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莲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4篇血糖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神经病变
  • 4篇周围神经病
  • 4篇周围神经病变
  • 4篇病变
  • 3篇糖尿病周围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3篇尿酸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血尿酸
  • 2篇炎症
  • 2篇治疗糖尿病
  • 2篇神经病

机构

  • 13篇重庆三峡中心...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郭莲
  • 7篇刘维娟
  • 6篇罗涌
  • 4篇栾建芳
  • 3篇徐伟
  • 3篇徐跃
  • 2篇王怡
  • 2篇李彦
  • 2篇阳皓
  • 2篇陈兵
  • 2篇赖登祥
  • 1篇冉东川
  • 1篇江玉蓉
  • 1篇徐跃
  • 1篇李纯芬
  • 1篇张先祥
  • 1篇王邦琼
  • 1篇向娟
  • 1篇杨兴春
  • 1篇郭庆华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肠促胰岛素分泌肽对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重组肠促胰岛素分泌肽对单用磺脲类(SUs)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单用SUs降糖药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85例,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重组肠促胰岛素分泌肽治疗16周。采用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B)及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评估B细胞功能;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估胰岛素敏感性。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肠促胰岛素分泌肽治疗16周后,FPG、2hPG及HbA1c均明显下降(P<0.01);ΔI30/ΔG30、HOMA-B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M/I)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重组肠促胰岛素分泌肽能显著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效治疗单药治疗疗效不佳的T2DM。
罗涌李彦刘维娟郭莲阳皓徐伟王怡王邦琼向娟
关键词: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B细胞功能
重组肠促胰岛素分泌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罗涌江玉蓉李纯芬杨刚毅张先祥刘维娟郭莲李彦徐伟王怡
运用国内领先的葡萄糖钳夹术及酶联免疫法成功评价了重组促胰岛素分泌肽对磺脲类(SUs)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及血浆脂肪细胞因子FGF-21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重组...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药物治疗
关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临床教学是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教学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教学是指学生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践行医疗和护理的具体工作,提高临床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学活动,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郭莲徐跃赖登祥杨兴春
关键词:临床教学
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在胰岛素泵(CSII)皮下持续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研究联合方案对糖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单纯用胰岛素泵治疗,同时用血糖仪监测指血糖。治疗组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双c治疗),比较两组的相应血糖控制指标。结果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糖控制的一般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如血糖控制时间(4.3±1.7dv.S.6.4±2.3d,P〈0.05),症状缓解时间(4.5±1.8dv.s.6.6±2.5d,P〈0.05),平均住院时间(7.1±2.5dv.s10.3±3.3d,P〈0.01);两组血糖控制的一般情况表明实验组的血糖控制比对照组平稳。结论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糖尿病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胰岛素泵,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可以在临床匕推广。
郭莲栾建芳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低血糖
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后凝血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后凝血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糖水平对其凝血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结果血糖水平与凝血病发病率呈正相关(P<0.01),凝血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生存率呈负相关(P<0.01),与其病残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糖水平可为创伤性凝血病的早期诊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并对患者的预后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徐跃郭莲
关键词:凝血病颅脑损伤血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tropathy,DPN)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7月~2010年12月间来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 443例,检测血尿酸及HbA1c、HDL-c、LDL-c、uMAL、hs-CRP、腰围等指标,计算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发病率,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DPN发病的各危险因素。结果 DPN患者平均血尿酸水平较非DPN患者水平升高,且HUA在DPN中的发生率更高,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DPN发病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非DPN患者相比,DPN患者的LDL-c、hs-CRP、uMAL、腰围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HDL-c更低、HbA1c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DPN密切相关,监测并控制血尿酸水平有利对DPN进行有效干预并改善其预后。
郭莲罗涌刘维娟栾建芳阳皓陈兵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尿酸水平2型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影响。方法:2008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4例资料完整的HUA合并DPN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降糖治疗+神经病变的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降糖治疗+神经病变基础治疗+降尿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酸(UA)、神经症状评分(NSS)、神经缺陷评分(NDS)及其他相关因素如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uMAL)、血肌酐(sC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SBP)、腰围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bA1c、hsCRP、uMAL、LDL-c、SBP、腰围均有下降,HDL-c均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SS、NDS评分、UA、hsCRP、uMAL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ALB、炎症反应、血压、脂代谢紊乱可能为HUA合并DPN的危险因素,采用降尿酸、降糖及神经病变的治疗对HUA合并DPN有重要意义。
郭莲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超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炎症
血尿酸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神经纤维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血尿酸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神经纤维结构的影响,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不同成分饮食的喂养分别建立2型糖尿病高血尿酸大鼠模型(实验组)及2型糖尿病正常血尿酸大鼠模型(对照组),每组20只,检测2组大鼠的血尿酸水平后,取下肢肌肉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观测神经纤维髓鞘结构的完整性。结果不同时间实验组大鼠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尿酸增高可加重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
郭莲罗涌刘维娟栾建芳陈兵
关键词:血尿酸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GLP-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GLP-1水平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15例,格列美脲组15例,吡格列酮组15例,瑞格列奈组15例,阿卡波糖组15例。比较5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FPG、HOMA-IR、FINS、GLP-1水平变化。结果五组患者治疗前的FPG、HOMA-IR、FINS、GL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后的FPG、FINS、GLP-1、HOMA-IR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其他组,其中治疗后二双胍组GLP-1 (22.13±3.52),格列美脲组GLP-1(20.94±3.38),吡格列酮组GLP-1(19.45±1.95),瑞格列奈组GLP-1(21.03±2.13),阿卡波糖组GLP-1(20.84±2.57),二甲双胍组GLP-1水平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75,P<0.05)。结论二甲双胍具有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量及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能力,与GLP-1水平的提高有密切关系。
冉东川徐跃熊莉云郭莲
关键词:糖尿病二甲双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胰高血糖素
匹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调脂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匹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调脂作用。方法:80例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洛伐他汀片,治疗组加用匹伐他汀钙片,疗程12周。考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BP)、心率(HR)及体重指数(BMI)、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的降低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的升高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bA1c、收缩压(SBP)、HR、BMI及AST、ALT均下降,但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GGT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状态,对血糖、血压、HR、BMI及肝酶谱无明显影响。
郭莲刘维娟徐伟栾建芳罗涌
关键词:匹伐他汀糖尿病脂代谢紊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