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峻 作品数:53 被引量:810 H指数:16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经济管理 建筑科学 更多>>
中国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中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初始勘探开发程度较低、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 2009年 经过30余年努力,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获得了巨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相继发现了一批大、中型油气田,建成了一批较大规模的海上油气生产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制约了海上油气开发利用。总体上,中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程度较低,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 潘继平 王越 邱海峻关键词:油气勘探开发 中国海域 海洋油气 发展潜力 海上油气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100~2000m岩心自然伽马测量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2005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使用石油大学研制的岩心地面伽马测量仪对主孔2000m岩心进行了连续测量,并记录峰、谷的伽马值及其对应的岩性、构造和矿化等特征。通过系统测量,建立了主孔2000m自然伽马值剖面,发现榴辉岩具有较低的伽马值,并从榴辉岩→角闪岩→花岗片麻岩,伽马值逐渐增大。伽马值与变质岩的岩性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并从放射性元素U、Th和K含量的角度来看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变化规律,探讨这些元素变化的成因,指出变质基(中)性岩原岩反映的岩浆岩成因,不同于变质泥质沉积岩;岩石高Th/U比值与岩石曾经经历了近地表环境有关。主孔深变质岩自然伽马测量的系统研究对主孔岩心深度归位、探讨岩石成因和区域岩石圈热状态和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陈世忠 杨经绥 张泽明 刘福来 李天福 邱海峻 牛一雄 王文先 徐海军关键词: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变质岩 岩心样品 黑龙江省饶河枕状玄武岩古地磁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3 2015年 蛇绿岩中枕状玄武岩的古地磁学研究可为古海洋的恢复与演化提供定量化依据.黑龙江省饶河地区中侏罗世枕状玄武岩的岩石学、岩石磁学研究表明,该岩石具备水下喷出特点,发育辉长结构,载磁矿物为磁铁矿.17个采点181块样品的热退磁实验表明,中侏罗世枕状玄武岩记录了高温分量和中温分量,前者为熔岩喷发记录的原生剩磁方向,平均方向D/I=59.4°/46.3°,α95=6.8°,对应的极位置为40.3°N,224.6°E,A95=7°;后者可能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热事件的叠加,平均方向D/I=55.4°/60.6°,α95=3.9°,对应的极位置为50.8°N,210.6°E,A95=5.2°.综合考虑区域地质背景,将这一结果与邻区同时代的古地磁数据对比,推测在中侏罗世之前,在饶河杂岩与佳木斯地体之间存在一定规模的海域,与现今日本海相似;早白垩世时期,该海域封闭,饶河杂岩与华北、西伯利亚板块在动力学上已成为整体. 任收麦 朱日祥 邱海峻 周建波 邓成龙关键词:中侏罗世 玄武岩 古地磁学 塔里木盆地断裂系统及其形成分布的控制机理 汤良杰 黄太柱 邱海峻 万桂梅 李萌 杨勇 谢大庆 陈刚加拿大油砂资源状况和石油管线建设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加拿大油砂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阿尔伯塔省。截止2007年底,已开采油砂占探明储量的3%,油砂中天然沥青剩余探明储量为1727亿桶,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加拿大有三条输油主干线将原油从加拿大西部输送到国内其它地区和美国市场,分别是恩布瑞吉管线、Kinder Morgan Mountain和Kinder Morgan Express-Platte管道。雄厚的油砂资源、加美两国间发达的管网设施和巨大的石油需求等因素表明,加拿大油砂开发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是暂时的。 邱海峻 任收麦关键词:油砂 管线 塔里木盆地皮羌断裂晚期活动ESR年代学证据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2013年 皮羌断裂是塔里木盆地北缘柯坪隆起上北西方向的走滑断裂。该断裂在卫星图片上整体表现出以左行走滑为主,南段则为局部右行走滑的特征。位于盆地周缘隆起的皮羌断裂与盆地内巴楚隆起色力布亚断裂具有良好空间对接关系,因此皮羌断裂活动的年代学证据对于塔里木盆地的晚期构造变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野外调查表明皮羌断裂将柯坪隆起古生界错断,并通过拖曳作用牵引至地表。