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虹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树鼩
  • 3篇毒素
  • 3篇鼠肝
  • 3篇曲霉毒素
  • 3篇黄曲霉
  • 3篇黄曲霉毒素
  • 3篇黄曲霉毒素B...
  • 3篇肝癌
  • 3篇MCM7
  • 3篇大鼠肝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枯否细胞
  • 2篇基因
  • 2篇癌组织
  • 2篇CYCLIN...
  • 2篇病毒
  • 2篇大鼠肝癌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机构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秦虹
  • 3篇阮萍
  • 3篇孙雯
  • 3篇苏建家
  • 3篇杨春
  • 3篇欧超
  • 3篇曹骥
  • 2篇李媛
  • 1篇朱伶群
  • 1篇卢晓旭
  • 1篇骆成飘
  • 1篇李瑗
  • 1篇肖健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6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树鼩肝枯否细胞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对树鼩枯否细胞(Kuffer cells,KCs)进行分离、原代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方法经肝活检手术分别获取6只树鼩的肝组织,后采用胶原酶体外灌注结合机械法分离肝脏细胞,经差速离心法、Percoll梯度密度离心法及贴壁法分离、纯化KCs后进行原代培养,最后通过细胞免疫组化、墨汁吞噬实验及透射电镜对KCs进行鉴定。结果树鼩肝组织分离获得的KCs数量为(1.2±0.2)×106个/g肝组织,细胞活力为90%,细胞纯度达85%以上。结论本组建立的胶原酶体外灌注结合机械分离树鼩KCs的方法稳定实用,为同一研究个体的KCs进行多次分离培养和动态观察奠定基础。
阮萍杨春欧超骆成漂秦虹孙雯李瑗
关键词:树鼩枯否细胞原代培养
MCM7蛋白在人 大鼠 树鼩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应用跨种属策略研究MCM7蛋白在人、大鼠、树鼩3个不同种属肝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CM7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CM7蛋白在人、大鼠、树鼩的肝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因素分析。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M7蛋白在人和大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应癌旁及正常肝组织(P均<0.05),在树鼩肝癌组织中MCM7蛋白的表达水平亦高于其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CM7蛋白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其在人、大鼠、树鼩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P均<0.05);MCM7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肝癌分期、肝外转移及术后复发相关(P均<0.05)。而3种属的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相比,两种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CM7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关键分子的作用,并与人肝癌的临床分期,肝外转移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朱伶群杨春秦虹卢晓旭李瑗欧超苏建家曹骥
关键词:肝癌MCM7关键分子
大鼠肝癌形成过程MCM7基因动态变化
2014年
目的:探讨MCM7基因在黄曲霉毒素B1(AFB1)实验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将70只雄性4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FB1组(50只)和对照组(20只),AFB1组腹腔注射AFB1,对照组则给予溶媒二甲基亚砜。在诱发肝癌过程中,分别于第13、33和53周对大鼠进行肝活检;实验至第73周处死全部大鼠取肝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MCM7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FB1组肝细胞癌发生率为44.1%(15/34),对照组为0(0/16),AFB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093,P<0.001。随着大鼠肝癌的形成,MCM7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步升高,AFB1组第53和73周显著高于第13和33周,F值分别为55.632和207.253,P值均<0.001;对照组各时间点的表达较低且变化不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FB1组第53周MCM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6.7%且以弱阳性为主,第73周MCM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且多为强阳性,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比其他时间点的高,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MCM7表达水平随着肝癌的形成逐渐上升,且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最高,MCM7有可能是参与肝癌形成的关键基因,但其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欧超秦虹骆成飘曹骥苏建家李媛杨春
关键词:肝肿瘤基因MCM7黄曲霉毒素B1动物模型
MCM7与cyclin B1基因在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目的本研究利用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大鼠形成肝癌模型,检测诱癌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肝组织中的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complex component 7, MCM...
秦虹
关键词:细胞周期素B1黄曲霉毒素B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树鼩Kupffer细胞TLR2和TLR4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树鼩Kupffer细胞Toll样受体(TLR)家族中的TLR2和TLR4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及其对Kupffer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树鼩分为确定慢性感染HBV的树鼩、疑似慢性感染HBV的树鼩和未接种HBV的正常对照树鼩。全部动物定期抽血和进行肝活检手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血清和肝组织的HBV DNA水平;对手术切取的树鼩肝组织进行Kupffer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原代培养,采用qRT-PCR检测TLR2、TLR4以及TNF-α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迁移实验及溶酶体荧光探针等方法分析TLR2和TLR4对Kupffer细胞迁移能力及溶酶体数量的影响。结果确定慢性感染HBV的树鼩TLR2 mRNA和TLR4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疑似慢性感染HBV的树鼩和未接种HBV的正常对照树鼩(P<0.05),表达水平均与动物肝组织的HBV DNA拷贝数呈负相关(P<0.05),与Kupffer细胞的细胞迁移数、溶酶体密度及TNF-α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Kupffer细胞中的TLR2和TLR4可能通过影响Kupffer细胞功能而参与树鼩HBV感染后肝脏病变的慢性化发展过程。
阮萍杨春苏建家欧超曹骥骆成漂唐艳萍秦虹孙雯李瑗
关键词:TOLL样受体KUPFFER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树鼩
Cyclin B1基因在大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Cyclin B1基因在大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验组为15只腹腔注射黄曲霉毒素B1诱发形成肝癌的大鼠,在诱癌第13、33、53周行肝活检取肝组织,第73周处死全部大鼠取肝组织。采用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肝组织中Cyclin 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对照组为10只腹腔注射等量溶媒DMSO大鼠,研究方法同上。结果实验组第73周的肝组织Cyclin B1 mRNA表达明显高于其他时间点和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第53、73周的肝组织Cyclin B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其他时间点和对照组,第53、73周表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在肝癌发生过程中,Cyclin B1表达随肝癌形成而升高,且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最高,Cyclin B1基因可能是参与肝癌发生的关键基因之一。
秦虹欧超曹骥苏建家李媛杨春
关键词:CYCLINB1基因黄曲霉毒素B1
树鼩慢性感染乙肝病毒过程中枯否细胞变化的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索枯否细胞在树鼩感染乙肝病毒(HBV)慢性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树鼩分为3组:A组6只,为前期实验已确定慢性感染HBV的树鼩;B组3只,为疑似慢性感染HBV的树鼩;C组4只,为未接种HBV的正常对照树鼩。全部动物定期抽血和进行肝活检手术;对手术切取的树鼩肝组织进行枯否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原代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组化、溶酶体荧光探针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检测CD163+细胞数量、溶酶体数量、溶菌酶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1)慢性感染HBV的树鼩肝脏枯否细胞比例及肝组织内CD163+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它2组(均P<0.05);(2)慢性感染HBV的树鼩肝脏枯否细胞的溶酶体荧光强度、肝组织内溶菌酶阳性细胞计数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其它2组(均P<0.05)。结论:枯否细胞在宿主感染HBV的慢性化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阮萍肖健杨春苏建家欧超曹骥骆成漂唐艳萍秦虹孙雯李瑗
关键词:树鼩枯否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