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泓

作品数:323 被引量:4,826H指数:43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8篇期刊文章
  • 77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8篇哲学宗教
  • 63篇医药卫生
  • 58篇文化科学
  • 11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1篇青少年
  • 66篇少年
  • 46篇社会
  • 44篇人格
  • 39篇病理
  • 34篇中学生
  • 31篇社会适应
  • 23篇病理学
  • 21篇教学
  • 20篇大学生
  • 20篇细胞
  • 20篇流动儿童
  • 19篇情绪智力
  • 18篇家庭功能
  • 16篇中介
  • 14篇人际
  • 14篇师生
  • 14篇师生关系
  • 13篇中介作用
  • 11篇自尊

机构

  • 243篇北京师范大学
  • 72篇石河子大学
  • 17篇石河子大学医...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安徽农业大学
  • 7篇武汉大学
  • 7篇首都师范大学
  • 6篇辽宁师范大学
  • 5篇北京体育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
  • 4篇教育部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六...
  • 3篇中国青少年研...
  • 2篇河北大学
  • 2篇中央教育科学...

作者

  • 315篇邹泓
  • 37篇李锋
  • 35篇庞丽娟
  • 26篇齐妍
  • 23篇刘艳
  • 23篇李晓巍
  • 18篇胡建明
  • 17篇赵瑾
  • 17篇金灿灿
  • 15篇刘春霞
  • 14篇王英春
  • 14篇张文娟
  • 13篇王成燕
  • 13篇李曼
  • 12篇曲可佳
  • 12篇蒋金芳
  • 12篇侯珂
  • 11篇梁伟华
  • 11篇张春妹
  • 11篇屈智勇

传媒

  • 40篇心理发展与教...
  • 25篇心理科学
  • 19篇中国特殊教育
  • 16篇农垦医学
  • 1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2篇中国心理学会...
  • 1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1篇第十届全国心...
  • 10篇卫生职业教育
  • 10篇第十二届全国...
  • 9篇中国心理卫生...
  • 7篇心理科学进展
  • 6篇第十一届全国...
  • 5篇石河子大学学...
  • 5篇第十三届全国...
  • 4篇心理学报
  • 4篇中国健康心理...
  • 3篇中国青年研究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14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 13篇2014
  • 10篇2013
  • 21篇2012
  • 20篇2011
  • 23篇2010
  • 28篇2009
  • 29篇2008
  • 35篇2007
  • 17篇2006
  • 24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3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被引量:21
2008年
调查与考察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在各指标上均低于城市儿童,且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教育资源指数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显著负向预测内、外化问题行为;师生关系满意度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师生冲突性显著正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师生支持性显著正向预测自尊;学习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学习自信心显著正向预测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内、外化问题行为;学习兴趣可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出建议。
邹泓刘艳李晓巍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北京市流动儿童师生关系特点研究
师生关系是儿童生活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已有研究表明,师生关系质量对流动儿童的学校~1适应乃至身心健康均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选取北京市1018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二...
谢尹安邹泓李小青
关键词:流动儿童师生关系
文献传递
关于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点建议
2002年
邹泓陆天才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教学病变特点大体标本肺梗死细胞水平
“新人类”择偶征友标准及特点——基于BBS征友
2009年
传统择偶征婚形式由于网络的出现发生了变化。本研究通过分析BBS上征友择偶的信息发现:1.征友者除比较关注性格和年龄、身高等传统择偶指标外,也非常关注学历学位和(毕业)学校等潜在的预示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2.征友(偶)者在发布消息时持有较强的防卫心理;3.女硕士和女博士等"高知"群体择偶时并不注重对方的学历。
金灿灿邹泓
关键词:BBS
场依存性社会定向特征在记忆中的反映
一、前言自威特金(H.A.witkin 1916~1979)及其同事于1962年根据垂直知觉个别差异的研究,提出心理分化理论之后,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关于场依存性问题在许多心理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根据这些新的研究,威特金于...
谢启刚邹泓
文献传递
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被引量:139
2007年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三年级665名学生的师生关系及学校适应特点。结果表明,在师生关系的亲密性维度,初中三年级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级,而在冲突性维度则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在冲突性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低于男生。师生关系可以归为3种类型:亲密型、一般型和冲突型。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在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社会行为方面均显著好于一般型和冲突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师生关系对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校喜欢和回避对学业行为、退缩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邹泓屈智勇叶苑
关键词:师生关系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产生机制的质性研究:社会比较的视角被引量:21
2008年
采用访谈法对24名流动儿童的社会比较、社会公平感、歧视知觉进行调查,并对所获文本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感知的社会比较存在学校类型的差异,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对城市儿童的看法更为客观,对自己的看法也比较积极;(2)只有少数流动儿童(3/24)感知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不公平;(3)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较少受到城市儿童的欺负或歧视,而近1/3的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受到过城市人口的歧视或欺负。本研究验证并深化了Brown等人关于歧视知觉的观点,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李晓巍邹泓张俊杨颖
关键词: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比较社会公平
PBL教学法在高级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PBL教学仍存在一定问题,但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探讨,可获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使之更适合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为培养高层次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胡建明李玲李锋赵瑾刘春霞陈云昭庞丽娟邹泓曹玉文齐妍
关键词:病理学护理专业PBL教学法
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被引量:44
2010年
对六城市的2533名中学生施测情绪智力、人格五因素和社会适应问卷,以探讨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学生情绪智力的不同维度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2)情绪感知可显著负向预测个体的行事效率、违规行为和积极应对;情绪运用可显著正向预测积极社会适应的所有4个维度;情绪理解可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倾向;情绪管理可显著正向预测行事效率,负向预测违规行为;(3)与人格的预测作用相比较,情绪智力对个体社会适应的意义尤为突出地表现在对于生活中困难与挫折的应对上。
刘艳邹泓
关键词:情绪智力人格五因素社会适应中学生
基于4A数字化形态学教学平台和智慧树平台的“口腔组织病理学”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为推动医学“精英教育”,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提高基础医学教学效果,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医学人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及第一附属医院在“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中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4A数字化形态学教学平台、智慧树平台等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下实景教学基地,将“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课后能力提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此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期末成绩均明显提高,成绩分布也更为合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其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了“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效果。
王成燕马路平马路平邹泓王宁李曼王宁张瑞李曼李曼庞丽娟
关键词:口腔组织病理学混合式教学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