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强
- 作品数:29 被引量:224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伊贝沙坦与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的方法 ,比较伊贝沙坦 (Irb)与苯那普利 (Ben)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70例 2 4h平均舒张压 (DBP)≥ 85 m m Hg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 1wk药物洗脱期、2 wk安慰剂期后 ,随机服用 Irb15 0 mg/d,qd或 Ben10 m g/ d,qd。 4wk末坐位 DBP≥ 90 m m Hg者剂量分别加量至 Irb30 0 mg/ d,qd或 Ben2 0 mg/ d,qd,继续服用4wk。分别观察安慰剂期末和 8wk末的 2 4h ABPM值和实验室检查值的变化。结果 :8wk末 Irb组 2 3例中需服 30 0 mg者占 75 % ,Ben组 2 5例中需服 2 0 mg占 85 %。 2组用药后各时点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可保持血压的昼夜节律。 SBP/ DBP下降值在 2 4h、日间 (6 :0 0~ 2 2 :0 0 )、夜间 (2 2 :0 0~ 6 :0 0 ) Irb组分别为 (16 .2± 11.8) / (10 .0± 7.9)、(18.2± 6 .2 ) / (11.6± 4.5 )、(11.8± 4.0 ) / (7.0± 2 .7) mm Hg;Ben组分别为 (9.9± 10 .4) / (5 .1± 5 .7)、(11.1± 3.4) / (6 .3± 2 .9)、(4 .6± 4.9) / (2 .8±4.1) mm Hg。DBP下降值组间比较 P<0 .0 5 ;SBP下降值组间比较 P>0 .0 5。 2组降压 T/ P均大于 5 0 %。Ben组咳嗽发生率9% ,而 Irb组无。结论 :Irb降压幅度好于 Ben。两药降压的同时均不影响血压昼夜节律 ,降压 T/
- 黄洁李一石孙兴昌张朝阳王水强
- 关键词:动态血压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
- 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评价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方法评价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谷/峰比值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的方法,5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1周药物洗脱期,2周安慰剂期后,服用氯沙坦50mg,每日一次。 4周末坐位舒张压≥90 mmHg者,加量至氯沙坦 100mg,每日一次继续服用4周。于安慰剂期末及治疗8周末各行ABPM和实验室检查一次。结果:ABPM结果显示8周末较安慰剂期末于24h、日间(6:00-22:00)、夜间(22:00-6:00)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11.0±9.5/6.8.8±5.8)、(11.5±10.8/7.0±6.2)、(10.2±9.5/6.6±7.0)mmHg。降压T/P值SBP为74.5%, DBP为75.5%。有头晕2例,无咳嗽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氯沙坦50-100mg,每日一次可以维持24h降压疗效,耐受性好。
- 黄洁李一石贾友宏王水强张云王莉宋珍
- 关键词:高血压氯沙坦动态血压监测药物治疗
- 生物等效性研究的一般原则与特殊问题被引量:5
- 2010年
- 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正式颁布的所有针对个体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建议,本文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生物等效性研究的一般原则、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希望对中国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设计和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王水强赵建中
- 关键词:生物等效性
- 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6
- 1999年
- 目的评价氯沙坦(losartan,LOS)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E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轻中度EH患者[坐位舒张压(SiDBP)90~114mmHg(1mmHg=0133kPa)],一组采用随机、双盲8周的平行对照,另一组服LOS采用开放的8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24周的诊室血压研究。经1周药物冲洗期及2周安慰剂期后,服双盲药LOS(61例)50mg/d或对照药赖诺普利(lisinopril,LIS)(62例)20mg/d,于4周末SiDBP>90mmHg者剂量增加至LOS100mg/d或LIS30mg/d,继续服用4周。于服安慰剂期末及治疗2、4、6、8周末测诊室血压、心率(HR)并记录症状、体征;于服安慰剂期末及治疗8周末行ABPM各1次。结果双盲对照组8周末有效率LOS组656%,LIS组74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周末LOS组SiSBP/SiDBP下降(159±121/109±75)mmHg,LIS组下降(145±153/123±81)mmHg。2、4、6、8周末血压下降值,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4周开放组(20例?
