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鑫

作品数:17 被引量:89H指数: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骨折
  • 6篇远端
  • 6篇关节
  • 5篇远端骨折
  • 5篇钢板
  • 4篇掌侧
  • 4篇桡骨远端
  • 4篇内固定
  • 3篇桡骨远端骨
  • 3篇桡骨远端骨折
  • 2篇掌侧钢板
  • 2篇诊治
  • 2篇诊治进展
  • 2篇植骨
  • 2篇手术
  • 2篇锁定钢板
  • 2篇桡骨骨折
  • 2篇下尺桡关节
  • 2篇疗效
  • 2篇内骨折

机构

  • 17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无锡市新吴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张鑫
  • 13篇樊健
  • 11篇袁锋
  • 4篇李山珠
  • 4篇程黎明
  • 3篇周家钤
  • 3篇陈雷
  • 2篇俞光荣
  • 2篇张鑫
  • 2篇王健
  • 2篇郭秀武
  • 2篇袁锋
  • 1篇姚英
  • 1篇李春光

传媒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桡骨极远端骨折的钢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桡骨极远端骨折的钢板,包括:一钢板,钢板为一体式结构,钢板包括有:一桡骨钢板和一弧形板,弧形板设置在桡骨钢板的一端部,弧形板的宽度大于桡骨钢板的宽度,弧形板相对于桡骨钢板的另一端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
樊健袁锋张鑫李山珠
文献传递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诊治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位于腕关节的尺侧,是由三角纤维软骨及其周围韧带组成的结构复合体,是稳定下尺桡关节的重要结构。TFCC的外伤或退变性损伤是导致腕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临床腕关节损伤及疼痛的治疗中,TFCC病变的因素易被临床医师忽略,且缺乏系统正规的诊治,因而有时对患者腕关节损伤及疼痛的治疗疗效产生不利影响。文章就近年来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张鑫樊健
关键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关节镜下尺桡关节
桡骨远端C3型骨折植骨对掌侧钢板内固定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桡骨远端C3型骨折中,骨性结构的破坏常伴有干骺端分离、压缩、坍陷、骨量缺损。骨性结构重建及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的目标。随着能中和骨折端应力的掌侧低切迹锁定钢板的广泛使用,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升,但植骨能否进一步提高疗效现存在一定争议[1]。
张鑫李春光樊健袁锋
关键词:骨折端掌侧植骨预后关节功能恢复
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22年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创伤骨科自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采用单纯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使用Mimics 20.0软件对患者术前CT进行三维重建,筛选出伴背侧关节内骨块的患者66例,男31例,女35例;年龄23~78岁,平均53.4岁;桡骨远端AO分型:C1型17例,C2型22例,C3型27例。根据术后第2天及门诊随访X线结果判定背侧关节内骨块的移位情况,13例移位>2 mm为移位组,其余53例为未移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以及背侧骨块的解剖数据(术前总移位距离、横向宽度、纵向宽度、横纵比、高度、体积),分析其与背侧骨块发生移位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患侧、致伤原因、AO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术后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移位组患者均未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骨折均顺利愈合。移位组骨块术前总移位距离为(10.0±1.3)mm,高于未移位组的(7.8±1.5)mm;移位组骨块横向宽度为(8.2±1.3)mm,低于未移位组的(10.8±2.3)mm;移位组骨块横纵比为1.2±0.2,低于未移位组的1.4±0.2;移位组骨块体为(690.5±201.4)mm3,低于未移位组的(995.8±295.0)mm3;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背侧关节内骨块的术前总移位距离、横向宽度、横纵比、体积是掌侧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的危险因素。
季佳庆王健王健张鑫张鑫
关键词:桡骨骨折关节内骨折
不同供体来源P5代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能力的差异性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不同供体来源的P5代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免疫调节功能的差异性。方法随机选取3株不同供体的hUC-MSCs培养至P5代并检测其表面标志物、细胞周期及分化能力。将P5代hUC-MSCs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直接接触培养,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供体来源的hUC-MSCs对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效果。收集P5代细胞上清液加入到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的培养体系中检测BV2细胞的存活率。