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璋
- 作品数:31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养与学:孟子修德成圣的两个维度
- 2016年
- 孟子教育的核心在于使人修德成圣。他认为,修德成圣的过程体现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养,即养心、养气、养性,而这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自觉性,向内求索,品悟自得之趣,以达到尽心、知性、知天,从而把内在固有的善性充分发挥出来;一个是学,即向社会学习,向外面的物质世界学习,向圣人学习,在学习和教育中改造并完善自己的本性。这是一条向外扩充延伸的维度。正是这两个维度,使人求仁得仁,逐渐接近圣人的境界。
- 郑明璋
- 论西汉道家思想发展的轨迹及其与汉赋的关系
- 2006年
- 道家思想在西汉时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在汉赋中有鲜明的表现。西汉前期,以黄老思想为主,受其影响,作家中含有对世事的关注;西汉中后期,道家思想退隐出政治舞台,玄的成分加重,儒道的调和比较明显。
- 郑明璋
- 关键词:西汉道家汉赋黄老
- 论道家情怀与汉赋的归隐意识被引量:2
- 2007年
- 道家思想一直影响着汉代士人,尤其是道家思想中的隐逸意识对汉人影响更深。即使是在儒学独尊的汉代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政治失意时,汉代文人就更加倾向道家思想中的自由与闲适,更加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田园的清静。同时,道家思想在汉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 郑明璋
- 关键词:道家人文情怀汉赋
- 董仲舒对前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超越被引量:2
- 2007年
- 天人合一观念在先秦时已经初步形成,到汉代的董仲舒时,遂发展成为天人感应学说,同时又吸收融合了阴阳五行的思想,从而体现出对前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超越。
- 郑明璋
- 关键词:天人合一
- 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文学批评学被引量:2
- 2005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既是一部目录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的文学观念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其一,坚持汉学正统观念,恪守"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温柔敦厚、平淡中和的诗教和美刺传统。其二,知人论世、考镜源流、文品如人品的评价方式。其三,注重形象性,反对征实,反对臆测,主张顾及全篇。其四,主理尚用,有补于世,服务于现实政治。其五,史家视角,文史兼备,与时俱进。
- 郑明璋
-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文学批评学
- 论董仲舒与阴阳五行学说的政治化被引量:5
- 2006年
- 阴阳五行学说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时期,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是齐人邹衍将之与朝代的兴衰更迭联系在一起,随后,汉代的董仲舒又将儒家的仁义、伦理等因素与之结合,并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神学体系。
- 郑明璋
- 关键词:阴阳五行
- 汉赋与神仙鬼怪被引量:1
- 2002年
- 汉赋作品集中体现了汉代人们对神仙的矛盾心理:既有对神的敬畏与祈求,又有对神仙的贬斥与不恭。同时,一些汉赋作家在失意的时候,也在神仙的世界里追求一种安慰。
- 郑明璋
- 关键词:汉赋神仙鬼怪
- 儒家诗教传统与汉赋讽颂被引量:2
- 2005年
- 汉赋深受汉代诗歌美刺精神的影响,力图承担社会教化的责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汉赋创作中总是出现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实际效果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来自于:话语理解的矛盾,文士的地位和心理的矛盾,汉人尚美的思想冲淡和消弱了讽谏的力量。
- 郑明璋
- 关键词:汉赋讽谏颂美话语理解
- 论汉代辟邪文化视野下的汉赋创作被引量:2
- 2007年
- 汉代辟邪习俗非常兴盛,形式多样。尤其是大傩活动,在汉代习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汉赋对此记载颇为详细。可以说,在题材表现领域,汉赋深受汉代辟邪习俗的影响。
- 郑明璋
- 关键词:汉代辟邪文化视野汉赋创作
- 论董仲舒与管子思想的差异及其成因
- 2007年
- 管子是齐学的代表人物。董仲舒是著名的公羊学大师,而公羊学属于齐学系统。因此在董仲舒的思想体系中吸收、融汇管子的思想是必然的。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异,二者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尊崇礼制、民本思想和圣贤观念等几个方面。
- 郑明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