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鹏程
- 作品数:96 被引量:45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一种牛排腌制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酥皮牛排,涉及食品技术设备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由外之内依次包裹的酥皮、夹心酱料、牛里脊肉排;将夹心酱料涂抹在S2的牛排外表面;将涂抹酱料的牛排放于酥皮中部,然后折叠周边面饼包裹牛排;烤箱预热到200℃,...
- 张一敏罗欣朱立贤宋昌龙梁荣蓉毛衍伟董鹏程杨啸吟牛乐宝杨振刚
- 肉牛屠宰过程中分离出沙门氏菌的FAFLP分子溯源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为确定沙门氏菌在宰前、屠宰过程中的污染情况,明确沙门氏菌在厂内发生污染的主要环节,为工厂中沙门氏菌的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采用荧光扩增长度多态性(FAFLP)的方法对屠宰过程中7个工序分离出的7种不同血清型共计83株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显示83株沙门氏菌在0.83的相似度下划分为6个大群,与血清型呈现一定的联系。以0.86的相似度进行溯源,发现FAFLP较血清分型具备更高的灵敏度,与前期的流行率的调查数据吻合。溯源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在肉牛皮毛、粪便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交叉污染现象,同时部分粪便、皮毛分离出的沙门氏菌穿过了屠宰企业的防控屏障,对工厂内部的胴体造成了污染。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应注重宰前动物的规范化管理,减少宰前交叉污染对工厂内部干预措施的压力,同时应增加必要的危害控制点,以降低沙门氏菌检出的风险。
- 董鹏程张一敏毛衍伟梁荣蓉牛乐宝李玉林朱立贤罗欣
- 关键词:沙门氏菌FAFLP
- 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O157:H7在肉牛屠宰过程中的流行特点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E.coliO157:H7和沙门氏菌是牛羊等反刍动物无症状携带的、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然而,由于较短的肉牛产业历史和不同的饮食习惯,作为世界牛肉大国的中国未见有关于宰前动物粪便和皮毛带菌量、屠宰过程中...
- 董鹏程
- 关键词:沙门氏菌毒力基因生物学特性
- 模拟肠衣共挤胶技术制备牛肉肠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肠衣共挤胶技术制备牛肉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食盐、抗坏血酸钠、亚硝酸钠和钙盐加入水中溶解,制得腌制料;(2)将肉类绞碎,并添加步骤(1)制得的腌制料斩拌,制得肉糜;按重量百分比计,肉糜中水为12...
- 梁荣蓉张蒙蒙罗欣张一敏朱立贤毛衍伟杨啸吟董鹏程牛乐宝
- 一种基于烤箱复热的烤鸭生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烤箱复热的烤鸭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鸭胚前处理;S2、预烤;S3、冷却切片;S4、真空包装;S5、冰温贮藏;S6、烤箱复热。该发明流程生产的真空包装型切片烤鸭未经二次灭菌,其初始菌落总数满足G...
- 毛衍伟张一敏罗欣董鹏程梁荣蓉李墨琳
- 噬菌体在控制肉源致病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近年来,随着肉制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和肉制品加工工艺的更新优化,食源性致病菌在肉类加工各个环节中存在的污染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如何采取有效的食源性致病菌防控措施是肉类研究领域和肉类工业关注的焦点。噬菌体作为一种可替代传统抑菌剂的生物抑菌物质,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其在肉类工业中的应用未得到较全面地总结和评估。因此,本文概述了噬菌体的优点及安全性,详细总结了噬菌体在不同温度、感染复数、制剂组成方式和肉类呈现方式等条件下,防控生鲜肉及肉制品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现状,并对噬菌体在保障肉类安全中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以期为噬菌体在肉类食品安全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 杨慧轩罗欣朱立贤杨啸吟韩广星董鹏程张一敏
- 关键词:噬菌体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安全
- 中国牛羊肉的供需现状及消费者对牛羊肉的态度和品质需求被引量:19
- 2016年
- 综述了中国肉类特别是牛羊肉的生产、进出口和消费现状,详细论述了牛羊肉的消费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消费者对牛羊肉的安全和食用品质需求;讨论了肉类科研人员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消费者喜好和品质控制上的相关研究结果;最后,指出了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中国肉类工业和科研人员的努力方向。
- 毛衍伟张一敏朱立贤梁荣蓉董鹏程罗欣
- 关键词:牛肉羊肉消费者态度
- 果蔬馅红酒肉排及其加工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蔬馅红酒肉排及其加工工艺,所述果蔬馅红酒肉排由肉馅和果蔬馅料加工而成,所述肉馅由原料肉和辅料加工而成,其中:原料肉由精修后腿猪肉、猪肥膘制成,辅料由精盐、味精、黑胡椒、红酒、奶粉、姜粉、洋葱、复合磷酸盐...
- 张一敏罗欣朱立贤刁文然刘璐董鹏程毛衍伟梁荣蓉牛乐宝韩明山
- 文献传递
- 光谱学技术应用于肉类腐败检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是导致肉类腐败的主要原因,肉中微生物的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以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光谱成像为主的光谱学技术在快速、无损检测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但是其在肉类腐败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却未得到及时总结。因此,本文首先基于肉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发生腐败的优势菌群及微生物代谢活动,简述肉类腐败能够进行光谱学预测的物质基础;然后在了解光谱技术建立预测模型方法的基础上,依次总结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光谱成像技术在预测肉货架期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重点阐述以菌落总数或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指标建模进行预测的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利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对肉类腐败鉴定的研究提供思路和理论指导。
- 刘庆森罗欣董鹏程郝剑刚毛衍伟成海建张一敏
- 关键词:腐败微生物拉曼光谱红外光谱
- 酸适应过程中添加牛至精油和氯化钙对沙门氏菌诱导耐酸及其并发的多重抗逆性的影响
- 2024年
- 为抑制沙门氏菌(Salmonella)在胴体有机酸喷淋减菌后的酸残留环境下产生适应性耐酸反应(acid tolerance response,ATR)及其并发的多重抗逆性,本实验在沙门氏菌酸适应过程中添加不同亚抑菌浓度牛至精油和氯化钙,通过测定适应前后沙门氏菌在酸、热、高渗及氧化环境下的存活能力,研究精油和氯化钙的添加对ATR的抑制效果,并进一步通过测定处理前后抗逆性基因的相对表达,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酸残留环境(pH 5.4)可能会诱导沙门氏菌产生ATR现象并引起耐热的交叉保护作用,提示其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使用pH 3的盐酸处理适应后的菌株2 h后,1/2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牛至精油和10 mmol/L氯化钙处理的菌落下降数比对照组增加了1.32(lg(CFU/mL)),并且两者具有协同抑制ATR的效果。酸适应过程中牛至精油和氯化钙的添加通过下调基因phoP和rpoS的表达干预双组分系统和全局转录因子的作用,从而抑制ATR的产生。亚抑菌浓度的牛至精油能够抑制酸适应后沙门氏菌耐酸与耐热这一交叉保护作用的产生,但增加了沙门氏菌对高渗环境的抵抗能力,而10 mmol/L氯化钙和亚抑菌浓度牛至精油共同作用能够降低沙门氏菌的耐渗能力。本研究有助于了解牛至精油和氯化钙对沙门氏菌酸适应过程的影响,可为工厂有机酸使用的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高旭刘扬罗欣朱立贤朱立贤杨啸吟毛衍伟张一敏杨啸吟
- 关键词:冷鲜肉沙门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