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涛 作品数:44 被引量:143 H指数:7 供职机构: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 天津市科技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中老年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2018年 目的:研究分析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中老年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6例中老年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影像学指标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Cobb s角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中老年脊柱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机体损伤,改善患者的脊柱后凸角度及椎体高度,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王宇强 翟磊 苏学涛关键词:脊柱骨折 经皮穿刺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初步应用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激光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disc decompression简称PLDD)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和适应症。方法:应用PLDD技术对32例临床确诊为颈椎病,MRI证实为颈椎间盘突... 苏学涛 王景贵 刘天盛 李春燕关键词:颈椎病 病例分析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巨和粒对院内肺感染所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恢复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评价巨和粒(重组人白介素-11)对院内肺感染所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恢复时间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普外科、内分泌科、烧伤科住院的46例院内肺感染患者为巨和粒治疗组,选择此期间在神经科、普外科、骨科、心胸外科、内分泌科、烧伤科住院的46例院内肺感染患者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于血小板下降第1天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之后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14d,治疗组在血小板下降第1天同时给予巨和粒治疗,用法为50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14d。对照组不予巨和粒治疗。结果:应用巨和粒治疗组血小板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2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巨和粒组血小板恢复至>50×109/L所需时间及>100×109/L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巨和粒组肺炎症状消失及胸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应用巨和粒治疗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心悸及注射皮肤局部红肿硬结等,但程度较轻,均于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院内肺感染所致血小板减少患者在抗感染治疗同时应用巨和粒治疗可减轻血小板下降的程度,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加速血小板数量的恢复,减少出血的风险,促进肺感染的痊愈。巨和粒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 沈继春 石莹 王素莉 苏学涛 赵永青 姜孟臣关键词:院内肺感染 血小板减少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2016年 背景: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一定的优势。目的:观察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与结论:试验组伤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有效率高于(P〈0.05)。表明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有利于恢复伤椎高度,还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王宇强 王小华 苏学涛关节镜下修补肩袖损伤的疗效与相关性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修补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性影响因素。方法:2006-01—2009-05行关节镜下修补肩袖损伤的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9~72岁,平均56岁,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病程、关节活动范围、肌力、撕裂大小、肌腱回缩程度和质量。结果:根据UCLA评分,优23例(76.7%),良5例(16.7%),差2例(6.7%)。术后患者肌力明显改善(P<0.05);患者的年龄、撕裂大小及回缩的程度等因素明显影响预后(P<0.05);术前的病程、症状和关节活动范围对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关节镜下修补肩袖损伤创伤比较小,是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但需要正确操作及不断提高关节镜操作技术,并在选择患者时仔细考虑影响疗效的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李杨 苏学涛 王彦鹏 郑红 王文良 王景贵关键词:关节镜 肩袖 膝关节周围截骨术568例临床应用分析 探讨膝关节周围截骨的类型、方法、适应症和疗效.方法:对568例病例回顾性地总结各种截骨的手术方法、适应症、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常见的并发症和禁忌症等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568例患者中得到随访者539例,其中临床效果达到满... 王景贵 苏学涛关键词:膝关节 截骨术 文献传递 杏黄汤配合微波照射治疗小儿咳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中药杏黄汤配合微波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9月-2008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咳嗽患儿96例,依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给予中药杏黄汤治疗,治疗组在中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微波照射双侧肺俞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平均治疗时间:(8.5±0.79)d。对照组为有效率为95.83%,平均治疗时间:(12.6±0.51)d。两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治疗时间与中药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杏黄汤配合微波治疗小儿咳嗽可明显缩短病程,疗效较佳,患儿易接受,同时又避免了持久使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高素娟 苏学涛关键词:微波照射 小儿咳嗽 CSM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预后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tenotic myelopathy,CSM)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影响术后颈肩轴性痛(postoperative axial pain,PAP)病程长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至2010-02,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和天津市天津医院因颈椎管狭窄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节段开门侧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患者344例,其中出现32例PAP患者,平均随访3年以上,根据PAP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2~5个月较快和6~16个月内较慢恢复组,比较PAP两组术后6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日本矫形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增长率、末次随访较首发PAP疼痛(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矫正值,术后即刻较术前颈椎屈伸度、曲度和椎管矢径矫正值,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患者术前颈椎曲度、椎管矢径、颈椎屈伸度和术后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对PAP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 32例PAP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其中21例PAP术后2.8~4.8个月缓解,11例PAP术后6.9~15.5个月恢复,PAP较快改善组骨槽融合率高于较慢恢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P=0.04),门轴侧骨槽融合率系预测PAP病程长短的危险因素(OR=4.9619,P=0.0465)。结论门轴侧骨槽愈合率显著提高并获尽早确切融合,有助于缩短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PAP恢复进程。 巩腾 巩腾 苏学涛 夏群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持续时间 脊柱手术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和药敏分析及血清炎症因子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及血清炎症因子改变的意义,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接受脊柱后路术且术后并发感染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感染组),选择同期收治的40例未感染手术患者为未感染组,另纳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感染组病原菌分布及三组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感染组32例患者共分离致病菌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占56.10%,革兰阳性菌18株占43.90%;感染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长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2±3.1 VS 25.1±4.9,P<0.05);感染组患者外周血IL-6及PCT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以24.09ng/L为截点值,IL-6预测患者术后感染的敏感性为84.38%,特异性为85.00%,曲线下面积为0.89,优于PCT。结论脊柱手术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感染可显著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导致外周血IL-6及PCT升高,其中IL-6对感染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王宇强 冯世庆 王小华 翟磊 苏学涛 夏群关键词:脊柱手术 术后感染 病原菌分布 炎症因子 激素药源性股骨头坏死及骨质疏松50例分析 2003年4月~2003年7月本院遇因特殊情况需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引发的股骨头坏死病例,本文通过对病例的分析,阐述了激素源性股骨头坏死及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和与其相关的因素。 王景贵 唐烽明 苏学涛 刘天盛 王志强 魏国忠关键词:骨质疏松 病例分析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