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淑琼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氯胺酮
  • 3篇麻醉
  • 2篇心肌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镇痛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七氟醚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因子
  • 2篇小儿
  • 2篇吗啡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1篇低氧

机构

  • 11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1篇陈淑琼
  • 7篇陈根殷
  • 4篇王旭光
  • 3篇张良清
  • 3篇陈金仙
  • 3篇杨展
  • 2篇刘欣
  • 1篇梁杰
  • 1篇杨引
  • 1篇陆静
  • 1篇彭雪
  • 1篇何艳霞

传媒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七氟烷对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陈根殷王旭光陈淑琼杨展
关键词:七氟烷罗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
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七氟醚组于手术开始后持续吸入1.1%七氟醚,至CPB开始时结束;对照组不用任何吸入性麻醉药。分别于麻醉前、主动脉开放后30 min、1 h、术后8 h和24 h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DA、SOD、cTnI、CK与CK-MB均在正常范围,MDA、cTnI、CK与CK-MB在主动脉开放后各观察时点明显升高(P<0.05),SOD则明显下降(P<0.05);七氟醚组血清中MDA和cTnI在各观察时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SOD、CK和CK-MB比较没有明显差别。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心肌保护作用。
陈根殷王旭光杨展陈淑琼
关键词:七氟醚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
氯胺酮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氯胺酮5 mg·k-1组(KT 1组),缺血/再灌注+氯胺酮10 mg·kg-1组(KT 2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120 min时取大鼠肺组织,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浓度、肺组织湿干重比(W/D)的变化,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的含量。[结果]再灌注120 min后,两个KT组大鼠肺组织中的SOD活性高于I—R组(P<0.01),而MDA含量和W/D值则显著低于I—R组(P<0.01),同时两个KT组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6和IL-8浓度均明显低于I-R组(P<0.01)。[结论]氯胺酮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时肺组织中的氧自由基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同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损伤,从而减轻肺组织的损伤,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陈根殷王旭光陈淑琼
关键词:氯胺酮缺血再灌注氧自由基细胞因子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2005年
目的为了解不同的麻醉处理方法对小儿气管异物患儿的麻醉效果对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把26例气管内异物患儿随机分为γ-羟基丁酸钠组(γ组,n=13)和氯胺酮组(k组,n=13),γ组肌注氯胺酮5mg·kg-1、安定0.4mg·kg-1,γ-羟基丁酸钠100mg·kg-1静脉泵注;k组肌注氯胺酮5mg·kg-1、安定0.4mg·kg-1后,10分钟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1mg·kg-1维持。两组均用高频喷射通气。观察置镜时和异物取出后HR和SpO2的变化。结果置镜时HR:P<0.05;异物取出后HR:P<0.05,SpO2:P<0.05。γ组置镜均顺利,k组置镜困难,其中5例行气管切开后置镜。结论氯胺酮安定基础麻醉后,γ-羟基丁酸钠优于单纯氯胺酮麻醉,适宜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陈淑琼刘欣陈根殷
关键词:气管异物氯胺酮麻醉
七氟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Bcl-2及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8):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IR组与S组接受左冠脉3h阻断和3h再灌注。七氟醚预处理组在缺血前吸入七氟醚,30min后洗脱15min。取心肌缺血区组织,RT-PCR测Bcl-2及Bax基因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较,IR组和S组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而S组高于IR组;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IR及S组均高于C组,IR组则高于S组。结论七氟醚预处理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与上调Bd-2基因的表达、下调Bax基因的表达有关。
陈根殷王旭光杨展陈淑琼
关键词:七氟醚心肌心肌再灌注损伤凋亡