多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供体来源的P5代hUC-MSCs实验组中淋巴细胞增殖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47.47±2.48)%比(23.83±0.96)%,(16.33±0.50)%,(16.23±1.02)%,F=312.96,P<0.01];实验组中Th1细胞亚群的增殖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5.48±0.20)%比(3.23±0.04)%,(4.49±0.08)%,(3.82±0.05)%,F=143.072,P<0.01];实验组中Th17细胞亚群的增殖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1.33±0.06)%比(0.85±0.01)%,(1.00±0.01)%,(0.76±0.02)%,F=161.762,P<0.01];实验组中BV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0±0.00)%比(15.92±0.02)%,(12.91±0.011)%,(79.86±0.08)%,F=168.85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Treg细胞增值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8.07±0.33)%比(11.47±0.57)%,(11.87±0.64)%,(11.57±0.72)%,F=28.079,P<0.01]和对TNF-α分泌量的抑制效果(360.74±7.98比24.24±0.44,27.90±0.90,34.89±1.90,F=3224.6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供体来源的P5代次hUC-MSCs均有分化潜能,但免疫调节能力存在差异,在临床应用中应先对hUC-MSCs进行筛选以保证免疫调节能力的有效性。
吴天韵邢忠刚解华晓张鑫陈雷程黎明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
边缘克氏针辅助髓内钉固定同侧股骨粗隆间和颈骨折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介绍边缘克氏针辅助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股骨粗隆间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6月,采用边缘克氏针临时固定辅助的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伴同侧股骨颈骨折1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闭合牵引复位,其中2例加行有限切开复位。术中确保二处骨折复位均满意后,采用多枚经皮克氏针于股骨近端皮质骨边缘行临时固定,确保骨折复位稳定及不影响髓内钉插入,随后按常规操作完成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确保骨折获得可靠内固定后取出克氏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置入内固定过程中未出现复位丢失,骨折端均复位良好,达到内侧阳性支撑;手术时间(70.00±8.06) min;出血量(113.64±42.25) 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软组织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5.91±6.09)分。影像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22.45±3.53)周,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或断裂,无骨折复位丢失、畸形愈合。[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而术中股骨近端皮质骨边缘克氏针的临时固定能确保髓内固定的有效完成,是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步骤。
季佳庆樊健王健张鑫袁锋
关键词:股骨近端髓内钉
腕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 探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腕关节镜辅助下修复治疗的合理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同济医院骨科2014年4月—2016年5月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16例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损伤均涉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破坏且合并周围组织损伤.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7~74(44.1±17.4)岁;按AO/OTA分型,B2型2例,B3型3例,C1型3例,C2型4例,C3型4例.均采用微创切口结合腕关节镜辅助复位关节内外骨折、修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及腕骨间韧带、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等内固定,根据腕关节镜下关节面平整度及下尺桡关节面骨性匹配度等情况进行骨折复位调整、软骨清理及缺损处微骨折等处理.术后2周内观察创面愈合及患腕软组织情况;术后3个月影像学评估骨折复位、愈合、腕骨间排列、下尺桡关节匹配、内固定情况等,并行腕关节疼痛VAS;术后12个月除观察上述指标外,还对患者的前臂旋转范围、握力及上肢功能(DASH)进行评估.结果 16例患者术后随访15~72(32.1±9.2)个月.术后2周切口愈合良好,无软组织感染、坏死及血管神经并发症.术后3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均有效愈合,骨折复位无丢失,腕骨间排列及下尺桡关节匹配良好,患腕关节无明显疼痛;其中1例患者背侧1枚克氏针松动部分退出于术后2.5个月取出,余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12个月随访发现先前1例克氏针松动患者腕部出现轻中度疼痛,其握力及腕关节功能较对侧明显下降,影像学提示关节面局部塌陷呈创伤性关节炎改变;余15例患者患腕无明显疼痛,腕骨间排列及下尺桡关节匹配良好,影像学无骨关节炎表现,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范围及握力良好,DASH上肢功能平均评分为(11.3±3.5)分.结论 复杂桡骨远端骨折表现为高暴力所致的关节面等骨结构合并一种或几种周围组织的严重损伤;采用腕关节镜辅
樊健张鑫毛也然郭秀武袁锋谢仁国
关键词:桡骨骨折关节镜腕损伤
一种用于髌骨骨折术中内固定置入的定向导航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髌骨骨折术中内固定置入的定向导航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一种用于髌骨骨折术中内固定置入的定向导航装置包括呈弧形设置的夹持体,夹持体的一端设置有手柄架,另一端设置有弯钩,同时,手柄架上设置有与...