- 黄洁郭冀珍陶萍许莹贾友宏贾友宏樊朝美孙兴昌
-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疗法氯沙坦疗效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4
- 2000年
- 目的 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观察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及治疗DC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例DCM伴中或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 (10例 )和安慰剂组 (5例 )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隔日加用rhGH和安慰剂 ,治疗 3个月前、后记录观测指标 ,以二维超声心动图及运动耐量试验评价心功能。结果 rhGH 4 5IU治疗 3个月后DCM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由用药前的 (5 8 2± 7 7)mm缩小至用药后的 (5 4 5±9 2 )mm(P <0 0 1)。左室射血分数由用药前的 (2 7 7± 7 0 ) %增加至用药后的 (39 7± 8 5 ) % (P <0 0 1)。运动持续时间较用药前延长 (P <0 0 1) ,表明rhGH可以提高运动耐量。结论 初步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基因重组分泌型人生长激素对DCM心力衰竭患者具有一定的改善心功能作用 ,近期内未发生需终止试验的不良反应。
- 樊朝美黄洁陶萍崔华东郭素芳王水强王浩龚培赵桂英刘延玲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生长激素RHGH
- 抗高血压药物降压谷峰比率计算的方法学研究被引量:7
- 1998年
- 目的:探讨计算降压谷峰比率的可靠方法。方法:3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安慰剂2周后,随机分入氨氯地平(AM)组(n=16)与硝苯地平控释片(NI)组(n=17)治疗4周。以诊室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评价降压效果,采用不同方法计算降压峰值、谷值、谷峰比率。结果:两组血压均显著降低。不同方法计算的峰值间差异较大。以2小时时段法及在24小时内计算的2小时峰值较大,降压峰值及达峰时间的个体变异均较大。不同方法计算的谷值间无显著差异。AM组总体方法计算的收缩压、舒张压谷峰比率分别为63%、55%,个体方法计算的收缩压、舒张压谷峰比率分别为(30±42)%、(25±48)%;NI组总体方法计算的收缩压、舒张压谷峰比率分别为85%、81%,个体方法计算的收缩压、舒张压谷峰比率分别为(55±34)%、(52±42)%。结论:降压峰值及达峰时间的个体间变异均较大,在24小时内计算2小时峰值是较可靠的方法,总体计算法高估谷峰比率,个体计算法较好。
- 王水强贾友宏陶萍
- 关键词:降压药高血压药物疗法
-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4
- 1996年
- 应用诊室血压(CBP)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方法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NI)与氨氯地平(AM)的疗效、最大效应时间、降压效应谷/峰比率(降压T/P)及不良反应。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法。研究对象均先服安慰剂每日1片,共2周。NI组15例,初始剂量为30mg/d、晨8时服,1周末有6例因未达显效而增量为60mg/d,全程共4周。AM组15例,均为5mg/d,共4周。在服安慰剂期末及治疗1、2、4周末测CBP、心率并记录症状、体征;于服安慰剂期末及治疗2、4周末各行24小时ABPM1次。CBP结果显示4周末总有效率NI组100%,AM组8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M组治疗2、4周末DBP分别下降1.5±0.7kPa(11.3±5.4mmHg)、1.9±0.7kPa(14.1±5.4mmHg),P<0.05,而NI组治疗2、4周血压下降值间差异无显著性。ABPM结果显示两组药后血压负荷均降低,各时点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均可保持血压的昼夜时辰节律,但NI组疗效略优于AM组;两组降压T/P均大于50%,而NI组略高于AM组。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NI组不良反应略多于AM组。本研究结果表明,NI30~60mg/?
- 王水强陶萍陶萍诸骏仁
- 关键词:高血压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
- 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盐酸苯那普利 (BenazeprilHydrochloride)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ability ,HRV)的影响。方法 2 1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苯那普利 (10~ 2 0mg/d ,8周 ,n =2 1)前后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 苯那普利使HRV时域指标SDNNI轻度降低 ,SDNN、SDANN ,rMSSD和频域指标HF轻度增加 ,频域指标TF ,LF和LF/HF明显降低。结论 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同时 ,对心率变异性产生有益的作用。
- 孙兴昌张朝阳黄洁樊朝美贾友宏王水强李一石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盐酸苯那普利心律变异性EH
- 西立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西立伐他汀 (cerivastatin)治疗国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试验。所有入选者停止其他降脂治疗且饮食控制达美国心脏协会I级 (AHA STEP I)或其相应标准 ,满 4周后 ,接受单盲安慰剂治疗5周 (A期 )。安慰剂期后 ,470例患者随机接受西立伐他汀 0 1mg (n =119)、0 2mg (n =117)、0 3mg(n =116 )或安慰剂 (n =118)治疗 8周 ,每日 1次睡前服药 (B期 )。在B期末 ,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LDL C)较基础值降低≥ 2 0 %的患者继续接受其随机剂量的西立伐他汀或安慰剂治疗 16周 (C期 ) ,以评价长期安全性。治疗前、中、后测定血清血脂指标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 西立伐他汀 0 1mg、0 2mg、0 3mg组治疗 8周与治疗前比较 ,总胆固醇 (TC)分别下降 15 84%、19 0 5 %及 2 1 81% (P均 <0 0 1) ,LDL C分别下降 2 1 83 %、2 6 2 3%及 2 9 6 8% ,(P均 <0 0 1) ,甘油三酯 (TG)分别降低 8 14%、11 11%及 11 5 4% (P均 <0 0 1)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分别升高 (0 0 80± 0 16 0 )、(0 0 86±0 146 )及 (0 0 76± 0 147)mmol/L (P均 <0 0 1)。西立伐他汀 0 2mg、0 3mg降低LDL C的能力在女性强于男性 ,0 2mg?
- 王水强贾友宏陶萍吴学思余霞君陶寿淇
- 关键词: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药物疗法西立伐他汀
- 化学药品临床研究常见问题简析
- 在药品开发研制过程中,临床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药品研发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就化学药品临床研究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类简析.
- 王水强
- 关键词:化学药品药品审评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