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宁

作品数:9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3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遗址
  • 3篇同位素
  • 3篇胶原
  • 2篇同位素分析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小双桥遗址
  • 2篇胶原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研究
  • 1篇氧同位素
  • 1篇氧同位素分析
  • 1篇野外考察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分析
  • 1篇鱼类
  • 1篇鱼类化石
  • 1篇岳石文化
  • 1篇战国
  • 1篇三维重建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河南省文物考...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古脊椎动物与...

作者

  • 9篇王宁
  • 5篇宋国定
  • 4篇胡耀武
  • 4篇王昌燧
  • 2篇侯亮亮
  • 2篇李宏飞
  • 1篇杨瑞平
  • 1篇刘娟
  • 1篇吕鹏
  • 1篇崔剑锋
  • 1篇张弥曼
  • 1篇肖体乔
  • 1篇杨益民
  • 1篇邓涛
  • 1篇谷舟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原文物
  • 1篇核技术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四川动物
  • 1篇大众考古
  • 1篇中国鱼类学会...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古骨可溶性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重建古食谱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当前在古食谱研究中,胶原蛋白(不可溶性)的提取,主要采用明胶化法.然而,胶原蛋白的直接降解产物——可溶性胶原蛋白,常常予以忽视并摒弃.本文通过凝胶层析,分管提取了古骨的酸提取液,从中分辨出三个峰,对各峰提取物的C和N含量,C/N摩尔比值及稳定同位素比值进行分析,并与对应的不可溶胶原蛋白(ISC)进行了比较,以探讨可溶性胶原蛋白(SC)在古食谱研究中的可行性.三个峰中,第二峰(保留时间在17.5~27.5 min)峰形最为平缓,表明其所含蛋白质的分子量不一致;其各管提取物,在C和N含量,C/N摩尔比值上与ISC最为接近.基于以上发现,可以看出,第二峰提取物即为SC.更为重要的是,两种蛋白的δ13C值和δ15N值均相近.具体而言,C/N摩尔比值落于正常范围的SC,与对应的ISC相比,δ13C差异的平均值仅为(0.3±0.2)‰(N=2),δ15N值大约相差(0.6±0.1)‰(N=2);而C/N摩尔比值稍高于正常范围的SC,与对应的ISC相比,δ13C差的平均值也仅为(0.4±0.1)‰(N=2),δ15N值也约相差(0.3±0)‰(N=2).这些差异,远低于δ13C和δ15N值在食物链营养级之间的差异(δ13C约为1‰~1.5‰,δ15N值约为3‰~5‰),表明SC与ISC具有相似的性质,其C和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古食谱研究中极具应用价值.
王宁胡耀武侯亮亮杨瑞平宋国定王昌燧
关键词:凝胶层析稳定同位素分析
青藏高原昆仑山口盆地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的鲤科和鳅科鱼类化石
2006~2007年,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4769 m的青海省昆仑山口盆地发现了大量鲤科(Cyprinidae)和鳅科(Cobitidae)鱼类化石,化石地点编号KL0607(N 35°38′09.0″,E 94°0...
王宁张弥曼刘娟
文献传递
西藏自治区鸟类分布新纪录——蒙古沙雀
2014年
2012年7月8日,笔者在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札达县(北纬31°42′33.5″,东经79°42′31.2″,海拔4251m)进行野外考察期间,拍摄到一只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经鉴定为燕雀科Fringillidae的蒙古沙雀Rhodopechysmongolicus雄鸟。此鸟体羽以沙褐色为主,腹部色淡;眉纹、喉部和胁部沾粉红色;初级飞羽黑褐色染橙红色外缘,
王宁邓涛
关键词:鸟类野外考察西南部雀形目粉红色褐色
古蛋白质研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各地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使越来越多的人类遗迹遗物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探索人类起源进化和古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研究基础;同时生命科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取得的巨大进步,使得以生物大分子为代表的研究成为当今自然科学领域的热点,相关实验技术也愈加成熟;此外,
王宁
关键词:考古学蛋白质田野考古工作分子生物学生物大分子
古骨胶原的氧同位素分析及其在先民迁徙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5年
