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凯
-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应用于结核病治疗的分枝杆菌噬菌体D29的免疫原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观察分枝杆菌噬菌体D29采用不同给药途径在豚鼠模型中的免疫原性,为噬菌体应用于结核病治疗奠定基础。方法Hartley豚鼠分别以吸入、滴鼻、皮下注射3种途径分组,在35d内给予分枝杆菌噬菌体D296次,设7H9培养基溶剂为对照组和0.85%氯化钠溶液为阴性对照组,通过噬斑减少中和实验(PRNT)检测每周豚鼠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通过ELISA测定第35天血清中IL-2、IL4、IFN-7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结果两对照组均未测出中和抗体;吸入组和滴鼻组仅在第7、14天检出-过性低效价中和抗体(〈1:100);皮下注射组持续产生中和抗体,第35天效价高达1:16365.6。给予分枝杆菌噬菌体D2935d后,各实验组及对照组豚鼠血清中IL-2(X^2-2.7605,P〉0.05)、IL-4(F-2.17,P〉0.05)、IFN-γ(F=0.75,P〉0.05)浓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人、滴鼻给药产生的抗噬菌体D29中和抗体效价明显低于皮下注射给药;噬菌体D29未引起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提示不会破坏机体Thl/Th2免疫平衡。
- 杨文慧温占波李劲松胡凌飞于龙刘克洋王洁李娜董晓凯
- 关键词:分枝杆菌噬菌体结核生物因子
- 基于短CT图像序列的肺癌节结特征提取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单幅CT图像进行肺部节结的识别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故把多幅相邻图像组成的短图像序列引入自动识别的过程,并根据节结的球形结构,把节结感兴趣区域(ROI)对应的原始图像看做是二维函数的三维表面,提取不同于传统图像区域特征的刻画三维表面形状且反映节结在短图像序列中变化情况的新型特征。最后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实验,验证了所提取特征的有效性。
- 董晓凯鹿建春
- 关键词:特征提取计算机辅助诊断图像序列胸部CT图像支持向量机
- 分枝杆菌噬菌体D29气溶胶的喷雾和采样介质的初步研究
- 2010年
- 目的评价PBS、SM液、营养肉汤3种不同的采样液对分枝杆菌噬菌体D29的收集能力;D29在3种不同喷雾介质(生理盐水、去离子水和PBS)中的耐雾化性能;PBS作为采样液时,收集到的D29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方法用全玻璃液体冲击式采样器AGI-30收集D29气溶胶并进行判定。结果与结论噬菌体D29在含有微量Tween80的PBS中耐冲击性能最强,将其用于采样能够准确反映气溶胶的浓度,而去离子水作为喷雾介质时,D29气溶胶具有最大的产出量。在D29气溶胶的动物暴露实验中,选择去离子水为喷雾液用于产生气溶胶,采样液为含微量Tween80的PBS。
- 刘克洋杜茜温占波杨文慧李娜董晓凯胡凌飞王洁李劲松鹿建春
- 关键词:分枝杆菌噬菌体
- 动物口鼻动态气溶胶暴露系统的建立与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所设计的动物口鼻动态气溶胶暴露系统的上下层和每层各暴露口之间细菌气溶胶浓度的均匀性,为动物气溶胶吸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负压气雾室中运行整体动物口鼻动态气溶胶暴露系统,DV 40气溶胶发生器发生粘质沙雷氏菌气溶胶,流量10 L/min,使用微生物采样器测试动物口鼻动态气溶胶暴露系统上下层之间和每层各暴露口之间细菌气溶胶粒谱分布,同时测试暴露系统在发生细菌气溶胶时是否发生泄漏。使用SAS 8.2统计学分析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层暴露腔和下层暴露腔细菌气溶胶浓度分别为(23 770±2792)CFU/m3和(24 865±1583)CFU/m3,差异无显著性(P>0.05)。暴露系统上层3#、6#、9#暴露口的浓度分别为(7551±375)、(7363±89)、(7563±283)CFU/m3;下层11#、14#、17#暴露口的浓度分别为(7209±215)、(7362±525)、(7374±327)CFU/m3,各暴露口之间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整个测试过程未发生细菌气溶胶泄露。结论动物口鼻动态气溶胶暴露系统上下层之间和每层各暴露口之间细菌气溶胶浓度均匀性较好,未发生泄露,可以用于相关细菌气溶胶暴露的研究。
- 温占波李娜李劲松杨文慧王洁胡凌飞董晓凯鹿建春
- 关键词:均匀性
- 一种多因子组合型空气净化器对微生物气溶胶净化效果的测试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评价一种多因子组合型空气净化器对实验产生的细菌、真菌气溶胶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在气溶胶密闭测试柜内人工发生细菌、真菌气溶胶,采用安德森微生物采样器采样和检测方法,评价该组合型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细菌、真菌净化效果。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产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3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量为(220~228)μl/min;此3种微生物气溶胶粒子数量中值直径分别为1.79μm、1.94μm和1.60μm。本试验多因子组合型空气净化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气溶胶的净化效率(除菌率)分别为99.23%、99.69%和99.70%。结论本实验室人工产生的细菌、真菌气溶胶符合试验要求,所检测的多因子组合型空气净化器对3种试验菌气溶胶净化效果均达到99%以上。
