为主,模拟情景演练形式占比不足,仅有48.3%(57/118)。接受过创伤救治规范化培训的医师更倾向于运用培训知识对创伤患者采取分级评分,与未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人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创伤规范培训覆盖率不足、培训时间不足、培训频率较低。建议加强各医疗机构院内创伤救治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从管理层面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尽快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的创伤救治知识培训教材和考核标准;在上海市建立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基地和规范化的创伤专科医生培训基地;推动建立创伤学科,尽快制定并完善创伤专科医师培训制度。
朱莉徐英陈燕昀樊健严华美张力
关键词:创伤学数据收集
边缘克氏针辅助髓内钉固定同侧股骨粗隆间和颈骨折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介绍边缘克氏针辅助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股骨粗隆间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6月,采用边缘克氏针临时固定辅助的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伴同侧股骨颈骨折1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闭合牵引复位,其中2例加行有限切开复位。术中确保二处骨折复位均满意后,采用多枚经皮克氏针于股骨近端皮质骨边缘行临时固定,确保骨折复位稳定及不影响髓内钉插入,随后按常规操作完成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确保骨折获得可靠内固定后取出克氏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置入内固定过程中未出现复位丢失,骨折端均复位良好,达到内侧阳性支撑;手术时间(70.00±8.06) min;出血量(113.64±42.25) 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软组织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5.91±6.09)分。影像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22.45±3.53)周,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或断裂,无骨折复位丢失、畸形愈合。[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而术中股骨近端皮质骨边缘克氏针的临时固定能确保髓内固定的有效完成,是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步骤。
季佳庆樊健王健张鑫袁锋
关键词:股骨近端髓内钉
桡骨极远端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 探讨桡骨极远端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采用手术治疗的12例桡骨远端“分水岭”以远的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AO/OTA分型:23B1 4例,23B2 3例,23C1 3例,23C3 2例;按骨折部位形态分为:单纯桡骨茎突骨折4例、单纯桡骨极远端骨折涉及关节面3例、茎突伴桡骨极远端关节面骨折3例、桡骨极远端关节面劈裂或塌陷2例.根据骨折类型及最小软组织损伤选择手术入路及复合内固定:单纯茎突骨折复位后选择单纯螺钉、克氏针或茎突钢板等固定;余骨折切开复位后采用复合内固定,配合“填塞、挤压”等效应确保最大程度牢靠固定、最小程度损伤血管、神经、肌腱及韧带等软组织.术后2周内观察创面及患腕软组织情况;术后3个月影像学评估骨折复位、愈合及内固定情况;术后12个月除对骨折愈合、内固定及骨关节炎情况进行影像学随访外,还对患者的腕关节疼痛、前臂旋转范围、握力、腕关节功能(DASH评分)等进行评估.结果 12例患者均获至少1年随访.术后2周切口愈合良好,无软组织感染、坏死及血管神经并发症.术后3个月影像学显示骨折均有效愈合,骨折复位无丢失,除2例患者背侧各有l枚克氏针松动部分退出,于术后2.5个月和2.8个月时取出外,余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12个月随访发现先前2例克氏针松动中的1例患者腕部出现轻中度疼痛、握力及腕关节功能较对侧明显下降,影像学提示关节面局部塌陷、呈创伤性关节炎.余11例患腕无明显疼痛,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范围及握力达到健侧的80%以上,DASH腕关节功能评分为7~15分(平均11.9分).结论 桡骨极远端骨折常规掌侧钢板无法有效固定;根据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情况采用的复合内固定能提供骨折复位后的牢靠固定、减少软组织损伤及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
樊健蒋波袁锋李山珠周家钤梅炯程黎明俞光荣
关键词:桡骨骨折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
后外侧入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34
2009年
目的评价后外侧入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8月对23例踝关节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其中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4例,旋后外旋型Ⅳ度1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7例。所有患者均同时有腓骨远段和后踝的骨折,其中17例存在内踝骨折,2例为单纯三角韧带损伤。同时对后外踝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外踝骨折处钢板放置于腓骨远端后侧,后踝骨折直接行螺钉或钢板固定。观察术后伤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同时按Oler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术后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23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伤口无裂开、坏死,除1例术后10d出现浅表感染,经积极换药及适量抗生素处理后愈合外,其余均愈合良好。l例术后出现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未做特殊处理,3个月后自行缓解。1例出现症状轻微的腓骨肌腱炎,骨折愈合取出钢板后症状消失。术后4~6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分平均为91分,优良率为95.6%。结论后外侧入路可同时完成后、外踝骨折的治疗,能在直视下对后踝进行有效复位及可靠固定。
俞光荣樊健周家钤李海丰杨云峰黄轶刚李兵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后外侧入路
一种股骨钢丝环扎引导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股骨钢丝环扎引导器,包括:两股骨导向器,两股骨导向器均呈“﹙”字型,两股骨导向器均为中空结构,两股骨导向器的一端相铰接,两股骨导向器相铰接的一端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一通孔,两股骨导向器的另一端均为平面端口...
李山珠樊健袁锋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