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云
- 作品数:37 被引量:1,120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媒体监督与控股股东侵占——一个理论框架被引量:8
- 2015年
- 本文利用随机动态优化工具建立理论模型,对媒体监督与控股股东侵占行为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控股股东侵占损害中小股东福利,增大公司风险;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自身福利产生双重效应——财富分配效应和资产减值效应,控股股东最优侵占比例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弱;提高媒体对控股股东侵占现象反应的敏感性,增强曝光力度,能够迫使控股股东更加重视自身声誉,减少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控股股东与媒体的合谋会使其更加大胆地通过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提高自身福利.
- 孟庆斌汪昌云张永冀
- 关键词:媒体监督控股股东侵占福利
- 现代西方汇率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被引量:28
- 2003年
- 汇率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牵涉到的问题极为复杂,但无外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汇率的决定。浮动汇率制度下剧烈波动的汇率不仅影响到微观主体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内外均衡。汇率的决定、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成为国际金融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经典的汇率决定理论有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资产市场理论等等;其二是汇率制度。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日渐衰落,对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进行比较的研究日益繁荣。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问题更是引起了国际金融理论界的浓厚兴趣。如20世纪末的“害怕浮动”论和原罪论分别从崭新的角度阐释了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偏好。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理论总结和实证检验,在理清西方现代汇率理论发展脉搏的同时,剖析了宏观经济汇率模型在探索短期汇率变动规律方面的严重不足,揭示了汇率研究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以仓单流研究为核心的微观外汇市场结构分析必将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未来汇率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作者汪昌云教授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师从英国金融学家、世界银行顾问CHRS.JILBERK教授,于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受聘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多年来,一直潜心于金融?
- 汪昌云
- 关键词:汇率理论浮动汇率汇率制度固定汇率金融衍生品
- 赎回权的价值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研究——兼论“封转开”方案设计被引量:8
- 2006年
- 本文比较了封闭式基金与对等的开放式基金之间的差异,认为缺少赎回权是封闭式基金产生折价的主要原因。在一个具有完全择时能力的封闭式基金投资者的假设条件下,本文推导并证实了赎回权价值上限和隐含折价率下限计算公式。基于赎回权,本文提出了“封转开”方案设计的一个新思路,希望对市场上正在热烈讨论的“封转开”问题有所启示。
- 汪昌云王大啸
- 关键词:封闭式基金折价回望期权赎回权封转开
- 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改善了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被引量:39
- 2010年
- 本文实证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股改是否实现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目的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本文的研究发现,股改显著地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部分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而股改预期实现的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功能的改善是通过使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东形成共同的公司治理利益基础,提升大股东治理的正向作用,以及使机构投资者发挥更加积极的监督制衡作用,并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接管威胁实施创造条件得以实现的。股改对于改善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机制有效性作用更加显著。因而,本文的研究表明,股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最初预期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
- 汪昌云孙艳梅郑志刚罗凯
-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
- 构建服务实体经济的中国金融体系
- 2018年
-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阶段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 汪昌云
- 上市地点的差异会影响企业创新吗?——来自A股与H股的对比证据被引量:2
- 2023年
- 基于A股和H股上市公司2001—2020年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H股上市,A股上市会对公司创新产生额外的促进效应,但这主要体现在创新的数量而非质量上。机制检验表明,A股上市带来更大的融资规模,从而为研发投入的扩大提供了条件,有助于企业创新;而且,A股创新激励效应对非国有企业、技术性行业更加明显。
- 汪昌云钟腾罗吉罡
- 关键词:A股H股
- 金融市场化提高了农户信贷获得吗?--基于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31
- 2014年
-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如何影响农户的信贷获得。利用1999—2009年的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本文从资金配置效率、金融机构行为等多个角度刻画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发现金融市场化显著降低了农户从正规金融部门的信贷获得。从不同的贷款用途看,金融市场化主要降低了生产贷款中的农业生产贷款,对生活贷款则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从产业发展的视角进行剖析,发现金融市场化对农户正规信贷的抑制程度受产业投资机会的影响。农户所在地区的农业投资机会越大,正规贷款受抑制程度越低;反之工业投资机会越大,正规贷款受抑制程度越高,说明金融市场化对农户信贷的抑制来源于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之间的资金转移。
- 汪昌云钟腾郑华懋
-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农户信贷信贷抑制
- 媒体的负面报道、经理人声誉与企业业绩改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被引量:165
- 2011年
- 即使没有外部监管部门的介入,理论上媒体的负面报道将引起普通民众的关注,形成对注重声誉的经理人行为的外部约束,从而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与公司下一期的业绩改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本文在实证分析中控制了影响企业业绩的各种潜在因素,因此企业下一期的业绩改善很大程度来自于注重声誉的经理人针对媒体负面报道进行的业绩改善。在上述意义上,本文为媒体的负面报道通过影响经理人声誉来扮演公司治理角色提供了间接的证据。本文的研究表明,媒体报道之所以成为我国实现公司治理目的可以借助的法律外制度不仅仅是由于媒体报道导致了行政机构的介入进而促使企业改正,同样可能由于媒体的负面报道将引起普通民众的关注而形成对注重声誉的经理人行为的外部约束。
- 郑志刚丁冬汪昌云
- 关键词:媒体报道公司治理
- 历史价量信息在价格发现中更有效吗?——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分析
- 本文通过对2001年-2011年上证指数数据进行投资策略模拟,研究历史价量关系信息在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发现中是否比纯粹的历史价格信息更有效。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比较代表历史价量信息的...
- 张永冀汪昌云华晨
- 关键词:SVARVARMACDEMV
- 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特质性波动率之谜
- 本文在信息经济学的框架下分析了“特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研究以特质性波动率包含未来盈利信息为假设建立相应的理性预期模型,证明了特质性波动率之谜随信息公开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利用1997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
- 汪昌云张宇飞
- 关键词:金融市场资产定价信息经济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