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澄
- 作品数:19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影响安罗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索影响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使用安罗替尼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安罗替尼治疗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计算DCR及PFS,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总共105例患者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的DCR为81.0%,其中单药使用安罗替尼的DCR为56.8%,安罗替尼联合治疗的DCR为94.1%。Logistic回归提示:联合用药为提高DCR的独立保护因素,体力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2分以上、心包转移为DCR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安罗替尼的所有患者,中位PFS时间为12.2月。PS评分0~1分、联合用药的患者,中位PFS时间高于PS评分2分以上、单药使用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安罗替尼对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DCR,影响安罗替尼DCR的因素包括心包转移、患者PS评分和联合用药;影响安罗替尼PFS时间的因素为患者PS评分和联合用药。安罗替尼是临床治疗肺癌的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药物。
- 沈旦陈澄朱晔曾大雄黄建安石建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
-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评价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exhalednitricoxide,FeNO)在检测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方面的准确性及最佳界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因慢性咳嗽就诊的172例患者,其中80例最终被诊断为CVA患者,92例为非CVA患者,分为CVA组和非CVA组。所有患者均使用Astrograph气道反应测定仪和FeNO测试仪分别进行激发试验及FeNO浓度检测。根据不同的FeNO值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FeNO诊断CVA的准确性并得出最佳界值。结果CVA组FeNO值(41.04±18.41)明显高于非CVA组(23.60±16.58)(P〈0.01)。ROC曲线下面积是0.830(95%CI:0.767-0.893),FENO诊断CVA的最佳界值为33ppb,以33ppb为诊断CVA的敏感度为73.4%,特异度为81.0%,阳性预测值为77.9%,阴性预测值为78.9%,准确度为78.5%。结论FeNO在诊断CVA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CVA的辅助诊断手段。
- 沈续瑞陈澄周娜娜黄建安张秀琴
-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辅助诊断耶氏肺孢子菌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非HIV免疫缺陷患者感染耶氏肺孢子菌(PJ)合并巨细胞病毒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肺部病灶快速进展,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进而导致死亡,该文主要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策略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分析自2018年1月至今由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辅助诊断的3例非HIV免疫缺陷患者出现PJ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过程及影像学转归。结果:3例患者均在极短时间内发病并快速进展,第1例和第3例患者均出现ARDS,需要极高的呼吸支持,因病原菌诊断明确时机不一致,因此启动抗PJ和巨细胞病毒治疗的时机不一致,导致出现不同的预后。前2例患者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mNGS检查,明确病原体诊断后予早期启动抗PJ和巨细胞病毒治疗,肺部恢复较好。第3例患者因较晚期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效果不佳时才进行肺泡灌洗液mNGS检查,此时已出现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而致患者死亡。结论:非HIV免疫缺陷患者出现肺部弥漫性病变,需警惕PJ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通过早期mNGS进行病原体检测可及时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张晓辉秦玉红黄建安陈澄管小俊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肺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肺肉瘤样癌(PSC)是一种罕见的含有肉瘤样成分或肉瘤样分化的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所有肺部肿瘤中所占比例不足1%。PSC相较其他类型的NSCLC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极易转移,且早期手术后复发率较高。其对传统治疗模式耐药性更强,导致其预后较其他NSCLC更差。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广泛应用为PSC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可能性。
- 魏源陈澄谢逸菲黄建安
- 关键词:肺肉瘤样癌肺部肿瘤NSCLC肉瘤样侵袭性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合并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合并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合并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NSCLC,观察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病毒载量和总生存期。结果1例活动性乙型肝炎和1例活动性丙型肝炎启动ICIs治疗时,ALT升高,加用抗病毒和保肝治疗,ALT即恢复正常。2例活动性和1例慢性乙型肝炎ICIs治疗,ALT持续正常水平。2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目前死亡2例,最长总生存期35.7个月,其余3例仍在随访中。结论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不影响ICIs在NSCLC中的治疗地位,包括在部分NSCLC的一线治疗,全程监测肝功能和病毒拷贝数,推荐联合抗病毒治疗(特别对合并乙型肝炎),个体化调整抗病毒时机及疗程。
- 陈澄何方凯沈续瑞黄建安管小俊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
- Kartagener综合征呼吸道症状2例诊治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Kartagener综合征呼吸道症状的有效治疗措施及日常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Kartagener综合征呼吸道症状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因基因突变致纤毛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出现慢性鼻窦炎、支气管扩张、内脏反位三联征,针对其呼吸道症状的有效治疗可能减轻支气管、肺疾病的发展。结论Kartagener综合征的呼吸道症状应予以终生治疗,及早确诊并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有益于疾病的转归。
- 陈澄张秀琴黄建安
- 关键词:KARTAGENER综合征支气管扩张鼻窦炎
- 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necrotizing sarcoid granulomatosis,NSG)是1973年由Liebow^([1])所描述的一种罕见的疾病,该疾病有三个主要特征:组织学上,存在结节样肉芽肿伴血管炎和坏死;影像学上,多发肺结节,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在临床上,这个过程是良性的,只需要很少的治疗或不需要治疗。发病机制不明,部分学者认为感染因素,如非典型病原体、真菌感染、机体免疫紊乱和家族遗传可能与NSG发病有关系^([2])。
- 丁玲陈澄穆传勇冯薇黄建安
-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肿大非典型病原体免疫紊乱家族遗传血管炎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哮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 2024年
- 支气管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其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之间可能存在重要的相互作用。因此,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如何正确管理以及治疗哮喘患者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近几年国内外研究以及指南共识,主要对COVID-19合并哮喘基础人群的流行病学、相互影响、合理使用药物及生物制剂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钱瑞琪陈澄仲华飞唐智超秦思雨沈续瑞杨陵懿张秀琴
- 关键词:哮喘生物制剂
- PBL联合LBL教学法在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PBL+LBL教学法在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大学2017级卓越班3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9—12月均进行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所有学生首先共同进行理论学习,学习结束后进行随堂测试,随后在实践课随机分为LBL组和PBL+LBL组,每组15名。LBL组采用传统教学法,PBL+LBL组在LBL组基础上联合PBL教学法。比较两组理论和实践考试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L+PBL组实践考试成绩高于LBL组(P<0.05)。LBL+PBL组对教学方法的认可、课堂参与感、团队意识、对于专业知识理解情况、对于知识记忆的牢固程度、整体满意度均高于LBL组(P<0.05)。结论PBL联合LBL在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 陈澄沈续瑞杨陵懿张秀琴
- 关键词:PBLCBL诊断学
- COPD继发骨质疏松症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4年
- 骨质疏松症是COPD的一个重要合并症.COPD患者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病死率增加,这一相关性可能与体质量指数下降和游离脂肪减少、全身炎症反应、激素使用、维生素D的缺乏及患者病理类型等因素有关.本文将对二者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陈澄黄建安张秀琴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体质量指数全身炎症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