- 温占波王洁李劲松胡凌飞杨文慧李娜董晓凯鹿建春
- 关键词:空气净化器微生物气溶胶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Ⅱ级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评价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Ⅱ级生物安全柜的防护性能。方法采用安德森采样器采样方法和通过相关仪器,以粘质沙雷菌气溶胶为防护对象进行Ⅱ级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评价。结果所评价的36台Ⅱ级生物安全柜下降气流的平均合格率为91.7%,流入气流合格率为43.7%,气流模型合格率为43.9%。人员保护合格率为72.2%,样品保护合格率为88.9%,交叉污染合格率为88.9%。结论所测试的Ⅱ级生物安全柜存在较大的气溶胶泄漏风险,对实验操作人员保护性能较差。
- 温占波胡凌飞李劲松杨文慧王洁李娜张柯殷喆董晓凯
-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
- 3种细菌气溶胶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黏质沙雷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耐冲击能力和耐雾化能力的强弱,观察3种细菌的空气生物学特性。方法使用AGI-30型全玻璃液体冲击采样器(AGI-30)对3种细菌进行耐冲击实验,在12.5 L/min的气流冲击5、10和15 min后测定采样液中细菌滴度和终末采样液体积,采用校正存活率评价3种细菌的耐冲击性。用DV40型气溶胶发生器对3种细菌进行耐雾化实验,分别测定不同雾化时间后的菌液浓度,计算雾化后细菌存活率,评价3种细菌的耐雾化性能。结果采样冲击实验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活率最高,但是在冲击过程中其存活率不稳定,枯草菌芽孢经过15 min的冲击后,存活率为60%,黏质沙雷菌的存活率为72%。在耐雾化能力方面,不同时间的雾化过程中,枯草菌芽孢的存活率最高,经过60 min的雾化后,存活率为83.56%;黏质沙雷菌的相对存活率为40%,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雾化过程中存活率状态不稳定。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冲击能力最强,但存活率低、稳定性较差;枯草菌芽孢耐雾化能力最强,但耐冲击性能最差,且其特性不适宜作为生物气溶胶的模式菌。3种细菌中,黏质沙雷菌最适于作为生物安全装备生物学评价的指示微生物。
- 李娜温占波杨文慧王洁李劲松胡凌飞刘克洋董晓凯
- 关键词:生物气溶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耐冲击性
- 某种正压生物防护服的病毒气溶胶防护性能评价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价某种正压生物防护服对病毒气溶胶的防护效果。方法制备Phi—X174噬菌体悬液,在气溶胶密闭舱室内发生Phi—X174噬菌体气溶胶,应用空气动力学粒子分析仪检测粒子直径,在高送风档和低送风档条件下,调节气溶胶密闭舱室内的湿度,用安德森六级采样器采样,通过计数噬菌体噬斑数评价该正压生物防护服对病毒气溶胶的防护效率。结果Phi-X174噬菌体气溶胶粒子质量中值直径约为0.922仙m,气溶胶粒子本底浓度〉2.0×10^4个/m^3,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该正压生物防护服内病毒气溶胶浓度为0—21PFU/m^3,对Phi—X174噬菌体气溶胶粒子防护效率均〉99.9%,送风量(P=0.84)、环境湿度(P=0.33)以及采样时间(P=0.07)对正压防护服防护效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正压生物防护服对Phi—X174噬菌体气溶胶的防护效果较好。
- 李娜温占波杨文慧王洁李劲松胡凌飞董晓凯刘克洋曹杰
- 关键词:防护服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操作对室内空气产生微生物污染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通过模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操作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对实验室产生微生物污染风险进行定量研究,为实验操作人员危害评估和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黏质沙雷菌作为指示细菌,在实验室内对多种实验操作如吹吸混匀、培养瓶意外跌落、正常离心、离心管破裂、注射攻毒、解剖动物和安全柜泄漏等进行正常操作和意外事故模拟,使用定量空气采样和沉降平皿的方法对各种操作造成的微生物气溶胶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局部环境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差异较大。吹吸混匀、培养瓶意外跌落、正常离心、离心管破裂、注射攻毒、解剖动物和安全柜泄漏产生的最大源强分别为1409、9346、<10、138、>8232、<4和>801 CFU/m3。结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各种实验操作产生的气溶胶源强差异较大,在局部环境中可以产生较高的气溶胶污染,应加强实验技能的培训和一级呼吸道防护装备的应用。
- 温占波陈咏杜茜杨文慧李劲松胡凌飞王洁李娜张柯殷喆董晓凯
-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微生物气溶胶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