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脑放疗及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补量联合同期拓普替康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Ⅱ期临床试验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前瞻性评价全脑放疗及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补量联合同期拓普替康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3月—2012年3月,前瞻性入组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40 Gy/20次)及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补量(脑转移瘤数目≤3个且直径≥2 cm,补量至总剂量为56~60 Gy)联合同期拓普替康化疗(1.75 mg/m2,1次/周,共4~6次/4~6周)患者38例(同期放化疗组)。选取同期仅接受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及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补量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单纯放疗组)。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生存情况。结果 :同期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患者脑转移瘤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和3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2.8%和11.6%,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1.6%和8.7%;同期放化疗组的无进展生存优于单纯放疗组(χ2=6.020,P=0.014)。同期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和1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0.8%和40.4%,2年生存率分别为37.9%和16.5%;同期放化疗组的总生存未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χ2=1.811,P=0.178)。同期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1年脑转移瘤控制率分别为75.9%和41.6%,2年脑转移瘤控制率分别为65.2%和31.2%;两组的脑转移瘤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2,P=0.049)。同期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1年颅外病灶控制率分别为47.8%和32.5%,2年颅外病灶控制率分别为28.7%和24.4%;两组的颅外病灶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0,P=0.43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放疗相比,同期放化疗可显著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和脑转移瘤控制率,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盖晓惠蔺强任小沧刘月娥陈雪霁王永强李志刚刘妙玲
- 关键词:脑转移拓普替康三维适形放疗
- 影像引导下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影像引导下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影像引导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操作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 任小沧宗杰李静刘月娥陈雪霁张锐郭丽双
- 关键词:影像引导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
- 卡培他滨治疗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二线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的方案有限。尽管单药多西他赛已经被证实能使患者获益,但其缓解期和生存期均较短,因此探索两药联合治疗方案对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旨在评价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48例化疗失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组(联合组)23例:卡培他滨625 mg/m2,每日2次,第5~18天,多西他赛30 mg/m2,第1、8天。单药多西他赛组(单药组)25例:多西他赛35 mg/m2,第1、8天。主要研究终点为至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有效率(response rate,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rate,DCR)。结果:两组中位TTP、中位生存期(MST)和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个月、12个月、47.6%和3个月、12个月、39.6%。联合组中位TTP明显长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3,P=0.029)。联合组和单药组的RR和DCR分别为:13.0%(3/23)、78.3%(18/23)和12.0%(3/25)、76%(1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主要是粒细胞减少、乏力、恶心。联合组未出现严重手足综合征。结论: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患者TTP显著延长,获得了较好的DCR,且不良反应较轻,其对长期生存的作用值得在Ⅲ期试验中研究。
- 蔺强刘月娥王娜任小沧陈雪霁田艳生胡靖郭志军赵彦南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卡培他滨多西他赛
- 洛铂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 刘月娥蔺强曹斌任小沧郭志军苏会玲王娜陈雪霁付敬梅周蔚芳
- 该项目得出的洛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针对中国肿瘤患者,适用于临床确诊的、KPS评分在60分及以上、预期生存期超过3个月的晚期肿瘤患者,应用范围较广泛。由于中国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而且临...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癌肿瘤治疗
- Notch1和c-Met在结肠癌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发展受多方调控。现已发现,结肠癌对现有的大部分化疗具有耐受性。故阐明结肠癌致病因素及其相关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本文综述Notch1和c-Met在结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旨在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何炜王全玉刘燕陈雪霁王娜郝彤蔺强李小敏任小沧
- 关键词:NOTCH1结肠癌肿瘤
- 一次性口腔器械方盘
- 一种一次性口腔器械方盘,包括盘体,其特征在于:在盘体的凹腔内设置有多条凸起棱,其凸起棱将盘体的凹腔分隔为多个容腔,在盘体上部的边缘处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圆孔、对称设置有多个凹槽,其圆孔与圆孔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用来插置根管针,...
- 韦丽宾陈雪霁孙敏关立伟
- 文献传递
- 一次性口镜
- 一种一次性口镜,包括,口镜杆、镜框以及安装在镜框内的镜片,在镜框下部设置有调节杆,其调节杆与镜框为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口镜杆的上端设置有凸柱,凸柱嵌入调节杆下部设置的凹槽内,通过转轴与调节杆连接,在凸柱两侧设置有卡...
- 韦丽宾陈雪霁孙敏关立伟
- 文献传递
-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效果观察
- :探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治疗基础上联合康莱...
- 陈雪霁
- 关键词:恶性肿瘤中药注射液疗效评价
- 过表达钙调蛋白2基因促进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的机制
- 2025年
-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2基因对胰腺癌PAN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4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石蜡标本,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行CALM2 mRNA水平检测。将PANC-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过表达组,HPDE细胞作为正常组。检测PANC-1细胞的CALM2 mRNA表达、增殖、凋亡、迁移、侵袭情况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及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CALM2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2.76±0.3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32±0.19)(P<0.05)。与正常组(1.06±0.13、0.69±0.06)相比,对照组和过表达组CALM2 mRNA(2.59±0.28、4.25±0.11)及蛋白(0.96±0.11、2.53±0.04)表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CALM2 mRNA及蛋白表达上升(P<0.05)。过表达组PANC-1细胞存活率(98.16%±1.29%)、迁移率(88.56±3.33)和侵袭率(93.01%±3.89%)、Bcl-2(1.13±0.18)、Vimentin(1.36±0.10)、N-cadherin(1.39±0.15)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94.23%±1.01%、76.26±2.89、85.26±3.74、0.89±0.09、1.03±0.12、1.13±0.12);细胞凋亡率(3.16%±0.48%)、Bax(0.23±0.04)、caspase3(0.31±0.04)、E-candherin(0.46±0.0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5.26%±0.63%、0.35±0.07、0.43±0.05、0.84±0.13)(P<0.05)。[结论]CALM2在胰腺癌中表达上调,调高CALM2的表达促进PANC-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降低PANC-1细胞的凋亡率,促使胰腺癌进展。
- 陈雪霁丁玉霞朱波
- 关键词:胰腺癌迁移E-钙黏蛋白
- CST1靶向OTUB1对胃癌干细胞特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CST1)能否通过靶向去泛素化酶OTUB1影响胃癌干细胞样特性。方法RT-PCR检测CST1、OTUB1在34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CST1与OTUB1靶向结合作用,选择人胃癌细胞株MKN-45采用免疫磁珠法从中分选出干细胞,并随机分为si-CST1组、si-NC组和Blank组(空白对照),肿瘤球形成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干性,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ST1、OTUB1及细胞干性标志物CD133、CD44、Nanog、Bmi1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CST1、OTUB1高表达,CST1与OTUB13′-UTR存在碱基互补区域;下调CST1表达后,细胞OTUB1蛋白表达、胃癌干细胞成球数、克隆形成数目、增殖水平、干性标志物CD133、CD44、Nanog、Bmi1蛋白表达均降低。结论下调CST1表达可抑制胃癌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是通过靶向调控OTUB1表达起作用的。
- 陈雪霁丁玉霞朱波
- 关键词: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