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涛林

作品数:30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茶树
  • 7篇种质
  • 7篇种质资源
  • 6篇古茶树
  • 5篇生化成分
  • 5篇绿茶
  • 4篇ISSR
  • 3篇摇青
  • 3篇野生
  • 3篇野生茶
  • 3篇野生茶树
  • 3篇植物
  • 3篇生茶
  • 3篇亲缘
  • 3篇亲缘关系
  • 3篇种质资源遗传
  • 3篇种质资源遗传...
  • 3篇鲜叶
  • 3篇香型
  • 3篇江华苦茶

机构

  • 28篇湖南农业大学
  • 12篇柳州市农业技...
  • 2篇贵州大学
  • 2篇江华瑶族自治...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湖南省中医药...
  • 1篇柳城县国营伏...

作者

  • 29篇陈涛林
  • 21篇罗军武
  • 13篇葛智文
  • 13篇冉立群
  • 8篇廖寅平
  • 7篇王汉超
  • 6篇张征
  • 6篇杨春
  • 4篇王庆
  • 4篇刘彤
  • 2篇李端生
  • 2篇林玲
  • 2篇陈美丽
  • 1篇龙桂友
  • 1篇乔小燕
  • 1篇李银花
  • 1篇安丰轩
  • 1篇朱旗
  • 1篇陈志平
  • 1篇文海涛