古骨中的O同位素分析可以揭示先民和动物的饮用水来源,复原其所处的古环境,可为探索先民的来源地和迁徙状况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选取中国商代都邑级别的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的17例动物和先民骨骼,在C、N稳定同位素分析食物结构的基础上,利用O稳定同位素分析,对动物物种间δ18O值的差异状况与饮用水来源、代谢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关系,以及先民δ18O值的差异原因和身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种属动物骨胶原的δ18O值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这些差异与个体饮食中C3和C4食物比重的关系不大,更多地是受饮用水中δ18O值与新陈代谢方式(反刍和非反刍)的影响,反刍类动物明显高于非反刍类动物.此外,遗址中先民的δ18O值也有较大差别,表明这些先民生前可能至少来自2个区域,Ⅴ区丛葬坑H66中埋葬的先民相比Ⅸ区地层中的部分先民,来自于更接近海洋的地区.结合古文献和考古资料,推测Ⅴ区丛葬坑H66中埋葬的先民极有可能是东夷族人.
王宁李素婷李宏飞胡耀武宋国定
关键词:小双桥遗址商代
古骨中可溶性、不可溶性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C、N稳定同位素比较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提取考古遗址出土的人和动物骨中的不可溶性胶原蛋白(ISC),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是目前古食谱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然而,对于无法提取出ISC的骨样,古食谱的重建也就无从谈起。之前,我们通过凝胶层析法,首次成功提取出古骨中ISC的降解产物——可溶性胶原蛋白(SC),并发现:SC与ISC的C、N稳定同位素比值相似,同样可以应用于古食谱研究。为进一步探明两者稳定同位素相似的机理,本文选取更多的古骨样品,开展了SC和ISC的元素含量、稳定同位素值和氨基酸组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C与ISC的总氨基酸组成,完全符合I型胶原蛋白的特点。此外,SC与ISC相比,8种必需氨基酸组成,非常接近,变异范围仅为0.25%(n=3);而11种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则变化稍大(0.90%,n=3)。显然,不同性质氨基酸含量的少许差异,是造成两种蛋白C、N稳定同位素相似但不相同的主要原因。
王宁胡耀武宋国定王昌燧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氨基酸组成
申明铺遗址战国至两汉先民食物结构和农业经济的转变被引量:20
2012年
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显示,战国(475~221BC)至两汉(206BC~220AD)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基本格局发生了明显改变,即以稻粟农业为主转为稻粟麦农业.然而,在此阶段先民食物结构的演变及其与农业经济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却缺乏相应的认识.为此,我们对河南淅川申明铺遗址出土的人骨和兽骨进行了C和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排除异常的δ13C和δ15N值后,两汉先民的δ13C均值((16.7±0.8)‰,n=15)明显低于战国先民的相应值((12.7±0.8)‰,n=14),两者差异极其显著,这与两汉时期的先民普遍种植水稻和小麦,尤其是小麦的大量推广,密切相关;两汉时期先民δ15N值的变异范围(6.6‰~9.3‰),也小于战国先民(6.2‰~10.4‰),暗示两汉先民较战国先民的肉食来源更为接近.战国至两汉时期先民食物结构的变化,当为两汉时期更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利农政策的实施及新农业工具的出现所致.
侯亮亮王宁吕鹏胡耀武宋国定王昌燧
关键词:食物结构农业经济
显微CT在早期釉砂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周倗国出土釉砂珠为例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同步辐射显微CT、XRD和EDXRF对西周倗国墓地出土的一枚釉砂开展无损分析,探讨该枚釉砂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此釉砂珠的石英胎质较为致密,胎料为研磨很细的石英颗粒,与西方釉砂的内部结构相差较大,暗示该样品不是从西方输入。此釉砂珠的制作工艺为,首先围绕圆柱形内芯制作石英胎,然后施釉,烧制后去除内芯;这种工艺可能受当时青铜器铸造工艺和原始瓷制作工艺的影响。显微CT无损分析釉砂的内部结构的优越性,显示其在釉砂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谷舟谢尧亭杨益民王宁肖体乔王昌燧
关键词:三维重建
小双桥遗址岳石文化风格陶器成分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能量散射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显示,小双桥遗址所出岳石文化风格陶器与该遗址所出二里冈文化的相关器类在原料选择上呈现出相似的规律性特征,应为熟悉岳石文化制陶技术者在郑州地区制作的陶器。
李宏飞李素婷崔剑锋王宁曾晓敏宋国定
关键词:小双桥遗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