樊健张鑫袁锋李山珠周家钤
文献传递
低位肱骨远端骨折的手术策略与治疗效果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低位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手术策略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经手术治疗的16例新鲜肱骨鹰嘴窝以远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骨折形态呈肱骨头冠状面骨折、部分合并肱骨滑车及后髁骨折。按Dubberley分型,Ⅰ型9例、Ⅱ型3例、Ⅲ型4例。根据骨折类型及形态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单纯肱骨头冠状面骨折或合并滑车骨折的骨折面较稳定的患者采用外侧入路,行单枚或多枚埋头螺钉固定;肱骨头冠状面骨折合并滑车粉碎性骨折、骨折面移位明显者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行后外侧锁定钢板及埋头螺钉复合内固定。术后2周观察创面、软组织恢复情况。术后3、6、12个月行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复位愈合、内固定位置、骨关节炎等情况及肘关节活动范围,末次随访采用Mayo评分系统评估肘关节功能,对不同Dubberley分型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1±9.2)个月(范围:15~39个月)。术后2周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软组织感染、坏死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影像学检查提示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复位无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6个月1例患者出现异位骨化,经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后缓解,1例术后出现尺神经炎症状,将长螺钉取出并松解尺神经后症状缓解。12个月随访时均未出现骨关节炎影像学表现,患者肘关节的最大屈曲角度为(120.4±11.2)°,最大背伸角度为(5.5±1.9)°。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为(88.7±9.1)分,其中优11例、良4例、一般1例。DubberleyⅠ型患者Mayo评分为(90.1±3.7)分,Ⅱ型患者Mayo评分为(89.7±4.6)分,Ⅲ型患者Mayo评分为(84.5±5.8)分,三种分型患者的Mayo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4.02,P>0.05)。结论根据低位肱骨远端骨折患�
樊健季佳庆张鑫郭秀武姚英周家钤李山珠袁锋俞光荣程黎明
关键词:肱骨骨折内固定器冠状面
钢板前置与上置内固定治疗青年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青年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5月32例行切开复位锁骨前置钢板内固定术的青年锁骨骨折病例,并与同时期34例青年锁骨骨折上置钢板内固定患者作对照。术中对游离较大骨折块以拉力螺钉固定、较小骨块以粗丝线固定。术后4周、8周、12周、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内固定、肩关节功能及钢板对皮肤顶压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36月,平均15.4个月。患者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坏死及血气胸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前置钢板组的手术时间平均(50.2±14.5)min、总出血量平均(99.1±25.3)ml、骨折愈合时间(16.2±8.3)周、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平均评分(87.3±4.5)分;上置钢板组的手术时间平均(47.6±16.5)min、总出血量平均(110.0±27.1)ml、骨折愈合时间(15.0±5.5)周、术后12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平均(89.8±6.5)分,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置钢板组1例术后2个月出现骨折轻度上下移位,内固定部分松动,局部制动后术后6个月轻度畸形愈合,3例女性患者术后1个月起诉钢板顶压皮肤突出引起生理及心理不适。前置钢板组1例延迟愈合,相对制动后术后10个月愈合,无钢板顶压皮肤导致的生理及心理不适患者。[结论]前置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年锁骨骨折在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同时能有效减少钢板顶压皮肤导致的不适及促进美观,是治疗青年锁骨骨折的一种良好选择方法。
樊健张鑫袁锋李山珠周家钤程黎明俞光荣
关键词:锁骨骨折青年疗效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