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亮清
- 作品数:27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航天支撑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应用延长基线法实现北斗双星的快速定向被引量:6
- 2010年
- 为验证北斗双星定向中所提出的通过延长基线确定模糊度的方法,利用双天线北斗载波相位接收机系统构建了实验平台,设计了延长基线北斗定向物理实验方案,通过事先在实验场地确定同一方向不同基线长度的若干天线放置位置实现了该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用延长基线法确定北斗定向载波相位单差模糊度是可行的,在延长基线期间无周跳发生时成功率可达100%。此外,辅助验证了影响北斗定向精度的若干确定性影响因素,包括基线长度、定向时长以及基线指向等,提出为提高定向精度,应适当增加基线长度,延长定向时间,并尽可能令基线指向接近南北方向。该项研究将进一步促进北斗定向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
- 张晓安逯亮清杨彪
- 关键词:载波相位模糊度
- 北斗双星系统车辆定向技术被引量:7
- 2006年
- 基于卫星载波相位干涉测量原理,研究了利用北斗双星系统确定车辆航向的相关技术。首先建立了北斗定向的数学模型;接着讨论了基于交换天线思想的等效转动基线极大/极小值ERMM模糊度确定方法;然后利用构建的双天线定向系统设计了车载实时航向确定实验,并通过高精度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对航向确定精度进行了校核。实验结果验证了ERMM解模糊方法的有效性,表明定向系统实时航向确定有效精度可达0.62°。研究结果表明,北斗双星系统可以用于实时确定车辆的航向。
- 吴美平逯亮清
- 关键词:载波相位模糊度
- 用于组合导航处理器的多任务调度方法及组合导航处理器
- 一种用于组合导航处理器的多任务调度方法,其步骤为:(1)设置同步脉冲合成器和中断信号合成器;(2)执行惯性测量单元串行数据接收任务;(3)执行卫星导航数据接收任务;(4)执行双子样捷联惯导计算任务;(5)执行基于卡尔曼滤...
- 罗兵胡小平吴美平李涛唐康华逯亮清
- 文献传递
- 一种分散式多机器人协同定位算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式多机器人协同定位算法,针对安装有定位装置、可以相互通信的n个机器人(分别标识为R1,R2,…,Rn),包括k=1时刻的协同定位计算和k+1(k=1,2,…)时刻的协同定位计算等步骤。该方法是一种分散...
- 穆华王飞行曹聚亮庹洲慧何晓峰逯亮清
- 双星定向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在前期的模糊度求解方法探讨及精度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集成了一套双天线的北斗定向系统,并进行了大量的静基座及车载试验,对实际定向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试验结果证实,静基座旋转基线及作者所提出的车载等效转动基线解模糊方法是可行的,系统的静态重复精度(1σ)优于方位角0.016 27°、俯仰角0.012 97°, 静态方位绝对精度优于0.358 95°,动态方位稳定度达0.08602°.双星定向可在实际应用中以短时间提供较高精度方位信息.该项技术将进一步拓展当前北斗卫星系统功能.
- 逯亮清胡德文吴美平
- 关键词:整周模糊度
- 北斗载波相位时间差分/INS组合导航技术
- 一、引言目前,基于卫星/惯导的组合导航技术日益成熟.已经成为导航与制导领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军事领域,该技术的应用尤其受到重视。由于GPS是比较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很多组合导航系统都依赖GPS。但是,GPS系统受制于美...
- 汤勇刚吴文启逯亮清胡小平
- 关键词:导航北斗INS卡尔曼滤波
- 文献传递
- 基于载波相位干涉测量的双星定向技术研究
-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基于“北斗一号”卫星载波相位干涉测量原理实现地球静止双星定向的相关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建立了利用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行短基线定向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载波相位干涉测量的适用条件;采用传...
- 逯亮清
- 关键词:载波相位GPS
- 文献传递
- 利用一颗地球静止卫星实现快速寻北的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04年
- 针对部分地区无法同时观测到“北斗一号”系统两颗工作卫星信号的情况,提出了仅利用一颗地球静止卫星实现快速寻北的思路。对平台未调平引入的系统方位误差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作了数学仿真。结果表明,当平台倾斜角不超过0.05°时,在双星服务区内引入的平均方位系统误差约为0.0245°。该方法未来的工程实现可应用于地面惯性导航系统快速方位对准。
- 逯亮清吴美平胡小平
- 关键词:双星系统地球静止卫星寻北载波相位
- 利用旋转基线方法进行双星快速定向被引量:10
- 2004年
- 我国双星定位系统载波相位可观测信息少,且对地静止,难以直接利用传统的多星系统(GPS、GLONASS等)解模糊方法进行双星定向。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旋转基线确定单差模糊度参数初值的方法,总定向时间不超过50秒,从而可实现双星快速定向。并且通过多位置观测,具备一定的周跳检测能力。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基线长度为2米,原始载波相位测量精度为1%周时,定向精度优于偏航角0.045度、俯仰角0.048度。该项技术应用于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可实现快速寻北,大幅减少其对准时间。此外,与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结合,可组建一套我国完全自主的无源快速定位定向系统,大大提高了隐蔽性,对于我军的炮兵阵地联测意义重大。进一步,将双星与INS进行组合导航,应用前景广阔,因此该项技术具有较深的研究开发潜力。
- 逯亮清胡小平吴美平
- 关键词:双星定位系统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
- 一种新型惯性/GPS测姿组件安装标定方法被引量:2
- 2010年
- 研究了惯性测量组件和GPS测姿组件安装偏差关系的标定算法,利用双差载波相位测量内蕴的矢量转换关系对安装偏差矩阵进行估计。首先,分析了双差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将其转换为已知GPS基线矢量和对应双差载波相位观测在惯性测量组件载体系中的投影,将安装偏差矩阵表示为矢量方程参数;其次,根据矢量方程特性,将其归结为Wahba问题,并利用QUEST方法对耦合噪声条件下的安装偏差矩进行最优估计阵;最后利用仿真数据和实验数据验证了标定算法,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标定算法在精度和鲁棒性上都得到了提高,有很强的实用性。
- 章大勇吴文启吴美平逯亮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