该地区古生界奥陶系主要以碳酸盐岩为主,地层内部经断裂错断以及后期流体结晶充填等综合作用,发育大型的方解石脉体。通过断裂带内方解石脉体的ESR电子自旋共振年龄的测定,发现皮羌断裂在晚期可记录的年龄为(6.2~6.6)×104a,而中段可记录的年龄为(358.3±35.0)×104a,南、北段相近的年代学数据说明在晚期皮羌断裂具有同步活动的特点。通过对皮羌断裂方解石脉年代差异的成因分析,认为柯坪隆起在南西向推覆作用之后,仍存在有原地体垂向隆升的可能,而这种隆升作用也是皮羌断裂南、北两端差异调节的结果。 王鹏昊 汤良杰 邱海峻 陈绪云 张宇航关键词:走滑断裂 塔里木盆地 我国油气资源勘查开发重点和方向 被引量:1 2005年 油气资源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我国油气资源的特点是总量比较丰富、质量较差和区域分布不均。目前产量和储量增长处于上升阶段,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将越来越低。为提高我国油气资源保障能力,应加强东、中、西部和近海石油勘探;大力发展中、西部和近海天然气勘探;加强油气资源基础调查评价;“走出去”勘探国外油气资源。 丁锋 邱海峻 刘传芳关键词:油气资源 勘查开发 奥地利油气勘探开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2010年 奥地利油气资源主要依靠进口。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进口途径、来源的多元化,应用新技术增加油气勘探开发核心竞争力,加强国内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注重油气储备,是奥地利主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我国在开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时,应借鉴奥地利的有益经验,注重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三维地震勘探和精细油藏描述以及超深井、深水钻探、山地地震、难动用储量开发等技术的攻关和应用,加强国内油气工业信息的整理、汇总和分析研究,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任收麦 王楠 邱海峻 刘永江关键词:油气 勘探 塔西南叶城凹陷二叠系两套烃源岩特征及柯东1井油源分析 被引量:9 2016年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叶城凹陷以二叠系为主力烃源岩,前人多按单一的海相或湖相烃源岩笼统分析,未考虑二叠系烃源岩不同组段及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带的差异。本文通过对叶城凹陷二叠系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结合该区钻井资料,首次将烃源岩分析精细到组,结果显示,叶城小区和和田小区二叠系分别以棋盘组和普司格组上段为主力烃源岩,但两者在分布和地化指标上有较大差异。其中棋盘组以浅海陆棚相为主,分布于凹陷西部的和什拉甫—莫莫克地区,烃源岩平均厚度大于100 m,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1.06%,类型为Ⅱ型,处于高—过成熟阶段。普司格组上段以湖相为主,分布于凹陷东部的普萨—杜瓦地区,烃源岩平均厚度大于200 m,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0.97%,类型为Ⅱ型和Ⅲ型之间,处于生油高峰阶段。二叠系这两套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能力,相比之下普司格组上段湖相烃源岩生烃潜力明显好于棋盘组浅海陆棚相。通过正构烷烃碳同位素比值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普司格组上段烃源岩为柯东1井原油的油源。结合储盖条件综合分析,叶城凹陷以甫沙—克里阳地区为油气勘探最有利区。 杜治利 曾昌民 邱海峻 杨有星 张亮关键词:二叠系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及折返机制 被引量:109 2003年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是由韧性剪切叠覆构造岩片组成,具NWW—SEE向剪切矢量及SEE向NWW的剪切指向,与折返构造伴随的高压和超高压退变质反应过程与石英从高温—中温—低温的组构模式吻合。150~100 Ma期间的伸展事件包含了北界韧性伸展转换性剪切带及莱阳盆地的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北部花岗岩侵位、折返面理弯曲形成背形构造及伴随的韧-脆性正滑构造。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表明,240~220 Ma扬子板块巨量物质往北深俯冲于北中国板块之下,220~200 Ma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整体快速折返,折返板片中保存的自上而下变质岩石单元序列与剪切叠覆构造岩片的物质组成序列基本一致。提出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折返板片呈上拱的舌形体,变形分解表明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板片是在“挤出”机制下折返及受后期伸展事件的改造。 许志琴 张泽明 刘福来 杨经绥 李海兵 杨天南 邱海峻 李天福 孟繁聪 陈世忠 唐哲民 陈方远关键词:高压变质带 折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