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义
-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因甲基化与去甲基化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5年生存率不到30%[1]。食管癌的发病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同时也是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食管癌按病理可分为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我国以食管鳞癌为主,食管鳞癌约占95%[2]。早中期的食管癌有治愈的可能,晚期食管癌治愈难度很大。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食管癌约占该病的70%~80%,为该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Knudson 最早在1971年提出经典的肿瘤发生的“二次打击理论”,认为肿瘤的发生是两次基因突变的结果。肿瘤的高发人群从出生时就遗传了双亲的一个突变的致癌基因,在后天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另一个等位基因的突变,经过这样二次打击之后可以引起肿瘤。大量分子生物学研究已证实了这种由统计学分析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现代肿瘤理论认为,肿瘤的形成在基因层次可分为遗传学机制与表观遗传学机制。遗传学机制指的是肿瘤的形成与DNA序列的改变有关;表观遗传学机制指的是肿瘤的形成不发生DNA序列的改变,而是通过自身的化学修饰影响DNA的表达。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的改变。DNA甲基化可认为是对肿瘤形成中的“二次打击”。DNA的甲基化对食管癌的早期预防与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食管癌的基因治疗研究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 靳义刘俊峰
- 关键词:去甲基化DNADNMT食管癌食管肿瘤基因
- 胸腔闭式引流管误入胃1例报告被引量:3
- 2017年
- 患者女,65岁,主因车祸伤及胸腹部3h伴腹痛、腹胀、胸闷急诊人住当地医院。行头胸腹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显示,颅内未见明确异常;鼻骨骨折;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胸腔积液;脾包膜下血肿,腹腔积液。考虑脾破裂。急诊行开腹探查,腹腔内吸出鲜血约1000ml,见脾脏粉碎性裂伤,胃底及前壁大片挫伤,范围约7.0cm×5.0cm,胃壁未破裂,胰尾处有挫裂伤。
- 李书清王珏卢温民李冰陈晓伟靳义周平谢玉通郭占领
-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术膈肌损伤胃损伤
- 改良管状胃在食管胸中下段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管状胃的改良方法及其在食管胸中下段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2月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213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改良管状胃组(n=108)和管状胃组(n=105),改良管状胃组制作改良管状胃,管状胃组制作管状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残胃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术后死亡1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改良管状胃组无死亡及吻合口瘘病例。改良管状胃组手术时间[(147.89±11.32)min]少于管状胃组[(172.72±11.76)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453,P=0.000)。改良管状胃组术后残胃出血量[(371.33±99.13)mL]少于管状胃组[(456.89±109.6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6,P=0.019)。改良管状胃组术后住院时间[(14.78±3.72)d]与管状胃组[(15.89±4.09)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3,P=0.399)。结论改良管状胃在食管胸中下段癌手术中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残胃出血量,是基层医院治疗食管胸中下段癌疗效更好的手术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卢温民郭占领杨国红李彬高文平靳义侯素平
- 关键词:食管癌切除术
- 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获益相关标志物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获益相关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200例进展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顺铂或洛铂+吉西他滨、顺铂或洛铂+培美曲塞化疗方案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n=132)和无效组(n=68),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后、2个周期后血清微小RNA(miRNA)-137-3p、miR-1255b-5p、miR-379-5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化疗2个周期后各指标评估疗效的价值,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统计预后情况(死亡、存活),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miR-137-3p、miR-1255b-5p、miR-379-5p水平,分析各指标与进展期NSCLC预后的关联性。结果无效组TNM分期Ⅳ期患者占比(41.18%)、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患者占比(85.29%)、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占比(36.76%)均高于有效组(P<0.05);无效组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后、2个周期后血清miR-137-3p、miR-1255b-5p、miR-379-5p水平均低于有效组(P<0.05);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miR-137-3p、miR-1255b-5p、miR-379-5p水平评估化疗效果为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各指标联合评估的AUC最大,为0.938;进展期NSCLC患者3年生存率为28.50%,死亡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miR-137-3p、miR-1255b-5p、miR-379-5p水平均低于存活患者(P<0.05);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miR-137-3p、miR-1255b-5p、miR-379-5p与NSCLC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清miR-137-3p、miR-1255b-5p、miR-379-5p水平是与进展期NSCLC患者化疗获益相关的标志物,在评估化疗疗效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 陈晓伟靳义贺平杨海龙王丁丁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微小RNA预后
- 月经性气胸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7年
- 月经性气胸(catamenial pneumothorax,CPTX)是自发性气胸的特殊类型,临床少见,常反复发作在月经周期。30岁以上女性多发。现将本科收住的1例CPTX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李书清羡海英李冰卢温民王珏靳义
- 关键词:月经性气胸文献复习自发性气胸月经周期
- 塞来昔布对食管鳞癌P16、CDH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影响
- 目的:食管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有着较高的死亡率。我国的食管癌发病率有较明显的地区性,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北部及太行山地域是食管癌世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食管鳞癌是其主要的组织类型。食管癌的发生是由于多种癌基因的激...
- 靳义
- 关键词:塞来昔布甲基化P16CDH1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甲基化特异性PCR
- 文献传递
- 改良管状胃和管状胃代食管对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手术中分别应用管状胃和改良管状胃代食管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变情况,探讨改良管状胃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221例患者分为改良管状胃组和管状胃组。改良管状胃组108例,男67例、女41例,年龄47~73(63.50±6.75)岁,其中食管胸中段癌62例,食管胸下段癌46例;管状胃组113例,男69例、女44例,年龄49~76(63.38±7.21)岁,其中食管胸中段癌68例,食管胸下段癌45例。观察记录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并分别于术前3 d、术后1周、术后4周记录患者的肺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管状胃组术后死亡1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改良管状胃组无死亡及吻合口瘘病例。改良管状胃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管状胃组[(150.65±11.88)min vs.(174.58±11.99)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周及术后第4周肺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管状胃较管状胃不增加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损害,可缩短手术时间,临床制作简易,应用安全,是基层医院治疗食管胸中下段癌疗效更好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 卢温民郭占领李书清张萌王珏靳义
- 吉马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770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索吉马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770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NCI-H1770)、吉马酮(5、10、20μmol/L)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蛋白印迹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Cleaved Caspase-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水平。结果:低浓度(<20μmol/L)的吉马酮不会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产生毒性,高浓度(≥20μmol/L)的吉马酮会急剧减弱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吉马酮(10、20μmol/L)组细胞增殖倍数下降(P <0. 01)。吉马酮(5、10、2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 <0. 01)。吉马酮(5、10、20μmol/L)组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目低于对照组(P <0. 01)。与对照组相比,吉马酮(5、10、20μmol/L)组划痕愈合率降低(P <0. 01)。吉马酮(5、10、20μmol/L)组Ki67和VEGF的相对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1)。与对照组相比,吉马酮(5、10、20μmol/L)组Cleaved Caspase-3的相对蛋白水平上升(P <0. 01)。结论:吉马酮可降低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770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 李冰周平靳义
- 关键词:吉马酮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凋亡迁移