传媒

  • 5篇湖南农业科学
  • 5篇茶叶通讯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茶叶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湖南省茶叶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丈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古丈县地处武陵山脉川、渝、黔、鄂腹地,东北紧邻张家界、常德等地区,承“华中”启“西部”,是湖南省的茶叶主产区之一,也是湖南产茶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享有“茶叶之乡”、“林业之乡”和“歌舞之乡”的美誉。茶叶产业是古丈县的传...
陈涛林
关键词:茶产业SWOT分析
文献传递
柳州九万山古茶树资源形态多样性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本研究以广西柳州市九万山片区的古茶树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4份古茶树资源的树型、树姿及叶片等19个形态性状进行调查,并根据这些性状数值进行形态多样性和相关性的统计分析,进而构建系统聚类树状图来研究这74份资源的亲缘关系及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3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57~1.59之间,平均为1.06,变异系数在23.11%~72.87%之间,平均为38.36%;6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1.61~2.08之间,平均为1.95,变异系数在9.59%~29.21%之间,平均为15.74,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变异。以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对74份古茶树资源的19个形态学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有18对性状,呈显著正相关的有7对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的有5对性状,呈显著负相关的有6对性状。对17个叶片表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6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5.868%,它们包含了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根据各形态性状与各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大小,筛选出了一些对叶片形态影响最大的性状,淘汰了少数参考价值不大的性状,可作为今后品种选育和分类研究的主要形态性状。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求得每个古茶树单株资源的叶片表型性状在各主成分上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筛选出了8个叶片综合得分高的单株资源。根据19个形态性状指标按类间平均距离连接法进行聚类,在欧式距离为15.5处可把供试的74份古茶树资源聚为7个类群,聚类结果显示九万山古茶树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的相对稳定性,从形态学上揭示了各单株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可为该资源的保护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形态学上的参考依据。
陈涛林郑丹琳王熙富陈美丽葛智文葛智文廖寅平杨雪梅李稳梁浩张征张征罗军武
关键词:古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
茶组植物新资源-元宝山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被引量:5
2021年
以茶组植物新资源元宝山茶和九万山大茶树(对照)的鲜叶固定样、红茶工艺样和绿茶工艺样为材料,分析两种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差异,采用DPPH、FRAP和ABTS三种方法对比分析二者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元宝山茶鲜叶固定样茶多酚、可溶性糖、黄酮、可可碱、没食子酸、DL-C的含量分别为31.33%、10.96%、0.41%、2.84%、0.21%、9.28%,显著高于对照茶树鲜叶固定样(p<0.05),其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总儿茶素、EGC、EGCG、GCG、ECG含量分别为1.17%、0.39%、12.55%、0.21%、1.45%、0.12%、0.86%,显著低于对照九万山大茶树鲜叶固定样(p<0.05)。DPPH IC_(50)和ABTS IC_(50)以两个绿茶工艺样最小,其次是两个鲜叶固定样;FRAP IC_(50)以元宝山茶绿茶工艺样最小(225.21μg/mL),以对照九万山大茶树红茶工艺样最大(862.63μg/mL)。元宝山茶各样品的DPPH IC_(50)小于ABTS IC_(50)和FRAP IC_(50),均以FRAP IC_(50)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酚、黄酮和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与各供试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相关(p<0.01)。因此,与茶(Camellia sinensis)相比元宝山茶属于高茶多酚、高DL-C、高可溶性糖、高可可碱、低咖啡碱的特异性资源,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陈涛林陈涛林葛智文葛智文廖寅平乔小燕乔小燕张征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
柳州地方茶树群体种试制绿茶的品质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鉴定评价柳州地方茶树群体种试制绿茶的品质,为柳州地方茶叶特色产品开发及资源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福鼎大白和桂绿1号为对照品种,对柳州地方茶树群体种试制的绿茶的品质进行感官评定,并对其主要的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的感官品质综合评分高于福鼎大白和桂绿1号,且表现出栗香明显、鲜爽度高的品质特征。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具有高水浸出物(42.72%)、高氨基酸(4.27%)、茶多酚含量适中(23.50%)的生化特点,其中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2个对照品种。与2个对照品种相比,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的儿茶素类表现出较高含量的D,L-C和ECG,较低含量的EGCG的分布特征。18种氨基酸组分分析显示,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的茶氨酸含量(1.786 9%)及其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41.90%)特别突出,均显著高于2个对照品种,且其他组分中有7种氨基酸的含量均以地方群体种居高。[结论]柳州地方群体种所制绿茶的综合品质优于引进种植于当地的福鼎大白和桂绿1号,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葛智文郑丹琳陈美丽张征王熙富陈涛林廖寅平李稳周通杨绍意冉立群
关键词:绿茶
‘江华’苦茶资源生化成分的聚类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HPLC法测定江华苦茶群体品种单株茶树新梢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茶氨酸以及生物碱类和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进一步对主要生化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100份单株分为6类,第Ⅰ类表现为非酯型儿茶素含量最低;第Ⅱ类表现为茶多酚、酚氨比、酯型儿茶素比例以及咖啡碱含量最低;第Ⅲ类EGC含量最高;第Ⅳ类茶多酚、酚氨比以及可可碱含量最高,茶氨酸含量最少;第Ⅴ类咖啡碱、D,L-C、EC、ECG、儿茶素总量、非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最高;第Ⅵ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最高,儿茶素总量最低。6个类群生化成分之间的差异明显,为优异茶树资源的选育提供帮助。
杨春李端生王庆王汉超陈涛林罗军武
关键词:江华苦茶生化成分系统聚类分析
不同肥料处理对秋绿茶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受肥料种类和施肥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设计不同的肥料种类处理,比较各种肥料处理对秋绿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比较了不同处理茶树的百芽重、新梢长和总产量的差异,测定了各处理鲜叶内含成分的含量,并对不同处理的...
陈涛林何少明刘彤罗军武
关键词:施肥技术
文献传递
柳州汪洞乡古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柳州融水县汪洞乡古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选取10个ISSR引物对87株柳州汪洞乡古茶树单株及4个对照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10条引物共扩增出6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64条,多态性比率达95.5%,每条引物扩增条带为5~9条,平均多态性条带6.4条。每条引物扩增条带的多态性为80%~100%,扩增条带大小在100~2 000 bp。供试样品的Jaccard相似系数在0.35~0.85之间,平均值为0.60。在相似系数0.6处可将全部91份样品划分为10大类群。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该古茶树群体资源单株间的亲缘关系,可为该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郑丹琳陈涛林葛智文葛智文陈美丽罗军武罗军武
关键词:古茶树ISSR亲缘关系
汝城白毛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汝城白毛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0条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ISSR引物对112个单株进行扩增,共获得190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73条,多态性比率达91.05%,显示出汝城白毛茶种群内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112个株系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介于1.02~2.00之间,平均为1.42;Shannon信息指数(I)介于0.05~0.69之间,平均为0.4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介于0.02~0.50之间,平均为0.26;Jaccard相似系数介于0.37~0.83之间,平均为0.60。根据相似系数矩阵按UPGMA法进行聚类,在相似系数为0.42处可将供试的112个汝城白毛茶单株划分为九个类群,其中包含7个复合组,2个独立组,显示出汝城白毛茶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的相对稳定性,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汝城白毛茶单株间的亲缘关系,可为该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陈涛林王汉超王汉超郑丹琳罗军武冉立群
关键词:ISSR亲缘关系
橘皮香精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压榨法、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法、溶剂萃取法分离小样品橘皮中的橘皮香精油,并对这3种香精油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压榨法没有获得有效的香精油供GC-MS分析;SDE法和溶剂萃取法均能有效地分离小样品柑橘香精油,虽然所获香精油在组成和含量上稍有差异,但检测结果都能较好地反映柑橘香精油的风味特征;综合3种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方便、快速等特点,认为溶剂萃取法较好。
赵仁亮朱旗李银花陈涛林龙桂友
关键词:橘皮香精油
青山野生茶树资源生物碱及儿茶素组分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广西柳州野生茶树资源的茶树鲜叶的生物碱及儿茶素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广西育成品种相比,青山野生茶树资源普遍可可碱含量高,咖啡碱含量低,简单儿茶素所含比例高,酯型儿茶素所含比例低;广西育成品种的生物碱和儿茶素的组成含量与青山野生资源的差异极大,其中青山野生资源的咖啡碱的变异系数高达242.43%,EGC的变异系数高达159.63%,GCG的变异系数为95.20%,说明青山野生资源存在丰富变异。
王庆罗军武张征杨春廖寅平葛智文陈涛林冉立群
关键词:野生茶树资源生物碱儿茶素HPLC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