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良
- 作品数:7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麦玉轮作体系中秸秆钾对土壤钾库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5年
-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麦玉轮作体系中连续秸秆与NP化肥配施对土壤钾素肥力影响进行长期定位研究.试验表明,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钾、非交换钾的影响最大,对矿物钾和全钾的影响很小.在不施任何化学钾肥14~18 a的连续耗竭状态下,秸秆还田能及时补给有效钾的损耗,但却提高了矿物钾的自然释放速率.
- 董玉良劳秀荣毕建杰孙伟红
- 关键词:钾素肥力速效钾
- 施肥与品种演替对麦田CO_2排放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采用田间试验与静态箱法,研究了施肥与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演替对麦田CO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能增大麦田土壤CO2的排放量。有机肥与适量的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促进了小麦根系的生长,增加根重和根冠比,植株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增强,促进了根系呼吸速率与土壤CO2的排放。不同施肥处理CO2排放量变化总趋势是:中氮处理(N1PKM)>高氮处理(N2PKM)>低氮处理(N0PKM)>空白处理(N0P0K0M)。(2)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演替影响麦田CO2的排放。根干重、根冠比、生物产量与土壤CO2的释放量呈正相关。也就是说,近期(2000年)品种山农11号生育后期根系生长旺盛,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向籽粒中转移,因而籽粒产量高,CO2的释放量亦大;早期(50年代)品种碧玛1号与之相反,生育后期根系易早衰,产量很低,CO2的释放量亦很低。总趋势是返青期与拔节期:烟农15号>山农11>碧玛1号,灌浆期:山农11号>烟农15号>碧玛1号。(3)小麦生长旺盛期(拔节期)是麦田土壤CO2排放量的最大时期。总趋势是拔节期>灌浆期>返青期。(4)土壤温度和水分对麦田CO2排放有影响。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随地温的升高与土壤水分的增大,小麦生长旺盛,根系活性增强,加速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同时也提高了麦田CO2的释放量。
- 毕建杰劳秀荣周波张玉玲董玉良巩俊花宗海英
- 关键词:施肥小麦品种演替CO2排放量
- 施肥对麦棉套作复合群体中土壤生物活性的研究
- 麦棉套作在我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当缓慢。现在,麦棉套作已经成为棉田夺取粮棉双丰收,提高棉田经济效益,促进粮棉生产的一项主要栽培制度。目前,关于麦棉套作复合群体共生期间生态因素的变化及其对棉苗生长...
- 董玉良
- 关键词:麦棉套作酶活性根际微生物共生期施肥土壤
- 文献传递
- 麦玉轮作体系中秸秆钾对土壤钾库平衡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麦玉轮作体系中连续秸秆与氮、磷化肥配施对土壤钾素肥力影响进行长期定位研究。试验表明,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钾、非交换钾的影响最大,对矿物钾和全钾的影响很小。秸秆还田量与溶液钾、非特殊吸附钾、特殊吸附钾和非交换钾含量呈正相关,与矿物钾呈负相关。在连续14~18年不施任何化学钾肥的耗竭状态下,秸秆还田能及时补给有效钾的损耗,但却促进了矿物钾的自然释放速率。在秸秆还田量2250~6750kg/hm2的情况下,难以维持土壤钾素平衡,需配施适量的化学钾肥。
- 董玉良劳秀荣孙伟红张昌爱
- 关键词:秸秆还田钾素肥力
- 春、夏玉米、菜立体种植超高产营养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研究了双玉(春、夏两季玉米,下同)、菜立体种植中双玉米超高产对氮、磷、钾的吸收、运转及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双玉米氮、磷、钾累积吸收量、累积吸收速率和累积利用率的时段变化类同,即随生育期的推进呈递增趋势,前二者与施肥量呈正相关,后者与施肥量呈负相关。春玉米对肥料氮、磷、钾的吸收量和利用率均远高于夏玉米。
- 董玉良劳秀荣孙伟红
- 关键词:玉米超高产营养特性
- 山东省主栽果树生殖器官中稀土与微量营养元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通过对山东省5大类主栽果树20余个树种的花粉、种子和果实稀土与微量元素自然含量进行分析比较,认为稀土(RE)与微量元素在各树种花粉中平均含量顺序为Fe>Zn>B>Cu>Mn>RE,种子中B>Fe>Zn>Mn>Cu>RE,果实中Fe>B>Zn>Cu>Mn>RE。各元素在各生殖器官中的自然分布因树种而有很大差异。但基本规律类同,即花粉>种子>果实。花粉富集各种微量营养元素的能力都很强。花粉和果实稀土与微量元素之间绝大多数呈正相关,种子大多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
- 劳秀荣张昌爱孙伟红郝艳茹董玉良胡桂娟
- 关键词:农业微生物学果树稀土
-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秸秆还田对产量及土壤钾素肥力的影响被引量:32
- 2004年
- 18年秸秆还田盆栽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在黄淮海旱农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内不施任何化学钾肥 ,由于小麦和玉米需钾量高 ,年吸钾量大 ,导致土壤钾素连续消耗。在对照、单施秸秆、施氮磷肥和秸秆配施氮磷肥 4个处理中 ,土壤速效钾降至“最低值” ,缓效钾也低于华北农区平均值。连续秸秆还田有提高作物产量和减缓土壤钾素肥力下降的作用 ,但仅靠秸秆还田不能维持小麦
- 孙伟红劳秀荣董玉良毕建杰
-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秸秆还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