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姗

作品数:23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8篇口腔
  • 7篇免疫
  • 5篇涎腺
  • 5篇教学
  • 4篇蛋白
  • 4篇样癌
  • 4篇肿瘤
  • 4篇组织化学
  • 4篇细胞癌
  • 4篇鳞状
  • 4篇鳞状细胞
  • 4篇鳞状细胞癌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表皮
  • 4篇表皮样
  • 4篇表皮样癌
  • 3篇血管
  • 3篇肿瘤微环境

机构

  • 2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哈尔滨市第一...
  • 1篇黑龙江护理高...

作者

  • 23篇王姗
  • 17篇赵尔杨
  • 14篇施磊
  • 11篇孟琰
  • 7篇方明
  • 4篇郑金华
  • 2篇王鑫
  • 2篇倪红丽
  • 2篇徐欣
  • 2篇吕艳超
  • 2篇孙长生
  • 2篇徐欣
  • 1篇贺丽雅
  • 1篇于光
  • 1篇李海霞
  • 1篇刘洪文
  • 1篇李曙南
  • 1篇王晓龙
  • 1篇孙苗
  • 1篇李艳

传媒

  • 7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口腔医学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医学教育管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征、领域分布情况,分析其形成规律,并进一步阐述VM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106例OSCC石蜡标本,进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结合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反应)双重染色检测OSCC中是否存在VM。结果:在106例OSCC患者发现15.09%(16/106)存在VM。VM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有VM组的OS-CC分化程度低于无VM组OSCC(χ2/Z=2.03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SCC中存在VM,恶性度越高OSCC形成拟态的能力越强。血管生成拟态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血液供给,起到"替代供养器"的作用。
孟琰倪红丽赵尔杨施磊王姗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免疫组织化学PAS染色
DAPK1、hTERT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APK1、hTERT在93例OSCC组织及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OSCC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在OSCC浸润前沿中的作用。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DAPK1的表达显著高于OSCC组织中DAPK1的表达,且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DAPK1的表达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OSCC浸润前沿组织中DAPK1的表达低于非前沿部分(P<0.05),而DAPK1的表达与OSCC浸润前沿的IFG总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癌旁正常组织中hTERT的表达显著低于OSCC组织中hTERT的表达(P<0.05),且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hTERT的表达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OSCC浸润前沿组织中hTERT的表达高于非前沿部分(P<0.05),且与OSCC浸润前沿的IFG总分有关(P<0.05)。DAPK1、hTERT的表达均与OSCC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特别是其前沿组织中DAPK1的表达显著下调和hTERT的表达明显上调,可能通过阻碍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共同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分化和浸润。
孙长生王姗施磊孟琰赵尔杨
关键词: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口腔鳞状细胞癌
声动力疗法刺激肿瘤微环境中CD80与CD86表达的研究
2015年
[目的]检测声动力治疗(sonodynamic therapy,SDT)对B16F10荷瘤鼠模型中肿瘤微环境T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以2.0W/cm2超声强度结合250mg/kg 5-氨基酮戊酸(5-ALA)治疗B16F10荷瘤鼠,测量不同实验组小鼠体重及肿瘤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瘤微环境中CD80、CD86、IFN-γ和TNF-α表达情况。[结果]与其他组相比,SDT组肿瘤体积缩小更加显著,体重变化无差异;SDT组CD80、CD86、IFN-γ和TNF-α均出现表达增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DT能够加强T细胞共刺激分子的CD80、CD86的表达,促进抗肿瘤免疫的发生。
谷传文王姗郑金华刘明
关键词:声动力治疗肿瘤微环境
从细胞因子角度看肿瘤微环境对免疫细胞及肿瘤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近年来,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影响的研究逐渐深入,肿瘤微环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细胞的变化,此变化过程与细胞因子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来自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在体内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肿瘤的演进转归过程,发挥协同或拮抗效应。尽管它们自身并不具备明确的抗瘤或者抑瘤能力,但却是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细胞信息交换的桥梁。因此针对细胞因子的合理引导可能是抗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环节。文章就细胞因子影响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变化以及加强肿瘤细胞遗传不稳定性并破坏肿瘤细胞DNA的机制进行综述。
王姗郑金华孟琰孙长生王鑫苏艳国赵尔杨
关键词:免疫细胞肿瘤细胞肿瘤微环境细胞因子
龈沟液β_2-m水平表达在慢性牙周炎活动期的临床意义
2008年
贺丽雅赵尔杨于光倪红丽徐欣王姗李曙南
关键词:Β2-M龈沟液活动期Β2-微球蛋白牙周炎患者细胞合成
Paxill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2011年
目的:探讨Paxillin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分析47例SACC的Paxillin表达,并统计学分析Paxillin与SACC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Paxillin表达与SACC病理学分型、局部复发和患者生存率无明显相关,而与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结果提示Paxillin的过度表达在SACC中常见,其过度表达与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可能与SACC的细胞增殖及癌转移相关,从而促进SACC的远处转移;Paxillin可作为预后指标来预测SACC的远处转移,指导临床治疗。
王姗赵尔杨方明施磊徐欣
关键词:涎腺肿瘤PAXILLIN免疫组织化学
口腔黏膜癌中HIF-1a、VEGF表达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a)及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ity,MVD)、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30例口腔黏膜癌组织中的HIF-1a、VEGF和CD34的表达。结果:HIF-1a、VEGF的表达与肿瘤MVD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HIF-1a、VEGF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无关。结论:口腔黏膜癌中HIF-1a、VEGF的异常高表达与MVD呈正相关,且两者可视为影响口腔黏膜癌预后的因素。
赵尔杨王姗施磊方明徐欣
关键词:口腔黏膜癌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形成
研究导向型教学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22年
研究导向型教学是“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强调信息化时代“教”与“学”的新关系与新模式。文章根据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特点,实施以研究导向教学模式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包括以口腔疾病病例为基础、问题为导向的理论授课;口腔癌为专题、研究导向型教学方式;专家讲座和网络资源补充的混合教学模式。综合以上教育、教学方式较好地激发口腔医学研究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对口腔组织病理学学习兴趣,并提高医学生医学科学探索动力,提高准医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人文情怀,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习目标,并为准医生形成终身学习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王姗
关键词: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改革混合教学住院医师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微血管密度与bFGF、Hpa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检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growth fibroblast factor,bFGF)、乙酰肝素酶(Heparanse,Hpa)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并探讨三者之间与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42例MC中bFGF、Hpa的表达,并以正常涎腺组织作对照;用CD34标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MVD。结果:bFGF、Hpa的表达与肿瘤MVD呈显著正相关(P<0.001)。bFGF、Hpa和肿瘤MVD与MC的大小、TNM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远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MC中bFGF、Hpa的异常高表达与MVD呈正相关,且两者可视为影响MC预后的因素。
方明赵尔杨王姗施磊徐欣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黏液表皮样癌涎腺微血管密度
整合素αvβ6:一种新的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潜能指标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整合素αvβ6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Image Pro Plus 6.0软件分析OSCC内αvβ6的IA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癌组织的胞膜及胞浆中广泛出现αvβ6着色,而在正常口腔黏膜和良性上皮肿瘤中αvβ6不表达或弱表达。高、中及低分化癌中αvβ6的IA值分别为74.0128、132.892、259.432。αvβ6的表达在分化程度和肿瘤细胞活性方面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ανβ6的表达强弱与细胞的侵袭或者异质间粘附密切相关,其表达的强弱可以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与转移的一种指示剂。
陈彦李海霞王姗马奔陈东孙苗方明郑金华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整合素侵袭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