参附注射液对休克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休克时肺组织内核转录因子-кB(NF-кB)、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参附注射液对三者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3只分成3组:手术对照组(C组)、休克组(S组)和参附治疗组(SF组),每组11只。采用股动脉放血复制大鼠休克模型。复苏18h后活杀取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NF-кB活性和ICAM-1水平,ELISA检测大鼠肺组织IL-6水平。结果S组NF-кB活性、ICAM-1和IL-6水平显著高于C组和SF组(P<0.01),且SF组NF-кB活性和IL-6水平高于C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抑制休克相关性肺损伤NF-кB活性和降低ICAM-1和IL-6水平,减轻休克导致的肺组织损伤。
陈金仙陆静何艳霞杨引陈淑琼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休克肺损伤细胞因子
地塞米松与恩丹司琼预防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与恩丹司琼联合用药预防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妇科ASAI^II级开腹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30例。恩丹司琼组(Ⅰ组)术毕静脉推注恩丹司琼8mg;联合用药组(Ⅱ组)术毕静脉推注恩丹司琼8mg和地塞米松10mg;Ⅲ组为对照组,术毕静脉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毕接PCA泵开始硬膜外吗啡镇痛。术后观察24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并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毕前单独静注恩丹司琼,或合用地塞米松与恩丹司琼均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P<0.05);与恩丹司琼单独使用时比较,地塞米松与恩丹司琼联合用药抗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更佳(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恩丹司琼联合用药更能减少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发生,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
陈淑琼张良清陈金仙
关键词: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地塞米松PCA泵术后观察
氯胺酮麻醉复合眶下神经阻滞在小儿唇裂修补术中的应用
2004年
目的:观察氯胺酮麻醉复合眶下神经阻滞在小儿唇裂修补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50例行唇裂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实验组采用氯胺酮麻醉复合眶下神经阻滞,同时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循环和呼吸参数的变化以及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6%,对照组为48%,实验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唇裂修补术中,氯胺酮麻醉复合眶下神经阻滞,操作简便安全且麻醉效果好,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陈淑琼梁杰张良清
关键词:氯胺酮眶下神经唇裂修补术
鞘内注射氯普鲁卡因对大鼠脊髓的神经毒性
2009年
目的评价鞘内注射氯普鲁卡因对大鼠脊髓的神经毒性。方法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清洁级SD大鼠40只。体重180~250g,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40μl(NS组)、2%氯普鲁卡因40μl(CP1组)、3%氯普鲁卡因25μl(CP2组)、3%氯普鲁卡因40μl(CP3组)。注药后记录运动阻滞显效时间,于注药前、注药后10、30、60、120和150min(T1-6)对大鼠双后肢运动阻滞进行评分;注药后第3天取腰段脊髓组织,HE染色后光镜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损伤评分。结果CP1组、CR组和CB组出现双后肢瘫痪时间递减(P〈0.01)。与NS组比较,CP1组和CP2组T2—4时、CP3组L—S时双后肢运动阻滞评分升高(P〈0.05);与CB组比较,CP1组和CP2组T4-5时双后肢运动阻滞评分降低。与CP1组和CR组比较,CP3组脊髓组织损伤评分升高(P〈0.05),病理学损伤较重。结论大剂量3%的氯普鲁卡因可能会对脊髓组织造成损害。
陈根殷王旭光陈淑琼杨展
静舒氧预防老年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后低氧血症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静舒氧对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用于腹部手术早期低氧血症的防治效果。方法40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阻滞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20例,静舒氧组(II组)20例。I组呈无吸氧状态,静脉输入林格氏液,II组在静脉穿刺成功后采用静舒氧[(静舒氧∶林格氏液(ml)=1∶1]进行输液给氧。两组患者均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心率(HR)。分别记录麻醉毕(T0)、麻醉后5min(T1)、麻醉后10min(T2)、麻醉后20min(T3)、麻醉后30min(T4)SPO2、Bp、HR的变化,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组SPO2明显低于II组(P<0.01),两组生命体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舒氧预防老年患者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后的低氧血症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陈淑琼陈根殷张良清
关键词:静舒氧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低氧血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