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鹏 作品数:20 被引量:142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术期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8年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改善脑血流供应,预防缺血性脑卒中[1]。但是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方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本身存在一定的围术期死亡、缺血性卒中和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风险,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围术期安全性受到威胁,也影响手术对脑缺血事件的预防效果。 白鹏 郭向阳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缺血性脑卒中 围术期死亡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目的:在长期服用NSAIDs患者中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以判断根除Hp是否能够改善NSAIDs相关胃黏膜损伤情况及其相关症状。方法:71例既往无消化性溃疡或消化道出血史的长期服用NSAIDs患者,年龄在... 白鹏 周丽雅 林三仁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 非甾体抗炎药 胃黏膜损伤 临床症状 老年与中青年发病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老年和中青年发病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在临床表现、内镜、病理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方法 对1994-2010年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178例U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老年组(≥60岁发病)27例及中青年组(<60岁发病)151例,比较两组在临床表现、内镜、病理以及主要实验室检查、病情严重程度分型、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异同. 结果 老年组男性21例,女性6例;中青年组男性83例,女性68例,老年组中男性比率(77.8%)高于中青年组(55.0%)(P<0.05);两组初发型和慢性复发型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腹痛比率(44.4%)低于中青年组(78.8%)(P<0.05).肠镜下病变分级:老年组Ⅰ、Ⅱ级比率(70.4%)明显高于中青年组(39.9%),Ⅲ~Ⅳ级比率(29.6%)明显低于中青年组(60.1%)(P<0.05);两组间病变范围、特征性病理表现、诱导缓解的常用药物及治疗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同中青年发病的UC患者比较,老年发病的UC患者中男性比率明显升高,腹痛相对少见,内镜下病变相对较轻. 赵萍 李传凤 吕愈敏 顾芳 白鹏脑氧饱和度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7年 近红外线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02)是一种新型的局部脑氧供需平衡的监测方法。目前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大血管手术、心脏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胸外科手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就NIRS技术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李寒阳 白鹏 王涛 郭向阳关键词:脑氧饱和度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中血压调控与术后不良事件的关系 2017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EA)中血压调控水平与术后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254例CE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患侧颈动脉血流阻断期间血压变化率[(阻断后收缩压-术前收缩压),术前收缩压xmO%]分为A组(血压变化率0-20%;110例)和B组(血压变化率〉20%;144例)。以术后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及新发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为观察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术中血压调控与术后不良事件的关系。结果A组术后发生脑梗死4例、脑出血1例、心肌梗死1例、新发心律失常1例;B组术后发生脑梗死2例、脑出血2例、心肌梗死4例、新发心律失常1例。两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血流阻断后血压变化率并非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及新发心率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OR=1.271,95%CI为1.038~1.555)是术后新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2)。结论在常规血压调控范围内,CEA中颈动脉血流阻断期间血压控制与术后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及新发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无明显相关性;CEA中颈动脉血流阻断后最佳血压调控目标仍需进一步研究。 白鹏 李寒阳 李正迁 王涛 郭向阳关键词:血压调控 抗血小板药物所致消化道损伤及其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1年 抗血小板治疗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但其同时可引起消化道损伤,甚至消化道出血。临床中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更进一步增加了这些风险。如何在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中规范、安全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已成为临床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白鹏 周丽雅关键词:抗血小板治疗 消化道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 细菌16S rDNA荧光定量PCR法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 被引量:29 2008年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的粪便菌群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对象包括30名UC活动期、30名UC缓解期患者及22名正常对照,收集其粪便标本。根据细菌的16S rDNA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肠球菌属和大肠杆菌的特异性引物。待测粪便标本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测定16S rDNA拷贝数,分析不同细菌的数量。结果UC活动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粪便中双歧杆菌(8.45±0.92vs9.10±0.78)、乳酸杆菌(8.11±0.94vs8.69±0.55)数量明显减少(P<0.05),大肠杆菌(9.88±1.34vs9.71±0.92)和肠球菌(7.74±0.63vs7.61±0.49)无明显变化(P>0.05);而UC缓解期患者粪便中4种细菌数量(双歧杆菌9.15±0.81,乳酸杆菌8.51±0.80,大肠杆菌9.54±1.64,肠球菌7.90±0.46)均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UC活动期患者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而UC缓解期患者粪便菌群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提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具有UC遗传易感性个体发病的触发因素。 白鹏 吕愈敏 顾芳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结直肠腺瘤与患者血脂代谢水平 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血脂水平,明确血脂水平是否影响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同时分析不同血脂水平的腺瘤患者腺瘤发生部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腺瘤的患者纳入腺瘤组,将内镜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均无结直肠腺癌、结直肠手术史及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服用史,统计各组患者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腺瘤发生部位。结果:共有22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腺瘤组124人,男性77人,女性47人,平均年龄(56.5±10.7)岁,对照组103人,男性53人,女性50人,平均年龄(56.8±13.6)岁。腺瘤组甘油三酯水平(1.83±1.04)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54±0.86)mmol/L(P=0.022),腺瘤组HDL-C水平(1.05±0.32)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26±0.46)mmol/L(P=0.000),腺瘤组HDL-C降低者共73例,显著多于对照组44例(P=0.015),此外,甘油三酯升高组和HDL-C降低组患者近侧结肠腺瘤的发生率(39.8%、37.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8)。结论:高脂血症可影响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及血清HDL-C水平降低更为明显。由于血甘油三酯水平与饮食构成有关,因此,控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可能具有预防结直肠腺瘤发生的作用,同时甘油三酯升高组和HDL-C降低组患者近侧结肠腺瘤的发生率似乎较正常对照组为高,应继续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李传凤 李军 白鹏 吕愈敏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腺瘤 高甘油三酯 脂蛋白类 HDL胆固醇 高山滑雪比赛损伤风险和现场医疗救援 被引量:6 2020年 高山滑雪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一项风险性较高的竞技比赛项目,其比赛环境相对极端(低温、陡坡),损伤机制复杂,可能出现多部位的联合损伤,对医疗救援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高山滑雪医疗救援经验欠缺,并且缺乏具有高山滑雪医疗救援能力的专业医护人员。作者简述了高山滑雪的损伤风险、可能损伤部位、医疗救援团队构成、医疗救援流程以及我国高山滑雪医疗救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白鹏 周方关键词:高山滑雪 医疗救援 药物控制性降压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7 2012年 控制性低血压的概念最早由Cushing等于1917年提出,1946年由Gardner等运用于临床。近年来内窥镜、显微镜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手术中,这类手术常面临手术部位深、视野小、止血困难的问题,需要在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以减少出血、保障手术视野清晰,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这项技术的发展。 白鹏 贾东林关键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